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公布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张秀丽 奚慧颖 陈子垤
昨日上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并公布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据了解,广东今年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适度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并将在教育、文化等方面派出更多“红包”,进一步补齐教育短板,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2018年总结
投入838.31亿元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838.31亿元,其中省级投入475.91亿元,全面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共21项具体工作任务,解决了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18年,广东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不低于9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全省共71个县(市、区)32.6万乡村教师享受该项补助,农村教师队伍更加稳定、优化。就业方面,全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68%。
2018年,广东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48元。全省26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方面,落实4.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提标,新开工建设农村危房改造53245户,竣工50824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农村相对贫困户危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4500套,发放租赁补贴24781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2018年,广东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7家中心卫生院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其中2家已开业。16家40万人口以下县级中医院全部开工建设,166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含27家设备配置已完成)。
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
1民生保障:提高养老金最低标准
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4元、251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1560元、950元提高到1685元、1025元;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7.5元、210元提高到165元、220元。
2教育经费:建立生均经费保障制度
补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短板,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及逐步增长机制,全省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给予补助;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不低于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不低于每生每年1950元;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不含免学费补助),其中珠三角地区不低于每生每年5000元。
3基层医疗:培训全科医生5580名
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训全科医生5580名、产科医生(含助产士)1000名、儿科医生360名,扩大订单定向医学生招收规模至每年1400名,为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招聘符合条件的首席专家100名,为2277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配备8类健康监测仪器的设备包。
4创业就业:培训“粤菜师傅”1万名
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培训“粤菜师傅”1万名。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晋升培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在粤务工省内外城乡劳动者发放补贴30万人次。将生活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适度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符合条件的地级以上市阶段性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降低幅度不低于0.5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在全面实施浮动费率的基础上,阶段性下调缴费费率,全省平均费率再下降30%左右。
5农村道路:建设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万公里
建设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520座,完成通建制村(镇通建制村、建制村通建制村)通畅工程4000公里,完成2277个省定贫困村通20户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1000公里,优先推进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古村落、南粤古驿道沿线、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等的道路改扩建。
6富民兴村: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贫困山区100个农业特色专业镇、1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对全省6805.76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从32元提高到36元。
7文化服务:支持189家博物馆等免费开放
支持189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实施100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支持18个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开展振兴工作、9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总体规划,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非遗周等大型非遗传播和文化惠民活动。
8厕所革命: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3100座
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3100座,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8.5%。新建旅游厕所512座,改扩建415座。新建和改造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厕所103座。加快老城老区公厕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公厕服务管理水平,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公厕1000座。
9食药安全:完成不少于55万批次食品抽检
完成不少于55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5批次。对不少于2000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为主的快速检测,及时公示快速检测信息,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到100%,全年快速检测不少于800万批次。省内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10 数字政府:“粤省事”增不少于150项服务
进一步提升“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服务事项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省级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在户政、安全技防、医疗救助、人才、劳动仲裁、社保医保等领域,新增上线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150项,并拓展在地市的服务应用。进一步优化平台已上线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实现群众填写表格、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已上线服务事项“零跑动”超过80%。依托“粤省事”平台支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100%覆盖。
新闻推荐
报告摘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因地制宜推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