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2年实现产业规模4000亿元以上

广东科技报 2019-03-15 14:41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力争到2022年,实现大中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争取建设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将推动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实现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龙头创新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意见》从产业规模、骨干培育、质量安全和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到2022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绿色发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实现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40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1家,超百亿元的企业10家,超亿元的企业100家,销售额超百万的单个品种达到1000个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粤产生物医药品牌。

围绕这些目标,《实施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18项主要任务,包括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大品种、挖掘一批经典名方;建设一批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和短缺药保障生产基地;加强协同创新,加速推动成果产业化;加强质量把控,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加强两化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等。

在培育和集聚具有引领性的龙头骨干企业方面,广东将重点支持省内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挖掘并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小微企业上规模。以现有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库内企业的政策倾斜支持力度,落实对新升规企业的税收、融资、用地支持,引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培育名优中药大品种,建设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实施意见》提出,广东将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制造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名优中药大品种,创制一批临床价值大、规模效益明显的中药新品种,加快推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中药创新药的产业化。加快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与产业化。建立有效机制,挖掘、保护一批经典名方,以发展促传承,鼓励各地对广东省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打造5个左右省级岭南特色的中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同时,进一步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园区竞争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园区的集聚辐射效应,推动以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地为核心的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引导现有园区立足自身优势,聚焦重点,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度和吸引力,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显著的开发区(产业园区)集中。

推动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意见》提出,广东将协力推进和完善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鼓励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围绕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优化技术支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大力促进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同时,培育省级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指导有一定条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结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生物医药高端制剂与绿色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全力培育和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省级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统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建设。

《实施意见》也明确,支持企业构建完善生产制造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巩固提升质量优势。大力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支持仿制药大品种技术改造和质量升级,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制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高制药工艺及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支持生物医药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促进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引导企业积极研发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产品等健康类消费品,促进智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打造诚信品牌 共创文明家园 访衍生健康医药(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本报记者郑瑶“作为港资企业,衍生十分注重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理念,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打造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