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广东养老机构高层进行对话、思想碰撞
孙家俊 泰康之家粤园社区总经理
李丹保利广州中科和熹会院长
马骏南医百慈康养中心董事长
周明萌 广东泰成逸园养老院总经理
周雯芹 越秀银幸运营中心总经理
戴福财 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副主任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图/许俊杰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27日由羊城晚报《健康周刊》、羊城晚报老友记俱乐部主办、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协办、保利广州天悦和熹会承办的“羊城养老产业沙龙”迎来了第二期活动。在活动上,来自泰康之家粤园、保利广州中科和熹会、南医百慈康养中心、广东泰成逸园养老院、越秀银幸颐园养护院、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广州市天河区颐年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高级管理层针对医养结合的现状、发展瓶颈和困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各抒己见,同时分享了各自管理工作上独特的见解和经验。现在撷取论点精华,以飨读者。
孙家俊泰康之家粤园社区总经理
——首创“1+N护理服务”模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位居民都能得到最专业的照护
泰康之家开创了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同时也是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康养品牌。目前泰康之家在国内首创“1+N护理服务”模式,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位居民都能得到最专业的照护。目前,广州泰康之家粤园社区内设有一级综合医院,医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在阳光下执业”核心理念,以多学科住院综合诊疗方式MDT诊疗模式服务患者。我认为,该诊疗模式很好地践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原来碎片化、相互割裂的分科诊疗方式转为高度个性化、系统化的诊疗模式,让患者、家属、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整个诊疗过程,并随时反馈、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大大节省了诊疗时间,增强了诊疗效果。
医养结合满足长者们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走向与趋势。
李丹保利广州中科和熹会院长
——理想的医养结合应该是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养老机构应以养为主,让老人少生病、不生病,减少就医。内设医疗机构满足长者一般疾病的诊疗以及健康管理,如果过分强调医,会浪费大量医疗资源。
我认为,理想的医养结合应该是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长者的病情情况走绿色通道送不同等级的医院医治,而养老机构专业的护理员可以帮助医院提升病人的生活护理技能,这样可以真正满足老人需求的医养结合类型。
在智慧养老这一块,养老机构里使用适当的智慧系统、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也可以缓解一线护理员的压力。但若过于依赖智慧系统,或会存在服务缺少温度的弊端。
马骏南医百慈康养中心董事长
——利用好民政、医保、卫生等各个部门的相关政策,真正为老人解决问题
就目前而言,广州的养老院医养结合发展也只是刚刚起步。百慈康养实现了真正医养结合的——在楼上养老,楼下看病,特别是百慈护理院,成为了广州医保定点协议机构,老人只要有医保,就基本可以实现免费就医。调养康复好后,又可以转回养老院长期居住。
要把医养结合这个体系真正做好,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利用好民政、医保、卫生等各部门的相关政策,真正为老人解决问题。其次,医养机构通过和三甲医院的合作,让更多的长者不去三甲医院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第三是希望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加快医护人员的培训,特别要和相关院校职校对接,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目前百慈护理院刚刚开始正式营业,现在就医康复的长者需求也显著增加,我们一定把医养结合这个模式做大做强。
周明萌广东泰成逸园养老院总经理
——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弥补了我国养老体系医疗服务支持系统薄弱的现状
2015年,泰成逸园在广东率先开展医养结合实践,目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的体系,具体的有三点:综合医院+内设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多层级医养服务体系;机构、居家、日托、异地医养结合服务可自由切换;总院+分院模式,医养结合服务网格化。
今年3月泰成越秀分院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我认为,医养结合只有解决了医养服务到床边的距离问题,才是使整个体系完善的重要一步。医养结合不是笼统的医+养的结合,而是通过医养结合的模式使长者得到持续、适宜、规范、便捷、高品质医疗+养老服务。
我认为,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弥补了我国养老体系医疗服务支持系统薄弱的现状,更加便捷高效地为休养老人提供了医疗服务。
周雯芹越秀银幸运营中心总经理
——未来的养老机构发展可能会更加细分化,养老公寓、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舍、失智院舍
与10年前相比,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相当大的进步,但在“医+养”完全融合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长者以及家属最想要的医养结合就是在机构内得到医疗与养老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对于慢病和失智长者来说,如果长护险保障范围可再扩大,将有慢病康复需求、失智初期的长者都包含在内,这将能延迟长者失能的时间点,提升长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在长期照护与特种照护人才培训上需要医养结合,特别是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需要有机会去合作医院进修实习,提升照护技能。
我认为,未来的养老机构发展会可能出现更加的细分化,养老公寓,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舍,失智院舍。
戴福财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副主任
——医养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将以传统疾病诊断治疗转变为老人整个慢病病程的管理
南国颐景是较早提出医养结合的单位,由三甲医院进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实现楼上养老、楼下医疗,一站式便捷的就诊、住院绿色通道,很好地解决了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南国颐景是长护险及高照险的机构定点单位。在养老院老人可享受,床位费+护理费每天最高120元/天,自负25%的比例。同时老人如需医疗护理的老人每月还可以享受1000元/月的医疗护理,大大减轻失能老人的负担。
我认为,医养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将以传统疾病诊断治疗转变为老人整个慢病病程的管理,公寓联同医院的医生、护士、社工一起做好积极预防。
汪世民广州市天河区颐年养老院副院长
——康复、护理、养老为一体的社区嵌入式康养模式是医养结合的必然之路
我认为,社区嵌入式康养模式是我们医养结合的必然之路。首先是投资少,能快速满足失智失能、手术后需要康复、大病晚期、重度残障、失独老人、临终需要关怀的人的需要。其次,在社区康养是真正实现“一碗汤”的距离,让子女随时照料长者,也能满足长者养老不出社区的愿望;第三,社区集中康复护理,节约国家大量的医保资金,避免长者频繁转院就诊,浪费医疗资源。
以街道为中心,建立集康复、护理、养老为一体的嵌入式康养中心的养老模式能有效帮助解决社区民生问题。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磊通讯员粤文旅宣)昨日下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信息,长假首日截至15时,全省纳入监测的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