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人类与海洋的历史风云 《海洋与文明》以史料为线索,详细剖析海洋对于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陆海相邻,隔海相望。古籍记载,“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西汉·刘向 《世本》),“古人见?木浮而知为舟”(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明了舟船得以发明的缘由。传说中,“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易·系辞下》),也有说是黄帝的两个大臣共鼓和货狄,还有说是巧垂、番禺、虞姁、化狐、伯益……传说的扑朔迷离恰恰表明,独木舟非一时一地一人的独创,生活在水边的族群都有可能,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机会相同。事实的确如此。在美国海洋史学者林肯·佩恩的 《海洋与文明》(中文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可以看到世界其他地区各种形式的独木舟。当然,独木舟只适合近海航行,无法抵御无情大海的狂风巨浪。挑战海洋的权威,人类需要付出极大代价。奥德修斯式的海上苦旅,游子望断归乡路,无数英魂葬身海底。为了减轻代价,既要建造坚固的大船,还要提高造船技术。
海洋是广阔的公共场所,人类可通往各个方向
中国船舶建造技术对世界航海事业的贡献很大。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指南针。佩恩在书中也提及,中国人很早就了解到了磁针的特性,北宋朱?《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佩恩还说到了水密隔舱的重要性。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这种设计理念极大地减少了漏水的速度和面积,并且利于管理货物,且加固了船体肋骨的支撑力。马可·波罗游记就有介绍,欧洲逐渐认识其好处。经过几百年的推广,到了18世纪这种船舶结构已被广泛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航运业的飞速发展。
从刳木为舟到巍峨战船,从鼓帆助推到钢铁巨轮,人类迈向海洋的脚步不断加快。航海远征,造船为先。作为一部69万字的大部头作品,《海洋与文明》必然要展示造船术的发展,但这部分内容并不是作为专题呈现的,而是打散了分布在各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伴随欧洲军事步伐和政治版图的扩张,本书的主题仍然是与海洋有关的历史风云。佩恩的海洋史观是美式思维,浸润在其中的中心思想,带着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海权论”的深刻烙印。
在马汉眼中,海洋是个广阔的公共场所,在这里人类可以通往各个方向,“交通”意味着安全通过水域,是“战略、政治或军事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海权的目的在于有能力控制海上通道及重要地理节点,这些节点能促进或阻碍商业流通或海军船舶通行。综观全书,佩恩的笔力主要放在军事纷争、版图扩张和大炮护航的贸易三方面,自始至终都在强调海洋掌握在谁手中的问题。
儒家思想对谋利的怀疑,使明朝从大海撤回并解散郑和船队
15世纪之前的世界,被海洋分割的亚欧、美洲、澳大利亚,彼此不通音信。那时的海洋史也是一块块的区域史。从佩恩的视角看出去,希腊、埃及、巴比伦、亚述、腓尼基、迦太基、罗马……地中海和近东地区代表了古典航海时代。在那个阶段,区域性战役占据了海洋历史的主体。因为主导海上扩张,最终把一块块分散的大陆连成网络的是欧洲人。所以,全球海洋史采取欧洲视角也是一种必然。14至15世纪,海洋历史掀开了新篇章,这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久远的地中海贸易传统,对世界风向的掌握,航海图绘制和地理知识趋于精准,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当归之于精神意识上的强烈冲动。其一是宗教信念上的寻找“人间天堂”的概念;其二是对东方物质财富的渴求。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达·伽马通过航海缔造了伟业,西班牙紧随其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荷兰、英国紧接着成为海上强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取财富。海洋世界的固有秩序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消解,不同的文明圈在坚船利炮的轰鸣下相互碰撞。
有研究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应当是以大国之威仪牢固周边小国的臣服之心,但儒家思想对谋利的怀疑,使明朝从大海撤回并解散了郑和船队。换句话说,这是对海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结果。因海洋力量的急剧衰退,中国在19世纪中晚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中国的当代发展需要发挥的海洋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周围海域的主权问题。(林 颐)
新闻推荐
■优化营商环境何汝诚主持召开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专题工作会议本报讯(记者何洋通讯员蒋丽娟)6月4日下午,区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