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华附举行外聘华师“课程专家”聘任仪式,进行为期一年教育教学工作 10名大学专家进华附,早读晚修都得管

信息时报 2020-08-30 01:01

信息时报讯(记者 丘敏华 实习生 黄雅静 通讯员 李芸)8月28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举行了外聘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课程专家”聘任仪式及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据悉,华附特聘了华师10位专家教授进入课堂,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全省首创。

记者了解到,这10名专家教授来自华师文学院、数科院、物电学院、化学学院等,在华附参与常规课堂教学和校本选修课教学实践研究。有进行校本选修课探究的,比如数学科学学院的杨坦博士、地理科学学院的张林英副教授等,丰富了华附原有的100多门校内选修课,将对奥林匹克竞赛课程提供更多帮助;有进行大学先修必修课教学的,比如经济管理学院的连洪泉博士,对完善大学先修实验班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有进行行政班教学的,比如文学院中教法教研室主任周小蓬副教授等。

华附校长姚训琪介绍,这些专家教授都是自愿报名到来的,他们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还要像普通中学老师一样担负起日常教学工作,早读晚修、出题改卷、面批笔谈一样都不会少。比如,华师化学学院的邓峰教授担任高二两个班级的化学老师,“没有助手,这两个班这一年的化学老师就是他了。”

“一周上5节课,带一个班40个人,压力其实有点大。”华师文学院中教法教研室主任周小蓬副教授在高校主要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育,此次将参与华附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实打实地带一个班的语文课。

周小蓬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创举,有利于增加大学与中学的深度交流。今年,广东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改方案,使用新教材。“我参加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新教材有了质改变,加入情景,是任务驱动式,突出让学生主动学习。”周小蓬教授说,“这都要与附中加强交流,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的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怎么改。”她建议,一线老师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共同面对这一个新的挑战。

新闻推荐

市区9条新增道路正式命名

○本报讯记者欧阳亨通讯员李敏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规范市区路街巷名称管理,根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市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