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2.3% 广东GDP突破11万亿元 专家认为广东应更多依托国内大循环,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
一图读懂广东GDP如何超11万亿元?
2.3%,既是广东乃至中国40多年来的最低经济增速,也是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最高增速。
两相比照,挑战之严峻,成绩之不易,不言自明。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率先越过11万亿元,GDP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体现广东经济韧性十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王丽莹表示。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应用经济系主任张莉认为,这是得益于广东工业规模大、基础好、产业链完整,能够迅速对疫情作出反应和调整,通过线上替代线下,满足国内外市场新需求;作为外贸大省稳定住进出口,把疫情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并从中寻找出新的经济支撑点。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实习生王钰茜李媛隋明润
走得稳10万亿级经济体量助力全国经济复苏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110760.9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69.9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3450.17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540.78亿元,同比增长2.5%。
“关键不在于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而在于如此经济体量,还能保持完整的生产、供应、消费和投资,畅通国内国外大循环,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云中如此评价广东的经济表现。
在这背后,是广东在发力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畅通经济循环等多方面的全力以赴。
2020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长11.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增长15.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0.4%。
“广东基础设施走在全国前列,在2020年继续深挖投资潜力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
同样在2020年,广东新增减税降费预计3000亿元,全省各地发放消费券总额超10亿元,全面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广东民生补短板领域投资持续增长,2020年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合计增长32.0%。
由此带来的,是广东主要经济指标走出持续回升的反转曲线,经济基础更加巩固。
在农业方面,2020年粮食总产量1267.56万吨,创2013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2.2%。
在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
在财政收入方面,2020年,广东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达年内新高。
升不停产业链持续升级创新力量更加汹涌
面对疫情和全球供应链的断裂风险,广东不仅打赢防守战,让产业和经济稳得住,更迎难而上、主动出击。
2020年,广东发布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方案和行动计划。在此推动下,广东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1%,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也在加快,同比增长6.9%,增幅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作用有三:一是有利于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二是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推动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广东工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商务部研究院全球供应链研究所副所长路红艳表示。
在线消费、在线会议、在线办公成为新风潮,倒逼产业数字转型。
2020年,广东以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7.8%。2020年全年,广东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4.7%,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19.3%,占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的26.5%。新经济发展和防疫要求还对电子信息、网络相关设备需求大量增加,全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0.5%。
“疫情下,广东延续了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态势,这离不开广东特别是珠三角一直推进转型升级。”近年来,刘云中多次到广东企业一线调研,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创新模式,总能让他耳目一新。
为更好满足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广东还加快新基建的布局、建设。
2020年,广东的5G、数据中心、重大科学装置项目等建设顺利,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投资增长20.2%,新增5G基站8.7万座,总量居全国第一。2020年11月,广东更发布包含70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1万亿元的新基建建设方案。
“这对我们下一轮的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条件保障。”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表示,新基建将推动广东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从早期工业化,到工业化和信息化乃至智能化的紧密结合。
创新投入不减反增,创新力量更加强大,成为2020年广东经济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2020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从1800亿元增加到3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4%提高到2.9%;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区1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3万家。
张莉建议,接下来,广东应从三个方面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强大湾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形成“科—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集群;进一步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国内合作;鼓励校企合作、企业办学或联合培养,拓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强起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战略支点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市场需求的恢复,2020年,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7.1万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4.3万亿元,增长0.2%,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路红艳认为,这首先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做得较好,在全球率先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一些外贸订单转移到我国特别是广东,加上广东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有效响应外部订单需求。此外,广东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采取的措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建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广东来说,在推动外贸稳定的同时,着力推动内需市场,成为另一个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2020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年经济发展的“短板”。
“一是由于疫情直接影响,二是疫情导致居民当前收入或预期收入下降,影响消费;三是高层次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林江分析认为,电商可以使消费场景多元化,使线上线下消费得以结合,为人们消费提供便利,但消费增长根本要看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2020年,广东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万元,同比名义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万元,名义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万元,名义增长7.0%。
万陆认为,广东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方向是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更多增长速度快、利润高的产业部门,才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还要注重保护中小企业,保护更多的市场主体,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力量。”
“提高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这是广东面临的重要任务。”刘云中表示,这将是艰巨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施策,最重要的长期政策就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
在这方面,广东也在不断发力。2020年,全省的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4%,住房保障、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支出分别增长28.7%、12.0%、10.2%和6.1%。
民生基础不断打牢,将为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复苏提供空间,也为广东建设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助力。
张莉建议,广东应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政策上的互联互通,将产业集群的分工协调与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间的错位发展相结合,将市场优势转换为竞争力优势,并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
在2020年的最后两个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这对制造大省、外贸大省的广东,意义不言而喻。
“广东要做好三件事:下更大气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更多依托国内大循环,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
新闻推荐
民办幼儿园高收费成“痛点”,省人大代表建议:推行民办幼儿园公管制度进一步降低实际收费标准
羊城晚报记者沈婷婷董柳“先降后增、项目隐形,民办普惠制幼儿园只降低保教费、后续增加收费项目现象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