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杜绝餐饮浪费要抠细节

信息时报 2020-08-17 00:48

珠江瞭望

近来,越来越多的餐饮行业协会发出杜绝餐饮浪费的倡议。有不少倡议富有建设性、可行性,但也有不少显得机械片面。比如“N-1点餐模式”,既不合人情又缺乏可操作性,被部分人归之为形式主义。甚至于,这种模式还有效仿者,如某地餐饮行业协会倡议“N-2点餐模式”,有人就调侃,要是2个人去吃饭,岂不是只能吃白饭?某个地方还出现“称体重点餐”,这就是无厘头了。

再看看广东一些单位的做法。数天前,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推出关于“拒绝餐饮浪费”的倡议与实施指引,其中一个细节值得玩味:号召全省餐饮经营单位在菜单中注明菜品重量、热量,周期性统计消费“剩菜指数”评估体系,阶段性优化菜单结构。“标明菜品重量与热量”令人耳目一新,要是此倡议得以实现,消费者就可以精准而科学、合理地选择饮食搭配,避免造成浪费。

一些饭堂也行动起来。如广东海洋大学饭堂通过“互联网+”技术减少餐饮浪费,具体操作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营业数据、菜品销售排行、顾客新增数据、就餐实时效率等运营数据,可以清晰看到哪些菜品受欢迎、哪些滞销,经营者据此进行调整。不受欢迎的菜品,肯定就是“浪费大户”,淘汰这些菜品,自然就可以减少餐饮浪费,堪称精准之策。

细节决定成败,与“标明菜品重量与热量”“互联网+杜绝餐饮浪费”相比,那些“N-X点餐模式”之所以饱受争议,问题就出在细节上。前者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在餐饮企业身上挖潜力,并在细节上下功夫,为消费者所乐见(如取消不受欢迎的菜品);后者站在管理者角度发出倡议,着眼于限制消费者的权利,难免让人不爽。何况,餐饮业协会倡议限制消费,本身就有越位之嫌。

餐饮浪费固然可耻,但消费者毕竟有消费权利和自由,况且消费还是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把注意力集中在消费端,对消费行为过多设限未必合适。杜绝餐饮浪费,要多抠细节,从细节中要效率。比如,把杜绝餐饮浪费的理念体现在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流程中,而不仅是消费端;倡导一料多菜、一菜多味,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合理配置盛具、餐具,鼓励少量多取;提醒乃至鼓励消费者餐后剩余打包,等等。

餐饮浪费,冰冻三尺,杜绝浪费,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简单的“一刀切”“一阵风”,就只能取得一时之效。

◎连海平 媒体人

新闻推荐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广东拉网式排查暂未发现新病例

今天上午,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羊城晚报记者宋金峪摄羊城晚报记者张华林清清今天上午10时,广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