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者之名投身西部建设这群广东大学生唱响“青春之歌”
曾晓芸在“4点半小课堂”授课
朱慧伶与孩子们参加集体绘画主题活动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亮实习生夏菲娅通讯员苏倩怡杨欣图/受访者提供
“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吧!”近日,广东高校拉开了寒假的帷幕,有这样一群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完成一项终身难忘的事情——投身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正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有哪些故事?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三位志愿者。
台湾籍志愿者: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是最美年华该做的事
2020年,暨南大学14位志愿者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其中中国台湾籍志愿者1人,少数民族志愿者1人。台湾籍毕业生曾晓芸第一次来到贵州省中西部的小县城——毕节市织金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西部之旅。
“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曾晓芸向记者表示,她虽然是台湾籍,但从小在四川长大,对祖国的西部有着深厚的情感。2019年,她刚刚离开象牙塔,偶然在学校公众号上看到了山区计划,通过层层面试和培训,“幸运且坚定地踏上了西部之旅”。
这次的志愿服务让曾晓芸对国家有了很不一样的了解,“在进行服务之后,能够感受到祖国是真的富起来了。”在抵达贵州之前,她对贵州的印象还停留在群山延绵、交通不便、贫穷落后上,但到了当地,她发现大多数县已经脱贫,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让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时,她深刻感受到自己从事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能够亲身参与西部建设,让自己一点一滴的力量汇聚成祖国发展的江河,这就是最美的年华该做的事。”
在目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曾晓芸感触最深的是“4点半小课堂”。“4点半小课堂”是一个福利项目,为解决孩子放学后无人辅导的难题,每个工作日下午的4点半到5点半,曾晓芸都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上课。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和小朋友接触,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拉近,她现在已经和当地孩子“打成一片”,熟练自如地上好每堂课了。在该课堂上,她和其他志愿者开展了多个主题教育活动,如厉行节约、禁毒、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让孩子们了解必要的生活常识。
山区孩子的“圆梦之旅”:就读希望小学的她,到粤西当驻校社工
据统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届毕业生中有118人到西部地区就业,其中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41人。在广外就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朱慧伶同学也成为了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专项志愿者,她的研究生专业正是社会工作。“报名山区计划既是为了获得专业成长,也是为了提升人生阅历。”朱慧伶表示。
记者了解到,朱慧伶在粤北山区长大,小学就读于一所希望小学。“那时,学校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没有很好的条件,但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于是我就和小伙伴约定‘长大以后也要去山区帮助小朋友’。”朱慧伶表示,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山区,踏上旅程的那一刻,有了梦想成真的感觉。
去年9月,她来到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北界镇当驻校社工,开设了包含中国历史、法律、感恩教育、情绪管理、性教育等课程的社工课,日常还要进行心理辅导、入户探访、策划组织校园活动等。“我高兴地发现,我是真正陪伴了孩子们,并且为他们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临近期末要说再见了,她给全班每个同学都写了一封信,当学生们排队拿信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狠狠地”拥抱了她,还有学生送上祝福“祝小朱姐姐幸福快乐”。“在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志愿者的意义和快乐,虽然?在基层工作比较辛苦,但是就像我们的口号所说,‘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朱慧伶说。
环境工程毕业生:推动环保项目,为当地提供“五心级”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2020届毕业生黄燕怡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黄燕怡告诉记者,自己最初的服务意向是西部计划里的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三农的工作,目前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惠泽社区服务三农。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她期待为当地逐步推进的垃圾分类等环保类项目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
去年年底开始,她在县少代会筹备期间被抽调协助团县委两个月。在此过程中,她认识了一群充满情怀的少先队辅导员和可爱的少先队员,收获了热心帮助和满满感动。在参加毕节市织金县第一次少代会时,她被一场特殊学校学生团队的表演所打动,“无声的表演和当时音乐环境的渲染,让我感受到这些学生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
参与西部(山区)志愿服务计划,让黄燕怡不断加强认识、清晰目标。“我觉得我们志愿者一定要有五个心——初心、信心、责任心、爱心、恒心。”黄燕怡表示,面对基层工作的困难,不能退缩、放弃,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清楚身上所承担的重任并坚持到最后,所收获的不仅是成就感,还有丰富的经验和关于自己人生的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叶葵花刘斌刘佳伟近日,南岭镇人大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到南岭镇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专题视察活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