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哪些新机遇?专家学者热议协调发展要有“圈”和“链”的思维
开栏语
智媒研究力作答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时代命题!《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报告》1月21日重磅发布。
报告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任务要求,引入学术方法,兼顾大众媒体属性,设定量化指标体系,客观、公开、透明剖析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发展进程,引发关注和热议。
南方都市报将在2021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推出“粤协调 粤美好”深解读系列,剖析指数报告中表现优异的城市,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实践经验。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粤协调 粤美好
南都讯 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近日,来自政府部门、学界和企业的嘉宾齐集《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云研讨会,共论双循环背景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于未来的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一要有“圈”的思维,二要有“链”的思维。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则建议,应借力“双区驱动”更多注入技术、资金、大数据、人才发展要素,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方面,与“一核”之间形成紧密协作关系。
焦点1
“一带一区”应与“一核”形成紧密协作关系
对于未来的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陈鸿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有“圈”的思维,二是要有“链”的思维。
目前,广东提出了建设五大都市圈。陈鸿宇认为,打造“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应充分利用“圈”的思维,鼓励都市圈内多个城市联动,把辐射带动、双向互动提上日程。
“利用‘都市圈’思维,打破‘一核一带一区’间的行政边界,通过这一点来思考区域协调发展。”在这方面,陈鸿宇认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一次“圈思维”的成功尝试:作为一块“飞地”,不仅是实体产业的“飞地”,还是创新的“飞地”、改革的“飞地”、体制机制的“飞地”。
“链”的思维即打造全产业链。陈鸿宇说,从粤东粤西粤北现代产业园来看,凡是发展得好的项目和平台,都是“挂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之上。“因此,不论产业转移项目、产业共建、对口帮扶,还是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布局、人才布局,都要按照”链思维“去谋划和推进。”
对于粤东粤西粤北区域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认为,首先各城市要以更高的战略眼光、更开放的视角谋划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大的思路上、路径上,要服务支撑好粤港澳大湾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先进示范区建设,借力“双区驱动”更多注入技术、资金、大数据、人才发展要素,强化广清合作、深汕合作示范效应,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方面,与“一核”之间形成紧密协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一体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
无论是“圈”的思维,还是“链”的思维,都涉及行政区划边界的不断淡化问题。如何打破行政边界?陈鸿宇认为,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行政边界带来了机遇。粤东粤西粤北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公共服务,包括数字文化、健康、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农村、数字基层治理等,将形成巨大的数字化需求,对于数字化革命给广东省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汕头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邓剑光教授也指出,在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榜单中,汕头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与营商环境的优化及其规范化、制度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营商环境的优化方面特别注重数字政府的打造。“汕头已经开始了政务方面尤其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数据治理,但是数据治理刚刚起步,也在探索之中,其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出来,”邓剑光举例说,在数据归集方面,汕头出台了很多规范性文件;在数据挖掘方面,汕头目前在体制机制上初步建立了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的完善及实体方面深层次的建设与应用,仍在摸索中。
焦点2
粤东粤西粤北“新赛道”应与湾区产业发展“同频”
张燕指出,“近年来,广东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的引导下,各类发展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整个广东省不同区域板块的主体功能进一步落地落实。
“但我们也看到,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依然是存在的,”张燕认为,差距不仅仅是简单的规模和速度上的差别,更多是创新能力、增长质量、优势功能和发展环境的差异和差距。
对此,张燕认为,要研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动力体系。“粤东粤西粤北各个城市要进一步梳理自己的传统比较优势,加快形成新优势,结合新的形势谋划培育未来的新优势,进一步增强在陆海统筹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各具特色优势、积极承担战略功能的内生发展动力。”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英也指出,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来看,珠三角经过新一轮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发展后劲也逐渐显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协同发展再也不应只沿袭原来传统的路径,而应确立新的思路,特别是要找准“新赛道”。
“新赛道”是什么?杨英认为,所谓“新赛道”,应该是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发展,放到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同频”升级的轨道上,让其在参与整个粤港澳经济体系建设上构成既有“纵向”又有“横向”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具体考虑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特别是相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比较优势,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从全省拟建立的高端产业链上寻求适合这些区域发展的部分关键的“链节”型产业,配合“沿海经济带”、“生态发展区”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战略,适应倾斜政策以合理导入促进经济发展要素流,在高端产业的关键“链节”上找一些新的机会,借此以让“一带一区”参与到广东新型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去。
张燕也提到,从目前来看,两个副中心城市对粤东粤西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下一步,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精心谋划一批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一批系统性改革举措,特别是深化研究和推动中心城市做强做优做精,加快培育形成全省新的增长极。
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报告既能“接天”也能“接地”
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报告相当好,既能“接天”也能“接地”,体现了媒体的风格和价值取向。南方都市报区域协调研究团队也从原来单纯的观察者、记录者,逐步转型为广东区域发展的研究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智媒转型的过程中走在前列。
报告客观、透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设计相当合理,较全面反映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报告总结提炼了各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做法,对存在问题也不回避,体现了南都客观中立的媒体风格。报告还给出了政策建议,对于各个城市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的剖析相当深入。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报告成体系、有亮点、有深度
今年的报告比往年更精彩、更启发思考,内容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成系统,各方面指标成体系,可以完整展现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发展图景;第二是有亮点,涉及县域、新基建、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领域的调研、分析,紧扣时代主题和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第三是有深化,报告中有问题发现,还提出针对性建议,有研究有思考,这个确实非常好。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英:报告客观反映“一核一带一区”各城市发展
广东“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报告很具媒体特有的写实风格及特点,指标系统化,分析到位。指数报告坚持了六年,每年根据经济发展新特点对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能较客观地反映广东“一带一区”各个市的发展状况,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对地方政府决策、对企业决策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对学术界也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统筹:南都记者 吴璇
采写:
南都记者 陈燕 莫郅骅 吴璇
实习生 蒋佳宁 吴嘉恩 王莹岭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谭庆驹 陈辉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全杰通讯员林荫)记者昨日从在广州召开的全省林业系统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广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