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如子的“校长妈妈” 记广东“最美教师”廖秋玲
□本报记者康振华
近日,广东省文明办和广东省教育厅组织评选出广东“最美教师”50名,珠海有两名教师入选,高栏港区金洲小学的廖秋玲就是其中之一。
教师写诗挽留挂职校长
2013年,50岁的廖秋玲从市区调往偏远的金洲小学做挂职校长。
在接到任命之前,廖秋玲很是纠结了一番。这是一所教育质量落后的薄弱学校,成立5年校长就换了5人,其中还有几个月真空期。
经过几天深思熟虑,廖秋玲决定迎难而上。为了快速融入学校,上任第一个星期,廖秋玲就住进了学校。但凡有时间,她就在校园里巡视,去教室里听课,观察师生上课状态;跟教师们谈心,听取他们的困难和建议。这位有“人情味”的校长很快获得教师们的认可。
挂职一年期满,在临别之际,金洲小学的老师们纷纷写藏头诗挽留她。
“秋风淡颜入金洲,铃伴书香浸四周。别了酷暑与寒冬,走进春华秋实中。”“寥寥数语想见君,秋风瑟瑟语轻轻,铃声如彩色缤缤。”念着老师们的诗,廖秋玲不忍离开,留在金洲小学成为正式校长。
在她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金洲小学由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薄弱学校,一跃成为港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排头兵,学校先后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和“全国德育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同仁参观学习,受到当地老百姓、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真心关爱温暖学子心
金洲小学是由原飞沙小学、高栏小学等高栏港区几所小学合并而成,学生家长多为渔民或商贩,或忙于生计、或受限于能力,大多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另一方面,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涌入,给学校教学带来不小压力。
“学校有"三多",心困生多、学困生多、贫困生多。”从教30余年的廖秋玲知道,相比于提高学习成绩,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关爱才是当务之急。
曾经有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平时只有外婆带,性格比较偏激,在班里总是和别的同学闹矛盾。廖秋玲得知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用朋友的身份跟他聊天,了解事情原委。
几次之后,孩子的心结慢慢打开,不仅愿意袒露心声,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和睦了。毕业后,他还多次返回校园看望廖秋玲。
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某学生因家境困难交不起外出综合实践集体活动经费,廖秋玲就偷偷垫上;与学生一起设定目标,达成后她自掏腰包兑现奖励;把孩子们叫“小宝贝”,每次谈话都会亲昵地拍拍学生肩膀,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
廖秋玲还不断致力于提升学校办学条件。由于学生们大多离家较远,近1500名学生中大多数都会在学校吃午饭,而原来的食堂只有小小一层,最多只能容纳700人同时进餐;并且食堂设备简陋,没有空调,大夏天师生们挤在一起用餐时,密不透风的食堂让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
在廖秋玲的申请下,高栏港区投资1800余万元,对该校办学环境进行改造、提升。今年秋季开学,旧食堂摇身一变成为舒适的三层食堂,不仅能容纳全校师生同时进餐,还在每层都增设了空调。
不仅如此,金洲小学还改造了校医室和杂物房,设立了三层的海洋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基地,整个校园充满了“蓝色基调”。
在学业上悉心指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廖秋玲以真心换真情,成为学生心中慈祥的“校长妈妈”。
2018年,廖秋玲55岁,到了退休年龄,当时多家民办学校高薪聘请她去做校长,她都一一拒绝了,选择留任金洲小学,继续为珠海西部教育发挥余热。2019年,廖秋玲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肺癌。
因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学校工作,今年8月30日,廖秋玲从校长岗位上退了下来,目前担任金洲小学党支部书记。“希望能以微薄之力,扶持年轻的校长一程。”廖秋玲说。
新闻推荐
珠江瞭望近日,《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实施,其中提出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要增加体育用地,优化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