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东纵路”去采茶!
眼下正是采摘春茶时,大迳古老的云雾茶场石屋里,堆满了新鲜采摘的春茶,屋内茶香四溢。
大迳云雾茶场石屋位于海拔550米高的大岭山山顶,茶场周边种有近30亩、有着六十多年树龄的茶树。这片老茶树归属于大迳居委会。这个有着古老石屋和老茶树的茶场距今已有约62年历史。
历经被承包、被荒废后,最近几年,大迳居委会通过修路、扩大种植规模等重整茶场,计划在茶场注入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休闲基地。
忆当年
曾获省茶叶评比赛一等奖
最近,大迳云雾茶场的茶树嫩芽勃发,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机。3月24日,三四个采茶工动作娴熟地采摘春茶。“看茶树的长势,3月24-25日这两天采摘春茶最好,连续采茶两天后,再隔约5天,采摘第二次,收完第二次,春茶就结束了。”茶场场长李茂祥表示,茶树一年能收春夏秋三季,其中以春茶的质量最好,“因为经过一个冬天的修剪和护理,茶树有足够的养分在春天萌芽。”
为了抢摘茶叶,大迳的一帮姐妹花也加入了采摘队伍。她们对这里的茶树充满了感情。姐妹们说,“这里的茶树早在1959年种下,曾为我们村赢得荣誉,打响大迳招牌。”
据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迳云雾山茶场有300多亩,当时村民李天培、李运来带着“大迳云雾山茶”参加广东省茶叶评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自此,“大迳云雾山茶”的名气一炮打响。至八十年代,茶场被大迳人李寿长承包后,茶叶仍供不应求。
李寿长回忆,他是在1982年开始承包这个茶场的,“当时看中了"大迳云雾山茶"的名气。”果不其然,从这个茶场出来的茶叶,每次都很快卖光。但1991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上涨厉害,成本越来越高,李寿长不得不放弃茶场。此后,茶场被荒废了20多年。
至2013年,大迳居委会正式收回茶场,并委托李茂祥接手管理。李茂祥回忆,“刚接手时,茶场杂草丛生,产茶率低。经过多年的科学管理后,产茶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提上去了。”
守初心
将重塑品牌,注入“红色”文化
大迳云雾山茶场,四周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越。春、秋两季间,山顶常有云雾缭绕,雨露丰滋,受益于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诸多因素,茶树的叶型肥厚,叶片稍长,青绿而匀齐,长势茂盛。
眼见茶树越发蓬勃,大迳居委会便开始着手重整茶场。2013年,居委会从茶场的山脚下修建了一条可容小车通行的水泥路,直达茶场的山腰位置。这大大减少了上下山时间,方便肥料茶叶运输等。李寿长回忆,“以前承包茶场时,人工大的原因就在于从山下到茶场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修路后,仅需要30分钟左右。”
大迳云雾山茶可加工成绿茶、色种茶及红茶,以红茶为主,其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清甘甜,经久耐泡。饮后口齿留甘,沁人心脾,滋人肠胃,其风味及作用别具一格。大迳居委会于2013年成立了大迳云雾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用以指导生产、整合资源,发展壮大"大迳云雾山茶"品牌。慢慢地,"大迳云雾山茶"又被人所熟知。
最近几年,大迳居委会在茶场不断补种茶树,扩大茶场的种植规模,打算茶叶数量上来后,再重塑“大迳云雾山茶”品牌,正式推向市场。“如为"大迳云雾山茶"设计LOGO,包装等等。近几年,居委会也把"大迳云雾山茶"作为接待专用茶,多方取经,试水茶叶市场。”李女士说。
李女士透露,大迳是革命老区,而云雾山茶场也是革命老区的其中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居委会计划扩大茶场,注入“红色”文化,传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把这里打造成“红色”旅游休闲基地。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欧嘉福通讯员粤应宣)去年10月以来,广东降雨持续偏少,特别是粤东和粤北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