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鸣凤小学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培养“会当家”的少年
本报讯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结果。大朗镇鸣凤小学在这次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喜获“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据了解,该校从2010年开始将劳动教育作为主打特色重点发展,注重培养“有涵养、会思考、爱生活、能自主”的当家少年,逐渐建成劳动教育示范校。
将劳动教育作为发展特色
从2010年开始,大朗镇鸣凤小学就将劳动教育作为主打特色重点发展,创新开辟校内闲置的5亩花圃,打造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命名为“凤耕园”。通过每周安排劳动实践课,每学期都开展“艺农采访”“蔬菜种植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鸣凤小学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学生们在上劳动教育实践课时,主动积极,纷纷扎进田里耕种。通过亲自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们倍感兴奋和满足。同时,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的劳作情形后,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经过多年的摸索,鸣凤小学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实施劳动教育,把培养“有涵养、会思考、爱生活、能自主”的当家少年作为劳动教育培养目标,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建成劳动教育文化内涵深厚、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劳动实践基地类型丰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专业的劳动教育示范校。“洗衣服、叠衣服、种菜、浇水、收成农作物等丰富多样的劳动形式,既能增加学生的综合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校长谢慰意告诉记者。
鼓励各校开发特色劳动课程
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鸣凤小学一直把课题研究作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打造劳动教育特色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该校是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课题实验校,参与市“六课型”课型体系研究,教师们借助市“六课型”的课题研究成果,先学用、后活用、再化用,逐渐探索形成了“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六课型”。课型的成功运用,助力学校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课堂实效,推进课程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课程扎实、深入、高效地实施。
该校先后向东莞市申报并开展了《利用校园实践基地,构建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小学食农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曾代表东莞市在广东省第三届校本课程成果展分享劳动教育经验,每年都有多间市、镇学校到该校参观学习。课程建设先后获省一、二等奖;曾被评为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学校。
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学校作为劳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大朗教育将加强统筹,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发挥鸣凤小学的劳动教育带领作用,鼓励各校共同开发学校特色的劳动课程,以真实劳动体验为基础,创造性地实施劳动教育,以劳养德,以劳育才,掌握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声音
通过劳动获得
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鸣凤小学在寒假期间推出“我劳动,我成长”——寒假“劳动小达人”评选活动,精心设计了丰富有趣、学科融合、形式多样的寒假劳动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假期里勤劳动,争做劳动小达人。
“劳动教育不只是给学生布置劳动作业,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在参与"忙年"劳动中,树立学劳动价值观,提升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大朗镇鸣凤小学校长谢慰意如是分享劳动教育的意义。
在谢慰意看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希望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便是其中的路径之一。通过参与劳动实践,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时,获得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爱上劳动?谢慰意直言,家长是孩子生活的榜样,建议家长以安全为前提,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利用假期设计孩子感兴趣的、可接受的劳动项目,与孩子一起付诸行动,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比如学做家常饭菜,从设计合理的菜单、购买食材,到烹饪流程,再到分享劳动成果,鼓励孩子全程参与。不仅如此,通过共同规划过程,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孩子的劳动成为习惯,承担责任成为习惯,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向上生长。”谢慰意说。
新闻推荐
□吴湘早晨起床,天气暖暖的,没有很猛烈的太阳,没有很热情的风,是个温和的日子。戴上手套,拿了扫帚打扫院子。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