家庭医生刘金权: 家庭医生在你的家庭没有“存在感”? 那是你没把家庭医生用到位

新快报 2018-04-12 16:17

■刘金权为签约居民测量血压。

■策划:新快报记者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尹政军

■图片:受访者供图

“刘医生,您明天值班吗?”

“刘医生,我有点拉肚子,还有点感冒,怎么处理好?”

……

刘金权手机里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他是天河区黄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黄村中心”)的社区医生,也是1000多位签约居民的专职家庭医生。除了给挂门诊号的病人看病,他的大部分精力要用来为这些签约居民服务。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95%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

然而,1个家庭医生团队兼顾1000多居民的现实背后,也反映了目前家庭医生数量不足、负荷较重的现象。毕竟公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高频次的上门随访,是可感可达、可靠可信的专业医疗服务——约在家里约在身边、约在需要的时候。

私人医生是收费的

家庭医生大部分服务是免费的

黄村中心位于天河区黄村街道城中村里面,成立于2004年,由四栋小楼组成,小小的院子里停满了各式车辆,人来人往。

2015年,在黄村中心工作了7个年头的刘金权成为了一名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刘金权坐下来第一句话就赶紧声明,“私人医生是随叫随到可以上门出诊的,但我们家庭医生一般不上门。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病人行动不便我们才会上门。私人医生是要收费的,而且还比较贵,家庭医生的大部分服务是免费的。”刘金权说,家庭医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签约居民进行动态健康管理,可不是像许多居民理解的“打个电话就叫他们到家里来看病的医生”。

还有不少人认为,签约家庭医生后,感觉医生在自己的家庭里并没有太多“存在感”。刘金权说,其实这也是没把“家庭医生”用好用到位。他举例说,签约居民可以向家庭医生团队咨询保健、康复、用药、治疗以及健康教育指导,也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优先就诊、体检等服务。除此之外,老人小孩的福利更多,比如0—6岁的儿童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团队预约接种及生长发育情况检查、听力筛查、口腔检查、心肺检查,一年还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的血常规检查及保健知识教育。65岁以上的签约居民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的体检。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签约居民还可以享受到用药指导和定期的随访复检的服务。如果签约居民患病在社区医院不能解决时,医院可以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快捷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服务。

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截止到去年年底,广州市已有180.75万名居民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以天河区为例,天河区有21条行政街道,目前服务人口约154.57万人,该区目前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07个,配备家庭医生303名,社区护士292名,公卫医生192名,专科医生111人,其他人员87人。截止到2017年底,普通人群签约率为32.27%,重点人群签约率为 62.94%。

说服居民来享受低价甚至免费服务 要做很多工作

“工作是辛苦了,但我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也算是我为健康中国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刘金权说,“家门口有了贴心的家庭医生,老百姓不会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能养成更好的健康管理习惯。”

刘金权说,虽然这项服务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奇怪的是,一开始很多市民并不能理解。“说服一位居民来签约这个服务,要做很多的工作,工作开展起来就有难度,我们经常要耐着性子跟他们解释无数遍: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不过,在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共有9000多位居民和该中心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医院也成立了8个家庭医生团队对接服务。每个团队配备一名全科医生,一名公共卫生医生,一名护士。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医生的水平怎么样,会不会把病情给耽误了。”刘金权说,对于老百姓不理解,就医理念未转变等难题,刘金权觉得急不得,得慢慢来,“很多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我相信滴水能穿石,总有一天大家能理解。”

刘金权举了一个例子,村里有位阿姨,医院工作人员请她来做免费的体检,她就是不愿意,说自己能吃能喝没病,去医院晦气。做了很多工作,阿姨总算来体检了。“结果一查查出肾积水,人家还不信,说医院骗人。我们只好再做工作让她去大医院复检,劝了好几次才肯去,查出来也是肾积水,动了手术后病好了。阿姨虽然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但只要阿姨病好了,她终有一天会信任我们。”刘金权说,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居民,把他们的身体健康看成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也就满足了。

签约后 居民能微信联系家庭医生团队

“每位签约居民都有我和团队成员的联系方式,可以加我们的微信,我们24小时服务。”刘金权打开手机微信给记者看,里面全是刘金权与签约居民关于健康管理以及病情问询方面的信息。

刘金权忙着给病人看病,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还得回复大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家庭医生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对于有慢性病的一些重点关注人群,要特别关注他们,什么时候该复检了,一定要及时通知提醒。”刘金权坦言,有时事太多,但这些都是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必须做细做好。

“困难肯定是有的,医院地方小、医生少、设备有限是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黄村中心主任许盛海告诉记者,在开展签约家庭医生这项服务以来,确实也遇到一些问题,“但事情还得做,要慢慢来,我们要依靠现有力量用心做好这项服务。”

在基层像刘金权这样的家庭医生很多。已在黄村中心工作了17年的许盛海说,不为人知的是,这些基层家庭医生曾经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下坚持工作的。黄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原黄村卫生站升级转型而成,未升级前黄村卫生站仅有7名工作人员,占地面积小仅100多平方米,设备匮乏、简陋,最基本的三大常规化验、B超、X光、输液等都开展不了,只能简单地开点药,医疗卫生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17年来,黄村中心陆续引进医护人员,中心达到100多名员工,小小的卫生站也全面升级,有了约2000平方米的就诊楼,变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区医院,服务着周边十多万居民。

即便条件相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善,黄村中心也多次成了社区卫生的示范点,但是他们与很多社区卫生机构一样,面临着人才短缺和经营成本上升的老大难问题。许盛海为难地告诉记者,虽然黄村中心已经有了一些临床医学专家,但因为基层机构不能提供大医院的科研平台,无法引进高级专家型人才,而由于物业租赁费逐年上涨,能否顺利续租也成未知,中心低廉的收费标准,也无法为基层医生们提供更优厚的待遇。

天河表态全力支持社区医疗机构发展 促进基层首诊

值得庆幸的是,各级政府对待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服务,一直持全力支持的态度。

天河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坦承,他们关注到了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遇到的问题,首先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尤其全科医师缺乏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居民多年形成的看病到大医院的习惯还没有完全转变,还需加大力度引导居民群众养成常见病、慢性病等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观念。

为此,天河区不断推进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如,天河区建立了联系卡制度,签约后由家庭医生团队发放服务团队联系卡,团队有专用手机、微信和居民保持联系;成立天河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专家库,目前已组织专家30余人负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导,将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机构绩效评估,提升签约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将落实费用分担机制和差异化政策,引导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真正推进社区首诊。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40周年照片征集启事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