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深港澳“融合发展、相互促进”需要保证科创制度层面的软流通2020深港澳科创大会上嘉宾热议“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的破与立”

南方都市报 2020-12-29 06:11

[摘要]2020深港澳科创大会上嘉宾热议“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的破与立”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的破与立”展开对话。

12月28日,2020深港澳科创大会暨科创之星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大会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港澳科技联盟指导,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市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促进会共同主办,为湾区科创事业的发展搭建起产学研资对接的交流平台。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的破与立”展开对话,科创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破除哪些障碍壁垒?

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协同发展的效应

对此,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早在2006年时,国家就提出建设深港创新圈,5年前“十三五”计划提出深圳将设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力量的集聚,实现了这些构想,也打破了国际竞争的原有体制。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仍然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就要保证科创制度层面的软流通。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原副院长夏广志表示,粤港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学术合作需要改变观念,创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体制,让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协同发展的效应。真正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比肩世界湾区,在科创方面,要运用的是新观念、新体制、新方法。

改革应该促进上市公司产业创新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表示,在科创方面,以深圳为主的南方城市优势比较大。深港澳是最有可能代表国家前沿创新的,深圳南山有178家上市公司,根据实地调研,资本市场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往科技创新上走,改革应该促进上市公司产业创新。

目前,深圳还不是完全具备所有的创新条件,创新是把纸变成钱的过程,没有供应链的创新就是玩火,以前深圳做的是“三来一补”的贴牌生产,如今,经济转变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上市公司不能只图在资本上圈钱,改革需要调整既得利益,让深圳更好地走向科技创新之路。

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首席代表曾沂靖认为,科技的创新是深圳未来40年的一个重要任务。未来制约科技创新的因素,不光是制度,还有观念,也就是对过去成功路径的依赖。现在,深圳每年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来。因此,未来的创新主体是深圳年轻的工程师、科学家、大学生们,他们更容易打破过去的深圳成功路径的依赖。他们没有任何包袱,没有思想制约。这样的群体,相比其他几大湾区是未来创新的很好动力。

2019深港澳科创之星公众企业华大智造COO蒋慧表示,要鼓励源头的创新。以华大智造为例,要从顶层技术开始,从科研的发现,到技术的发明,再到产业的发展,遵循“三发”的路径。现在,这个闭环已经越来越快。

1

深创投副总裁兼中新赛克董事长李守宇:

深圳本土创投机构驱动科创,投资形态丰富

创投是支持新经济企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培育优秀上市企业的重要力量,近年VC/PE支持上市企业渗透率逐年提高。在这场关注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大会上,深创投副总裁兼中新赛克董事长李守宇做客现场。他1999年进入深创投,是该公司的创始员工之一,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

李守宇表示,创业投资把风险资本投入到新兴的、有巨大成长潜力的非上市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使企业快速成长,再通过企业的增值、上市、并购和股权转让,获取投资回报。创业投资的商业模式和特征决定了其是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主力军。

深圳是创业投资的热土。来自中基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私募股权基金(含VC、PE、FOF等),深圳已备案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2447家,占全国16.44%,居全国第二,清科2020年中国创投机构Top50中深圳占据12家,位居全国第二。

李守宇认为,深圳创投有两大特色:一是本土化,内资创投机构占比高,而上海、北京以外资创投为主,深圳以内资创投为主;二是深圳创投生态好,投资形态丰富,有PE、VC、天使基金、母基金、并购基金、S基金等,创业企业众多,拥有国内两大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

李守宇表示,深圳的创投对深圳的科创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圳本土创投机构是支持深圳市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介绍,近5年,深圳本土创投机构在深圳的投资,大多集中于深圳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本土创投的前4大投资行业(IT、互联网、生物医疗、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占比超过6成)正是深圳市科技创新的主力。

2

深圳高新投融资业务部总经理叶敏:

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圳模式”的复制推广

创投驱动科技创新。作为本届科创大会的特别协办方,深圳高新投在长期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在业内最早提出并实施“投资与担保联动”,在做大做强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建立自身造血机能,开创了“股权+债权”融资模式。

深圳高新投融资业务部总经理叶敏介绍,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贷款担保、股权投资和咨询评估的专业性服务公司之一,深圳高新投为超3.7万家企业累计提供6958亿元担保服务。担保资金新増产值超12,000亿元,新増利税2435亿元,促进新増就业729万人。

一直以来,中小科技型企业以轻资产为主,缺乏重资产,且研发投入大、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等因素,难以获得融资支持。为此,深圳高新投将发挥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服务优势,搭建政府、担保、银行、企业、专业机构等多方合作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圳模式”的复制推广和落地实施。

叶敏介绍,目前,高新投与南山区龙岗区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坪山区龙华区及光明区合作的知识产权ABS产品均正在落实中。高新投将不断放大创新成果,力争惠及到更多创新型企业。

3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刁东风:

科技创新的落地,不能独自让学校方面跑完全程

在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刁东风从纳米制造与纳米检测、纳米碳膜的光-磁-电传感、关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等三方面,从纳米的层面讲述微观思维之下的科技创新。

刁东风表示,实际上,丈量微观世界的,比纳米量级更小的单位,还有皮米、飞米、阿米、仄米等计量单位,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ECR(电子回旋共振)纳米制造,目前,该纳米制造研究已进入第三代。刁教授的研究主要聚焦在0.05nm分辨率球差校正电镜下的纳米结构观察,包括ECR碳薄膜内部的碳纳米结构、ECR纳米碳膜的石墨烯超高分辨图像、超高边缘密度结构纳米石墨烯碳膜等领域。

针对纳米制造研究的应用落地问题,刁东风表示,该研究可应用在人体健康和智能娱乐等生活实践领域,比如疲劳驾驶监测、体感游戏运动识别、病患体征监测等。

最后,针对学术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的问题,刁东风表示,此次深港澳大会,不仅有利于三地高校的学术交流,也建立了一个校企学术成果转化平台。他强调,科技创新的落地,不能独自让学校方面跑完全程,后半程始终需要企业的推进。

统筹:南都记者 程洋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黄良东 程洋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新闻推荐

莞企将芳纶纤维、凯芙拉、竹、木等材料应用于电子产品 复合材料让电子产品有“个性”

■木质外观智能音箱产品受访企业供图你最爱什么材质的手机壳?金属有质感,硅胶耐摔,但在越来越奉行简约时尚和高级感的审美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