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商事改革不断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今年4月 广东市场主体达1183.39万户

羊城晚报 2019-05-30 13:43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在优化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黄巍俊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唐珩

羊城晚报记者5月29日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来,该局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清理长期未营业市场主体,广东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广东的市场主体也不断迎来新活力。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1183.39万户,同比增长10.07%。

1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

推进名称登记制改革

今年4月11日,广州市信华置业有限公司业务拓展负责人侯毅拿到了全国首张商事登记确认制营业执照。所谓“商事登记确认制”是指企业无需审批,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能开业,企业设立登记的行为性质从行政许可变为行政确认。这样的改革,将生产经营自主权交还企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以后,企业还可以使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商事登记无人审批模式,大大缩短了企业落户时间。

这场新改革从今年2月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今年2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起草了《广东省开展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梳理了改革涉及调整执行的行政法规,提请省政府审定。4月,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请示,提请批准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片区开展试点,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行为改为行政确认,在试点地区调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6部行政法规有关规定,于是,便有了全国首张商事登记确认制营业执照的颁发。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根据国务院批复情况,指导广州南沙片区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广东省还大力推进名称登记制度改革。自2018年8月20日起,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除涉及商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及依法应当由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名称外,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新开办企业办理工商登记仅有“设立登记”一个程序;将冠省名企业名称登记权限下放至市、县一级,并放宽使用冠省名企业名称条件。2018年,全省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业务办理量超过200万笔,占业务总量的1/4。

此外,广东省已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对市场主体全覆盖,企业办理业务时,相关部门可在线核验信息并下载归档,避免企业重复提交材料。

2简化开办企业程序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要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开办便利度是重中之重。去年下半年,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牵头下,省公安厅、广东省税务局、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压缩开办企业时间的工作方案》,将企业开办压缩为商事登记、刻章、申领发票3个环节,开办企业全流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

2018年11月1日,“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上线,将申请人依次到各部门办理业务的传统模式,重构为“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的新模式,提前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5个工作日内的目标。按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标准测算,广东省的开办企业便利度达到全球190个经济体前20名的行列,优于我国在世界银行评价中第28名的排序。

在证照分离改革方面,为相关事项网上办理提供统一入口的“一窗通”一期应用已在省政务服务网上线,部门间可共享联动信息、材料复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办理业务量10万笔,惠及企业9.7万户,申请材料平均压减19%,办理时限平均压减56%,实现以技术手段推进改革落地见效。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市场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后,开展经营活动前,依法必须办理的与行业准营密切相关的资格资质类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通过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予以分类改革。这一改革今年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开展试点,并积极争取国家授权向全省拓展。

数说

●2019年1-4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9.97万户,同比增长3.32%。截至4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83.39万户,同比增长10.07%。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44户,已超越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

●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开办企业全流程已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按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测算,广东开办企业便利度达到全球190个经济体第18位的水平

●2018年,广东商标注册申请量146.24万件,注册量94.06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3.55%、82.99%,连续24年稳居全国首位

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市场退出制度

市场活力不仅需要宽松的准入环境,也需要职能部门在监管方面下苦功。目前,广东省已经建立了市场主体信息归集、公示制度,失信主体信用约束制度,并正推进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奖惩工作。

目前,职能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可以公示全省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动产抵押、股权出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检查抽查、联合惩戒等信息;市场主体通过该系统则可公示年度报告、即时信息等,供社会公众免费查询。

截至2019年3月底,已有73个省直和中直驻粤机构、1441个市级部门以及6310个县(区)级部门向系统报送数据,公示系统公示了3925.77万条各类企业信息,归集市场监管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涉企信息626.75万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525.63万条,行政处罚信息48.92万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31.71万条,有效加强和创新市场监管,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和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强化信用监管提供了支撑。

为建立失信主体信用约束制度,省级职能部门强化了经营异常名录与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及时公示失信主体相关信息,提示公众交易风险。对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法院通报的失信被执行人,在办理企业登记中实施限制或禁止措施。广东省还建立了失信企业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截至2019年3月底,全省有76.15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10.52万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限制失信执行人申请办理登记业务15027人次。

为了保证市场活力,2018年,广东省组织开展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理工作,全省全年共注、吊销各类市场主体108.97万户,比2017年增长64.01%。广东省还实施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在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开展优化简易注销试点,解决了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有限、公告时间过长等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4

开发大数据支撑平台 促进“个体”变“企业”

为推动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单位开发了“个转企”大数据支撑平台。

该平台整合相关政府部门数据以及银行数据,对10年来全省转企成功的市场主体进行画像分析,形成数据模型,据此对存量个体工商户进行筛选,快速锁定转企可能性较高的个体工商户。对筛选出来的个体工商户,平台可生成任务列表,按登记管辖权限逐级下发,跟踪管理全省各地“个转企”任务进度,对个体工商户反馈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进一步修订完善转企扶持政策。平台还通过微信客户端,对目标个体户进行快速覆盖,推送转企政策宣传解读,提供业务办理统一入口,同时提供转企金融服务,形成“互联网+政务+金融”的服务新模式。

目前,该平台已在揭阳、东莞、肇庆、佛山市南海区等地上线试点。截至2019年2月底,全省各类企业占市场主体比例达42.9%,比2017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广东温和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新会柑有机种植的先行者

温和堂坚持有机种植。温和堂的新会柑种植基地位于新会茶坑村。“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温和堂依然坚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