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广东重点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一盘棋”推进 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4-10 06:18

广东省将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图为深圳一幼儿园,孩子们正在上课。资料图片

广东如何重点破解

教育发展不均衡

不充分问题?

“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广州协和教育集团、广州幼师学前教育集团正式成立!”4月3日,广州市教育局举行第三批市属教育集团成立仪式。两年多来,广州已成立3批共10个教育集团,覆盖学校202所、学生27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期待有更好的教育。像广州一样,集团化办学在广东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逐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广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通过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重点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一盘棋”推进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马立敏吴少敏

增加学位

优质教育资源

总量不断增加

“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当翻译官、音乐家,还有科学家!”去年9月2日,家住广州番禺的陈佳彤和165名同学一起,入读了首年招生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大学城小学,在开学典礼上,佳彤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梦想。

这是一所由番禺区教育局、华南师范大学、小谷围街道办事处三方合作创办的学校,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负责实施全面管理。“华师附属大学城小学的开办缓解了大学城内学位紧张的压力,为本学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及优质的教育学位。”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说。

去年9月开学季,许多像陈佳彤一样的孩子实现了“在家门口就有学上”,广东共新增62.9万名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7万名学前教育在园学生。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去年7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目前,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75.83%。广东还将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满足户籍儿童、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常住适龄儿童就近入读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8%以上和92%以上,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广东大力推进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势和优质品牌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增强薄弱学校造血机能,形成合作共建机制,实现以强带弱,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深圳南山,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诞生广东第一个公办教育集团的地方。2003年迄今,广东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不断提质增量,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

“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再扩容,近日新增3所成员校!”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袁成说,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及优秀教师,并通过教育信息化让集团内的10所成员校的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带动广州市白云区桃园中学、广州市白云区金桂园小学等成员校实现较快发展。

促进均衡

办好“两类学校”

实现乡村教育提质

走进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的学生宿舍,热水供应设备、电风扇、饮水机、洗衣台等一应俱全。今年,广东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350元,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也享受了这项补助。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小学教育是突出短板之一。

2013年起,广东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加快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育创强,夯实教育强省基础。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兴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等举措,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痛点”犹在——目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不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简称“两类学校”)难以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广东共有小学教学点591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学生约42.98万人。这些小学教学点绝大多数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不但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教学质量也不高,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

去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要求”。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介绍,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问题,各地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照相关标准全面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建设。

同时各地要按时编制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统筹用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省级补助资金,力争到今年底完成40.5万个原有寄宿制学位达标建设,新增寄宿制学位20.4万个,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

事实上,早在2017年,广东已在韶关、清远、河源、梅州4市部署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截至去年12月底,这4个试点市已完成改造现有寄宿制学校119所,新增寄宿制学位数13682个。

近年来,省财政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2018年下达补充提高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6702万元;拟在2018至2020年投入约22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奖补。办好两类学校促进乡村教育提质,让广东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补齐短板

粤东粤西粤北高校发展

迎来又一个春天

去年10月,云浮市迎来了首批1500名本科生。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的开办,让云浮告别了没有本科高校的历史。

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2020年以前力争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目前全省仅有3个地市暂无普通本科高校。

区域发展,教育先行。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后,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真正激发高等院校的发展活力?广东深入实施“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去年11月,广东公布“冲补强”名单,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冲补强”聚焦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致力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从而促进广东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新一轮“冲补强”中,各类高校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的换挡升级、提质增效。

“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建设高校以“冲一流”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供给能力;“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以“补短板”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急需学科专业,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以“强特色”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今年,广东投入35.7亿元支持“冲补强”高校建设,其中超过11亿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

除了资金支持,从去年11月开始,广东9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一对一”结对帮扶9所粤东粤西粤北高校,结成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结对高校在编制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说,“组团式”帮扶将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教育资讯

教育部部署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

加强资格联合审核规范招生录取管理

据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教育部9日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明确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要求各地各校严格确定报考条件,加强资格联合审核,规范招生录取管理。通知特别提出,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19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有关省(区、市)要严格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确定的实施区域,不得擅自扩大范围。

新闻推荐

清明假期南沙大桥日均车流超9万辆

记者昨日获悉,据广东交通集团监控中心初步统计,今年清明期间(4月4日~4月7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车流量达2709.29万辆次,同比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