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助老”需用多种解决方案
珠江瞭望
如何切实解决老年人不会运用智能技术这类问题?近日,《广东省老龄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正式下发。其中明确,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老龄办),各涉老社会组织将重点开展爱老助老、老有所学、智慧课堂、爱心助老就医及慧老公益等五项活动。
网络技术发展数十年,蓦然回首,不难发现,从来没有一种技术像它一样,给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鸿沟。当年轻人以万分热情拥抱瞬息万变的网络技术、用一部手机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和满足各类社交需求时,还有一群人因不会用而遭遇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那就是被戏称为“数字难民”的老年人。
全国老龄办不久前印发《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建立健全“智慧助老”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广东印发“智慧助老”行动方案,其用意就在于,在即将进入中度老龄社会之际,以实际行动缓解老年人的“数字焦虑”,帮助他们顺利跨过“数字鸿沟”。
“智慧助老”要让智能技术更“傻瓜”。老年人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一些智能技术敬而远之,固然与技术发展太快有关,但技术开发者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人需求也是一大重要原因。“智能适老”一方面要从智能产业着手,开发符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大屏幕、大音量手机和大字体、简易化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要从互联网适老化改造着手,不断增加具备“关怀模式”“长者模式”的服务应用(尤其在某些老年人高频服务应用上,如就医)。就像某款出行导航,考虑到老年人不太会用键盘输入的情况,引入智能机器人,改用语音交互后,老年人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智慧助老”要告别“重度智慧依赖”。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一半因为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所致,一半是由传统应用场景不断萎缩造成。车站、银行、医院等行业服务窗口、服务人员不断裁减,大大增加了老年人办事难,值得引起注意。一些老年人离不开的政务服务、行业服务窗口,应该根据老年人上门办事频度而保留足够数量。尤其是现金支付方式,仍有必要保留,不宜“一刀切”。广东规定,全省医疗机构要在导诊台同时设立“老人爱心岗”,配有导医、志愿者、社工等,保留现场挂号、缴费及打印检验检查结果服务窗口,堪称细心。
智能技术发展不仅靠技术创新,还要进行制度创新,让技术更富人情味,方便所有的人群。
◎连海平 媒体人
新闻推荐
近4年走访108个乡村,陈旭锐编著的《渔湖都见闻录》获评“2020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 挖掘乡土文化 还原历史风貌
日前,历史文化爱好者陈旭锐编著的《渔湖都见闻录》被评为“2020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该书再现原揭阳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