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谈“文学粤军”新势力25位文学名家一对二指导广东青年作家
张培忠
□羊城晚报记者孙磊
8月28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又召开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广东省各地以及港澳100多名青年作家济济一堂,畅谈青春与文学。会后,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青年作家群迅速崛起
“在积极的创作和不懈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优秀文学品格的广东青年作家群体。”广东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表示,当前广东文学界催生了“青年女作家群”“青年诗人群”“移民作家群”“广东网络文学作家群”等在全国文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作群体。
“广东80后90后新锐作家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成长和整体崛起,引起全国文坛的广泛关注,为广东文学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张培忠介绍,广东作协会员中“70后”“80后”“90后”作家约占24%,广东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有三分之二以上为“70后”“80后”作家。广东“70后”“80后”和“90后”的青年作家总体规模、作品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创作成绩备受省内外文学界的瞩目和肯定,在全国文学创作生力军你追我赶的宏大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作家作品参与角逐各类文学奖。”张培忠告诉记者,广东青年诗人冯娜参评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批青年作家作品分别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全省广大青年作家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勇于探索创新,富有生机活力,为文学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张培忠指出,广东青年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展现了新时代“文学新人”新风貌,也探索出新世纪“文学广东”新走向,在文学创作上体现出鲜明的岭南特色、岭南风格、岭南气派,展现了“文学广东”新世纪走向的多样性、丰富性。
当下广东青年作家创作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充分展示广东精神、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精品力作。”张培忠指出,个别青年作家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面对“大时代”熟视无睹,沉湎于个人的“小确幸”“小悲欢”;少数青年作家存在“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不足。
打造现实题材精品力作
从2016年起广东作协推行“文学导师制度”,聘请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主编、社长、学者以“一对二”方式,与广东文学院50名签约作家实行结对指导,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加快青年作家创作上的成长成熟。
据张培忠介绍,此次广东作协从全省遴选100名有潜力的“80后”“90后”青年作家、网络文学创作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形成百人方阵,打造“文学粤军”青年方阵,其中50名青年作家,分为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网络文学七大类,分别邀请25名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或名刊名编作为导师,以一对二的方式进行结对指导。
当天会上举行了青年作家名家导师制导师聘任仪式和广东省青年作家创作资金扶持签约仪式。吉狄马加、阎晶明、吴义勤、邱华栋、陈建功、高洪波、何建明等25位文学名家将对50位广东青年作家进行创作指导。
同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的交流。广东作协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每年由粤港澳三地文学组织负责策划、承办各类文学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授课,定期培训各类文学人才,加强青年作家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指导。创造机会培养青年文学新锐,打造大湾区青年作家群体。”张培忠表示,广东作协将定期组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笔会”,以实地采风、文学对话、文学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推动青年作家交往交流、交心交融。
“最重要的是打造精品力作,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力作。”张培忠表示,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广东青年作家呈现得比较少,写现实题材的作品是正面强攻,虽然难但是必须全力推进。“具体来说,要组织‘讲好广东故事’系列重大创作和‘讲好湾区故事’专题创作,记录大时代、大题材、大事件,大力扶持广东重大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尤其要浓墨重彩组织创作反映波澜壮阔的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
新闻推荐
全国首家食药品科普体验馆开馆 设在广东科学中心,是一个全互动、超感官体验的沉浸式大型科普展馆
不少家长带小朋友前来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参观。通讯员供图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艳通讯员冯推顺)想了解人工心脏的结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