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十三五”以来广东国资国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国计民生主力军 关键时刻显担当

南方日报 2020-12-28 06:45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开工现场。南方日报记者肖雄通讯员粤海宣摄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企改革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为凝聚共识、推动改革,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栏目,持续报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最新进展,敬请垂注。

12月25日,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未来,清冽的西江水将通过477公里的输水线路送往粤西,为4市约2400万人口再添供水保障。作为牵头建设单位,粤海控股集团再次担当重任,在这个广东史上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中建功立业。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十九大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以来,广东强化顶层设计,以制度引领改革,不断完善广东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广东率先出台《关于深化省属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的若干措施》,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资本效率为中心,不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用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激活发展潜能。

截至今年11月末,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3735.5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9836.41亿元,同比增长10.4%;1—11月实现营业收入3827.72亿元,同比增长5.2%。全省国资国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成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压舱石和助推器。

主力军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保证基础设施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且资金需求量大,短期收益不明显的特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有企业承担起顶梁柱作用。

近年来,围绕服务国家和省战略,广东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特别是作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广东国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揭阳潮汕、湛江、韶关机场等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深中通道等大湾区重大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高峰,广湛、汕汕、梅龙、珠肇等一批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开工建设。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顺利推进。

同时,在民生保障领域,广东国企的能力持续提升。据统计,广东国企承担100%的供港原水、70%以上的供港生鲜以及90%以上的供澳生鲜服务。在环保领域,广东国企承担粤东西北地区固废危废处理处置工作,由广东国企承建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练江流域环保综合整治工程、全省水田垦造工程、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等工程顺利推进。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国有企业主动谋划、积极参与时速350公里高铁、4E级机场、港口航道、跨江跨海通道、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一核一带一区"塑优势增后劲强保障的物质基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为我们国内大循环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成介绍。

压舱石疫情中化“两难”为“两全”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党和政府坚强的依靠,广东国有企业率先转产熔喷料、负压救护车、酒精、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发挥了疫情防控的关键作用。

2月29日,一台由广东省广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顺利交货。这台口罩机从图纸研发到整机下线仅用了15天,实现了广东省属国企口罩机生产“零”的突破。

“作为国有企业,面对人民的需要,我们义不容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口罩机生产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展现国企的责任担当和社会使命。”因为在抗疫中的突出成绩,广东省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俊晖获得了全省表彰。

据统计,疫情以来,广业集团完成生产并交付352台口罩机;广新控股集团生产口罩1837万只,出口医疗防疫物资458批次,出口销售金额累计11309万美元。

同时,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挑战,广东国企化“两难”为“两全”——扛起复工复产“大旗”,加大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支持,全省国有企业累计减免租金超过50亿元;坚决做好“六保”“六稳”,通过举办广东省国有企业大型网络招聘专场,建立“广东国企招聘专区”,2020年省属企业已招收高校毕业生9536人。

逆风前行,来之不易。“疫情期间,广东国有企业不仅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更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速度,有力量,在大灾难面前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认为。

助推器打造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省队”

风华高科高端电容基地项目提速建设,巨正源高性能聚丙烯二期项目进入实质阶段,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迁建项目有序推进……近日,广东国企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捷报频传。

“十三五”以来,作为产业生力军,广东国有企业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战略,加快布局产业链。

“我们的目标是把省属企业打造成能够保障全省重大战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以及能够体现广东省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省队"。”李成介绍,广东目前正组织5家企业研究编制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特种钢、有色金属、硫化工、稀土产业及装备技术产业园七大领域的发展规划,培育和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创新决定命运。要提升国有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引导力,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了引导省属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围绕主业创新升级,广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通过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企业。

同时,广东全面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推动省属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目标是到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研发人员数量占职工人数比重每年增长10%以上。”李成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袁佩如唐子湉

通讯员梁国平

新闻推荐

广东3年投入722亿元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周红声摄■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古国真刘良龙记者从广东省财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