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全民反诈 “视”不可挡 广东省反诈短视频创作大赛揭晓,《奶奶被骗了》等11部作品获奖

南方日报 2019-01-29 06:19

广东省反诈短视频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揭晓。张梓望方凯珍摄

短视频分享会海报。

分享会收看

短视频展播

“你有多久没见过爸妈了?你有多久没打过电话给他们了……”《奶奶被骗了》短视频中的这句发问,戳中了众多网友的泪点,片子讲述了一位老年人被电话诈骗的经历,而被骗原因,是子女缺乏与老人相处和沟通,导致骗子乘虚而入。昨晚举办的广东省反诈短视频作品分享会上,获奖作品一一揭晓。或嘻哈说唱,或拟人演绎,或深沉讲述,或真诚独白;笑声与沉默中,是对“全民反诈”的进一步深刻认知。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构建“电诈防火墙”工程决策部署,不断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1月28日,以“全民反诈"视"不可挡”为主题的广东省反诈短视频作品分享会在广州举行。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等单位创作的《奶奶被骗了》等11部作品分别夺得大赛金、银、铜奖及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创意、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6个单项奖,获奖团队现场分享了创作心得及防诈经验。

2016年以来,广东省持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先后举办了反诈“微电影”创作大赛、百佳“反诈达人”评选等一系列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为推动反诈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向社会更高效传递防诈资讯,2019年1月8日,由广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反诈短视频创作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启动以来,共向社会征集参赛作品200余部,经视频推送、网络投票,并结合评选委员会评定,共有33部优秀作品成功入围,并决出最终获奖作品。

参赛作品创意新颖形式多样

此次反诈短视频创作大赛于1月8日正式启动,社会各界参赛热情高涨。主办方一共收到200多部作品,有33部优秀作品成功“突围”,在南方+客户端展播并接受网络投票。《你的手机安全吗?》《真假警察的来电》《其实我是验证码》这些创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创作团队来自公安系统、银行、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媒体等多个行业。作品形式不拘一格,有微电影、宣传片,也有动画、沙画等表达方式;有的揭露诈骗手法,有的展示受骗案例,有的讲述反诈故事,有的进行防范提示。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的作品《反诈快板》,就将反诈MV与快板艺术相结合,通过快板和情景模拟的轻松方式,打破说教的沉闷乏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阿梨的故事》以轻松短剧的方式讲述了一名少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陷阱;《“小四方”的独白》从银行卡的视角出发,讲述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被主人租用给骗子实施诈骗最终被识破的故事,向群众宣传保护个人银行账户的重要性;《你只不过接了一个电话》节目,以当前流行的说唱音乐方式,把治安防范资讯变成旋律,结合诈骗案例精心编词作曲,精选才艺民警参演;《爱·守护》演绎了一个故事:一通儿子出车祸急需医药费的诈骗电话让一位独居妈妈惊慌失措,情急之下直接用支付宝给骗子转账。幸运的是,支付宝的智能风控识别出有风险,及时拦截阻止转账,一场网络诈骗就此化解。原来,亲情守护如此智能简单!

这些优秀的短视频作品目前正在南方+客户端展播,还将在地铁、公交电视等公共媒体渠道展播,让更多的群众看到。

广东反诈全年为群众挽回损失近56亿元

全民反诈,才有可能实现天下无骗。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方面,广东这几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18年,省反诈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刑侦工作要点,以“飓风2018”、“三打击一整治”等专项行动为主抓手,全力开展打击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省反诈中心依托联席会议积极推动资源整合,目前已建立省内3大基础电信运营商、13家虚拟运营商、230家商业银行、56家第三方支付机构、15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线上快速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破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资金流”“电信流”两大关键环节的查控难、查控慢等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升级反诈体系,2018年,广东启动“反诈直通车”项目建设。一方面,省反诈中心升级现有的反诈中心综合处理系统,将更多的模型、资源、渠道和应用接入平台;另一方面,将省市两级反诈中心延伸建设到县区一级,通过“反诈先锋”APP手机终端将反诈资源权限直接“滴灌”到基层、应用到派出所民警手中,构建“省-市-县-所”四级反诈应用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大数据枢纽、汇聚大数据资源,建成并运行六大反诈数据分析模型,为精准预警、研判处置、信息整合、联动响应提供支撑。

据统计,2018年,省市两级反诈中心共劝阻潜在受骗事主超过50万人,避免损失近56亿元;成功止付涉案银行卡9.2万余张,涉案金额近14亿元;封停涉案电话号码超过60万个,成功返还被骗资金1.69亿元。

全年发起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收网行动19次

2018年,广东公安就在境内、境外两个战场发起涉电诈“飓风”系列集群收网行动19次,其中境内17次、境外2次;查冻涉案资金3亿余元。特别是“飓风66号”专案行动,将233名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包机押解回国,刷新了广东省在跨国打击电诈犯罪中境外抓获人数最多、押解回国人数最多、组织规模最大的纪录。

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共立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5万余起,同比下降3.26%;破案近1.8万起,同比上升31.9%;群众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16.3%。

广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的部署要求,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和技术攻坚力度,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效能,同时通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努力推动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文:吴珂王珂夫袁臻阳

获奖作品名单作品名称奖项《奶奶被骗了》金奖《爱·守护》银奖《反诈快板》《阿梨的故事》系列防诈短片铜奖《安知课堂》系列防诈短片《骗术之冒充好友》

■防范提示

岁末年初,一些不法分子也为“冲业绩”,不断翻新诈骗手法。省反诈中心提示您,年底防诈骗需牢记以下几点:

1.凡是自称网购平台客服,以退款退货、误入批发客户、提升借贷额度等为由,要求您点击网址链接、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转账验证的,都是诈骗电话。

2.凡是自称快递、保险、运营商、银行等客服人员,声称您个人信息泄露并涉案,主动帮助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电话。

3.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要求您自证清白、绝对保密、电话笔录、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查看“通缉令”的,都是骗子。

4.凡是接到亲朋好友声称突发疾病、遭遇车祸、领导要求送红包、学校要交培训费等电话或短信,务必保持清醒头脑。

5.凡是来路不明的网址链接、非官方软件程序,不要随意点击下载,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新闻推荐

解读二○一九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 提高民生保障标准近二十项

去年广东省财政收支运行状况如何?今年的预算草案报表有哪些新变化?钱怎么花才能“保重点”“优结构”?如何用“差异化”手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