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河豚产卵季毒性最强勿误食 购买时注意鉴别跳跳鱼、笋壳鱼、河豚鱼

广州日报 2019-05-20 08:47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涂端玉)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就河豚鱼发出消费警示:近期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大家切勿误购、误食河豚鱼。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仔细辨别“跳跳鱼”(弹涂鱼)、笋壳鱼和河豚鱼。据了解,三者样貌相似,因而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各水产店铺、餐饮店在进货时要格外注意辨别,并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据悉,河豚鱼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中毒后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早期症状,随后出现呕吐、步行困难、言语困难,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据了解,“跳跳鱼”、笋壳鱼和河豚鱼三者外形极为相似,不易区分。“跳跳鱼”的鱼眼突出并能转动,鱼体蓝褐色或灰棕色,腹部白色,鱼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体液黏液相对较多;笋壳鱼的体形略延长,粗壮,前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嘴角下斜,与眼同宽;河豚鱼在广东地区又叫做“鸡泡鱼”“气泡鱼”,身体短而肥厚,体形较圆,头比较方、扁。

据悉,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0.5毫克就可能致人死亡。河豚中毒者一般在食用河豚后10~45分钟就会出现中毒表现,也有人延迟至3小时后发病。

新闻推荐

广东省纪委监委严惩涉黑涉恶腐败 多措并举 打“伞”破“网”广东严查黑恶“保护伞”立案查处2442人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肖桂来通讯员粤纪宣)记者近日获悉,广东省纪委监委此前通报4起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典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