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陆华:用强健的体魄为心脏保驾护航 本期专家
记者张洵
通讯员张灿城
[个人档案]
陆华,医学博士、博士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擅长大血管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熟悉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诊室
保持强健的体魄来支撑每一场手术
初见陆华,他刚结束了查房工作便匆匆赶来,一袭宽松的白大褂也遮挡不住一身的腱子肉。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形容初次见面的印象,就是“健硕”,护士们也都打趣说陆华是他们科室有名的健身达人。
当问及为何可以保持一副好身材时,陆华表示,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不仅要出门诊,而且还要进行很多高强度的手术。以前做完手术就累得瘫在地上,长此以往,身体也渐渐吃不消了,这让他意识到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支撑每台手术。他感慨道:“心外科的手术非比寻常,不仅耗时长,还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去做,可以说,每台手术都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拉锯战。如果医生都没有体力去完成工作,那患者该怎么办呢?所以,我每天都坚持锻炼,就是为了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每一场手术。”
其中,最让陆华印象深刻的当属那场耗时10个小时的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术。58岁的杨先生(化名)因突发一过性晕厥,被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主动脉夹层,CTA发现升主动脉内膜呈套状撕脱,随时可能致命。经心外科团队对杨先生的病情进行分析,一致认为应紧急施行手术,将患者撕裂的血管置换成人工血管。在与家属协商后,马上进行手术,团队所有人就像行走在高空中的钢丝上,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各项指标的绝对稳定。而这台手术也不同于其他心脏手术,心脏主动脉阻断150分钟,体外循环180分钟,手术难度极大,长时间的体外循环,陆华需要随时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最终,经过团队差不多10个小时的奋战,患者才转危为安。手术结束后,饥饿感与双腿的肿胀感阵阵来袭,陆华才意识到自己连续站立工作已经10个小时了,忙到连厕所都没时间上。“下了手术台,人就跟抽空了一样,动也不想动,就想找个地方躺下来。如果身体素质不好,根本无法支撑强度如此大的一场手术!”陆华如是说。
如今,在陆华的带动下,科室团队每个人都加入到陆华的健身锻炼中,面对高负荷的手术工作,团队也渐渐应对自如了。就在前几天,心外科团队一连做了两个手术,下了手术台,陆华调侃道,“我还能再做一台手术!”
分析
病案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为严重冠心病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65岁的钟叔(化名)前几年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但因其未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正规治疗,导致心脏衰竭。在外院住院期间心功能急剧恶化,导致循环不能稳定,紧急气管插管后,随后被救护车紧急转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监护室。接诊的陆华当即为患者做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主动脉瓣中度返流、心脏收缩幅度很小,左心功能指数EF只有14%。另外,冠脉造影提示,患者冠脉多支病变,慢性闭塞,可以见到广泛的侧枝循环形成。这种情况基本到了心脏衰竭的终末期。可以说,手术是患者活下来的唯一机会。但患者心功能很差,做手术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打击,患者不一定能从手术的打击中挺过来;不做手术,心脏已经无法承受慢性病变带来的压力,此时的治疗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经过一周调整后,患者EF上升到20多,再无法改善。陆华考虑到,毕竟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是可以恢复心脏血供,让心脏重新活跃起来的机会。最终在和家人的充分协商后,家人还是觉得要冒死一搏,争取一线生机。
最终,陆华为钟叔行主动脉瓣的置换+冠脉搭桥手术,将钟叔从绝望中拉了回来。手术后,患者在球囊反搏和ECMO的辅助下回到病房。由于钟叔病情拖延许久,导致左室大部瘢痕化,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明显降低。虽然手术已经成功,但术后患者仍有艰难的一关需要渡过。陆华提醒,对疾病的非正规治疗,不仅会加速病情的进展,也会让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更会直接缩短寿命。因此,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及早进行正规治疗。
心脏冠脉搭桥术,
让心脏病患者免受冠脉病变之苦
50岁的李先生(化名)7月初的时候,就开始出现胸闷,严重时还会出现胸背部疼痛,并出现下颌部、双侧太阳穴的疼痛,还伴有全身出冷汗的症状。到医院就诊时,行造影检查,发现李先生的左主干重度狭窄,右冠脉全闭塞,这种情况下治疗首选外科搭桥手术。
于是,李先生被转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接诊的陆华在为患者做了一系列检查后,立即为患者予以抗血小板以及抗凝治疗,同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尽量减少各种活动和刺激。陆华指出,这种程度的病变,一旦再进展很可能就出现大范围的心肌梗塞,会直接导致猝死。随后,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进行心脏冠脉搭桥手术。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完成搭桥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但陆华丝毫没有松懈,术后继续为患者进行正规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降脂药物治疗。
另外,陆华在追问李先生的病史时发现,李先生有长期的吸烟史。而且,在去年一次肺炎的检查中,已经发现有冠脉的钙化,但是因为患者是右冠的优势型,所以可以在冠脉逐渐狭窄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症状。陆华提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久坐、高龄等因素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来说,男性到了55岁以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明显增加。女性在停经后也会和男性有同样的风险。因此,高危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早防治,千万不要让这些高危因素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问医生
帮你
术后康复该静养还是该运动?
很多人认为,做完心外科手术之后应该静养,所以不宜运动。但陆华提醒,虽然做完心外科手术对人体有一定的打击,但人体也有自我修复能力,此时,如果静养躺在床上不动,身体会一直处在待机状态,因此各项功能也将逐渐衰退,而适当的运动不仅能预防机体各项功能衰退,还能促进身体康复。因此,适当运动相比于静养更有利于康复。
陆华建议,一般做完开胸手术后肌肉要3个月才能长全,因此,不宜做高负荷的运动,可以每天走一走或者打打太极拳、练下八段锦,累了就休息一下。另外,做康复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过量运动。最后,陆华提醒,一旦出现胸闷气促、心绞痛等情况无法缓解,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咨询医生,千万不要强撑。
新闻推荐
误区你一定要避开的慢病防控误区 能不能不吃药?为什么吃了药也控制不好?
对于老年人来说,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慢性病,是困扰他们健康的最大杀手。在慢病防控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存在有不少认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