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戴永刚 变固废为宝 为科研引路

今日三水 2020-12-25 07:46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

“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一个勤奋的人。”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意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戴永刚这样评价自己。

在入职金意陶后的13年间,戴永刚拿到了70多项科研成果。肩负企业科研工作和知识产权管理两个重任,他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时刻准备着领先同行一步;他不断学习提升、兢兢业业,在帮助公司成功评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2018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戴永刚

人物金句

化固废为绿材,做陶瓷创新的急先锋和瞭望者。

急先锋:发泡陶瓷生产线领跑全国

在金意陶三水基地的展厅,瓷砖花色琳琅满目,一个纯灰色的新材样板显得与众不同。

“这是发泡陶瓷,一种新型轻质材料。”戴永刚介绍,该新材产品以陶瓷固废、矿山尾料等为主要原材料,这种综合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绿色生产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行业内固废处理难、成本高的问题。

戴永刚从2011年起带着团队研究固废转化,这在行业内是比较早的。刚开始时,戴永刚在普通瓷砖里加入5%的固废材料,当时就实现了量产;他又尝试在配方中增加固体废弃物的比例,成功生产出密度为0.8kg/cm3的轻质陶瓷,该项技术2017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可是,这款轻质陶瓷由于应用的局限而市场接受度不高。2017年,戴永刚又对它进行升级,密度只有0.4kg/cm3。2017年下半年,发泡陶瓷1号生产线在三水基地投产;今年6月,2号生产线投产。目前,总长540多米的生产线是全国最长的发泡陶瓷生产线,产能达7.5万立方米/年。

看似顺利的研发过程下,磕碰、瓶颈、反复试验是家常便饭。

“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上半年,我们发现出炉放置几个小时后,产品出现裂纹。”戴永刚回忆,刚开始以为是冷却过程中的温度点没有控制好引起的,后来发现不是,有较长一段时间都摸不着头脑。

直到戴永刚把产品送去高校做显微检测,才最终确定是发泡剂粒径问题影响了发泡的均匀程度。戴永刚带领五六个人的团队用两个月集中攻关,反复试验不同类型的发泡剂,才解决了裂纹问题。

“我都记不清试了多少种发泡剂了。”戴永刚笑道。采访过程中,戴永刚总是用“我们”这个词。带着研发团队的他一直把团队放在心上。

引路人:每年检索千件发明专利

戴永刚还有一个身份——知识产权管理部副部长。2016年起,戴永刚负责公司的知识产权业务。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金意陶发明专利申请量突飞猛进,从每年一两个飙升到接近20个。2018年,知识产权管理部成立,他担任副部长。

“他帮助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三水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罗彩芬认为,戴永刚很有前瞻性,也很务实。

在知识产权管理部,戴永刚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为研发人员提供思路方向,并把技术研发成果沉淀下来;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研究竞争对手的发明专利,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这要求戴永刚要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面向未来提前布局的前瞻性思维以及根据当下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的产业化思维。

戴永刚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一个勤奋的人。

2000年,戴永刚毕业出来工作,次年开始边工作边考研,用了三年才考上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2007年入职金意陶后,花了四年时间通过了难度堪比司法考试的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于2016年拿到了《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

对于以上经历,戴永刚这样评价:最初四年的产品研发工作经历,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产业化;三年研究生生涯为他从事科研和知识产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参加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深入了解专利申请审查,提高申请成功率。

只要是认定要做的事情,戴永刚就会制定计划,想方设法使其达成。

直到现在,戴永刚还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早上比别人早一个多小时起来学习,下午下班后留下来两个小时专心研读专利材料。

“这两个小时是我的黄金时间,没有人打扰,效率更高。”戴永刚说,他经常要研究别人的技术方案,每年平均检索1000件发明专利。

“我在2019年开始进行全局性专利布局,明年打算做产品应用专利布局,从当前的空白点入手,抢先一步研发申请专利。”戴永刚说。

新闻推荐

今年前11月,广东查获走私案件13759宗,涉案663亿元 冻品走私查获数量比增超九成

“飓风68号”特大走私冻品案共查证涉嫌走私冻品约2.1万吨,案值约10亿元。通讯员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汪棹桴张冠军通讯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