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人物系列展览”第十年展《笑星黄俊英》今日开展 黄俊英:不反对“小鲜肉”讲相声,当年姜昆也很靓仔!
黄俊英
黄俊英与红线女
《笑星黄俊英》展览
粤语相声久演不衰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北方相声的代表人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曾感慨道:“在广东说相声,我说不过黄俊英。”在粤语地区,谁没被黄俊英的相声逗笑过呢?他一出场就是笑声,一开口就是包袱,从艺67载,持续为观众输送欢乐。3月1日至4月1日,由广东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文化人物系列展览”第十年展《笑星黄俊英》在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以图片和实物系统地回顾了黄俊英的艺术人生,其中不乏黄俊英的创作手稿、书法作品,以及他与师父罗品超、红线女、相声大师姜昆和马季的合照等珍贵资料。
在开展前两天,黄俊英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今年83岁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反应敏捷,还有丝毫不输年轻人的时尚品位——采访当天,他身穿一身墨绿色西装配深啡色衬衫,再用一双亮黄色条纹袜子提亮点睛,低调又不失俏皮。年过八旬,仍然活跃在表演第一线,既是为了兴趣,也是出于责任。这位土生土长的“西关仔”,在六十多年前把诞生于京津地区的相声移植到南粤大地并发扬光大。黄俊英始终希望用相声传承和发扬广府文化:“只要观众喜欢,我会一直演下去。”
把相声移植到南方
姜昆都要来“偷师”
本次展览中有一张照片:黄俊英和搭档杨达在说话,一旁的姜昆则拿着录音机。“当时姜昆来广州,叫了我和杨达去宾馆说相声《广州话趣》,他要录下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那么好笑。”黄俊英介绍,“我跟他说,录下来没用,变成普通话就不好笑了。”
如今,粤语相声在全国相声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在黄俊英之前,粤语相声并不成气候。1958年,22岁的黄俊英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演员一起赴京演出,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相声为何物。后来为了扩大汇演的影响,文化部成立了两个团在全国巡回演出,一个北上、一个南下,黄俊英则进了南下的团。这个团里全是曲艺界响当当的人物:山东快书高元钧、京韵大鼓小彩舞、天津时调王毓宝、上海评弹蒋月泉……黄俊英回忆:“我那时还是小字辈,跟这些大师们一起生活、演出,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对相声尤其感兴趣,相声名家小立本、李维信、于世德都在团里,黄俊英一有空就跟他们聊天“偷师”。
在一次福建慰问演出中,代表团团长希望可以多出几个相声节目。当时,黄俊英是唱广东小调的演员,他拉上扬琴手兼作曲家黄锦培做搭档,两个外行人就这样“胆粗粗”地接下了任务。他们现学了一段北方相声的返场节目《文化水平》、说着一口“广普”就上台了。结果,节目大受欢迎:“这个节目五分钟左右,肢体包袱特别多,效果非常好。”
回到广州之后,黄俊英决心要做粤语相声。最开始是移植和改编北方相声,后来才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创。黄俊英十分注重如何将北方相声本土化:“移植改编都是二度创作,照搬是没有包袱的。”比如粤语相声《关公大战方世玉》就脱胎于侯宝林大师的名段子《关公战秦琼》,《关公大战方世玉》把原作中的秦琼改为少年英雄方世玉,一下子就拉近了作品与广东观众之间的距离。
粤语相声风靡全省
如今创作仍是短板
在黄俊英的努力下,年轻的粤语相声崛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风靡南粤大地。“我们1983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相声学会,当时侯宝林发了贺信,马季亲自到场祝贺。他们又羡慕又奇怪:北方这么多年都没有相声学会,为什么广东可以?北方非常注重门派,但我们当时广东讲相声的就十来二十人,团结起来真是‘话咁易’。”
黄俊英创作了《省港澳大比拼》《一对一》《广州话趣》等原创作品,至今仍然是久演不衰的相声经典。他回忆,以往的相声节目非常“矜贵”,为了保持新鲜感,新节目甚至不能让电视台录像。为此,他还与广东电视台闹过矛盾:“我们出了一个《新潮打金枝》的新节目,没想到广东台录了还播了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出去表演的时候,新节目就变成旧节目了。”哪怕是现在,“黄俊英”三字仍然是相声界的金字招牌。两年前,黄俊英从艺65周年晚会,一千多张票全部售罄;而最近黄俊英在江门、肇庆、中山等地的演出,同样一票难求。在他看来,“粤语相声并不是没有市场”。
不过黄俊英坦言,北方相声底蕴深厚,几百年来积累了五六百个传统段子,还有一批铁杆观众,这都是粤语相声所不能比拟的。创作始终是粤语相声的短板,连他都“抱怨”相声太难写了:“小品有人物,比较容易写,而相声要求三番四抖、说学逗唱,挺难的。而且一个节目只有十来分钟,不能写太宏大的题材,只能从小处着手。”他透露,一个新相声创作打磨要花半年时间,而且如今没有专业创作相声的作家,相声演员只能自己搞创作,集编、导、演于一身,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专业相声的入门门槛。
不反对引入“小鲜肉”
当年姜昆也很靓仔!
从艺67年,黄俊英已经收了接近40个徒弟。但是,粤语相声没有门派之分,黄俊英也不搞严格的师承制:“北方拜师很严格,又要有见证人、又要收拜师费,我们这里喝杯茶就行了,一分钱都不收。”黄俊英更倾向于从公开大赛中选拔讲相声的好苗子,如今他的得意门生是10岁的潘泓博,这位小朋友7岁的时候在一次比赛上被黄俊英发掘,现在已经跟黄俊英学习了两年多。黄俊英对这位小徒弟赞不绝口:“我很欣赏他这么小就会‘爆肚’,普通话叫’现编’。出去表演,开场的时候经常要根据现场即兴发挥,我没跟他事先商量,他都可以对答如流。而且他跟我出去演出的时候,他从头到尾都会站在侧幕偷师,很上进。”
除了培养接班人,黄俊英还花了不少心思培养观众。他说:“一种艺术,没有年轻观众是没有生命力的。”他近几年在南海的校园建立了不少相声基地,把相声送进小学甚至幼儿园,“观众一定要培养,不能断层。”近年张云雷等“流量”相声演员崛起,成功把一批年轻观众带进剧场,但也引发了相声纯正性的争论。对此,黄俊英的态度十分开明:“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一种迎合,在舞台上一定是要美的嘛。当年姜昆也很靓仔,身材又好!”他十分支持粤语相声界的新尝试:“有些新派相声搞了‘笑唱会’,现场有band,不仅讲相声,也唱流行歌。我去看了。觉得很好、很有想法。”不过,黄俊英也有自己的坚持,他不打算刻意以颜值选徒弟:“相声演员最重要的还是口齿伶俐、反应快。”
新闻推荐
比斯利昨晚拿下了20分。Osports图片结束了世预赛窗口期,CBA联赛昨晚重燃战火,正式进入了常规赛倒计时阶段。原本不算是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