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帮砍价当心砍出陷阱 律师:若商家无法兑现承诺,可能存在欺诈或不正当竞争,消费者可向消委会或工商部门举报
“只要动动手指,集赞就送礼品杯”、“美食来袭!满38个赞送单人套餐,满58个赞送双人套餐……”五花八门的朋友圈活动一直消停不下来。不过,最近朋友圈里流行的不再是集赞,而是帮忙“砍价”。通过点击按钮帮朋友虚拟砍价,一款价值不菲的产品就可以免费拿,或者以很低的价格获得。可是这种砍价、集赞都靠谱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市民
砍价成功却被告之不能兑换
临近暑假,市民小艾想着孩子马上要放假了,想给她选个暑假兴趣班。恰好看到有朋友在微信分享一培训机构的绘画课程,还让她帮忙砍价。原价500元8节绘画课,现在只要50元就能体验,价格很优惠,小艾心想,带女儿去试试看也不错。不仅帮朋友砍价了,还自己参与活动,四处发动朋友砍价。因为每个人能砍的价格并不多,为了这事她折腾了好久。等她终于砍到底价后,联系该培训机构的公众号,却得到“砍价兑换活动已经结束,想要学绘画中心有另外的绘画优惠课程”的回复。“活动页面分明写着领奖日期是7月1~5日,怎么现在就已经兑完了呢?”小艾觉得自己受骗了,分明活动是7月才开始兑换,怎么6月份就已经兑完了?这种活动优惠怎么兑、兑多少份,完全是商家说了算。小艾认为,商家利用家长暑假想找培训班给孩子打发时间的心理来打广告,让她很反感。
无独有偶,她和邻居说起这件事情才发现,受骗的并不是她一个人,邻居也在微信参与点赞换洗牙券的活动被忽悠。“本来说好集赞200个可以免费洗牙,邻居好不容易集够200个,结果被告知券已兑完。”小艾说,商家对此完全没有解释,仅说没有就没有,太气人了。
骗局
为亲友垫付近8万元,商家承诺的18部手机一部都没收到
据了解,所谓微信砍价,就是由主办方发起活动,网友在微信里转发活动链接,邀请微信圈里的朋友帮忙砍价。砍价的商品千奇百怪,昨日,记者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关键词“微信砍价”,发现跳出来的新闻页面多与骗局或者警方提醒有关。
与小艾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宁波一市民娜娜。她从微信妈妈群里看到一个“手机0元购”的砍价活动,心想反正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儿,于是打开了链接。在点击了页面上“帮砍一刀”的按钮,随即跳出一个窗口,让她填写姓名和电话,并声称6000多元的手机,砍到0元就免费送。娜娜说当时并不相信有这等好事,但后来姐夫在微信里参与了平衡车的砍价活动,最后真的免费收到了一辆平衡车,这让娜娜开始行动起来。但等砍到500元时,链接打不开了,随后她还收到了几条诈骗短信。后来听帮忙砍价的朋友说,他们中也有好几个人收到过这类短信。
还有福州的90后姑娘小翁,她参与的手机砍价活动声称砍到4300元就能以这个价格购买。第一次砍价成功后,小翁真的收到了手机。确信活动“真实性”的她在朋友圈里吆喝起来,并帮没开通微信支付的亲朋好友垫付了18部手机的款项,近8万元,可她再也没收到过手机。
律师
集赞送礼是民事要约,商家有兑现承诺义务
“微信里转发的砍价活动,您会参与吗?”对此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微调查。大部分受访市民表示不会参与,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人要求还是会帮忙。“很多朋友在微信里求帮忙,发个红包求帮忙砍价。我自己不想参与,就只能帮忙砍价或转发。”市民瑶瑶也偶尔会转发一些求赞或者砍价的活动,“大多是认识的朋友要求,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商家。”她说,她担心万一活动不是真实的,那不就坑了朋友吗?但也有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下,万一是真的呢?“就算是假的也没什么损失,如果是真的更好。”市民小伍表示。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舒张认为,集赞送礼、送优惠的活动是商家的营销手段,看似不需要消费者支付物质代价,但实际上是消费了他们的人脉关系,从合同法的角度讲,集赞送礼、送优惠是一种民事要约,消费者按照商家制定的规则完成了要求,商家即有兑现承诺的义务。
那么,要如何避免落入点赞、砍价陷阱?舒张提醒,消费者在参加集赞活动时,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信誉度的商家,在完成集赞、砍价等商家要求后,应先注意保存记录和证据,若商家无法兑现承诺,可能存在欺诈或者不正当竞争的情形,消费者可以向消委会或工商部门举报投诉,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网友声音
“今天有个高中同学微信让我帮她去朋友圈砍价,我直接把页面给举报了。我今天不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传授人生经验,而是作为一只营销狗,告诉你们,我曾经也是这么欺骗用户诱导他们去传播广告的。”
——— “我是一个休”
“真的,反感微信里那些平时不联系,一要积攒或者砍价的就发信息的人。”
——— “梨酱酱酱”
“微信"砍价"、"助力"只是网络微信营销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账号举办类似活动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真的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而有的则是为了骗粉丝关注、骗取个人信息等,更有甚者其实就是为了后续的诈骗。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掉进微信骗局里。”
——— “伊犁经侦”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玩微信砍价,因为看到大家都在玩,虽然成功,但还是感觉被商家利用了。”
——— “桃李欢天下”
这些微信圈消息可能是骗局
1性格测试
朋友圈里会转发性格测试,类似这种的还有免费设计签名,测试另一半长相,有多少人暗恋你,测测你的名字值多少钱等等。其实是某个APP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填写姓名和出生日期,用自己的微信登录泄露隐私。
2投票获奖
这类投票很多要求先关注账号,或者绑定手机,提供家庭的真实信息。一旦被骗子掌握到用户的重要信息,就会编造车祸等各种圈套来行骗。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免费馅饼的!
3集赞换奖品
有很多转发集赞就能免费领奖品,但兑现时仍有各种消费,兑现难度大。不然就是让提供地址和电话,再付邮费,等收到的时候就是一个压根不值钱的物品。这个过程信息就被泄露,还有可能花钱买到假货。
4筹款治病
这类案件犯罪对象不明确,犯罪地点甚至跨国,财产难以追回。信息来源不确定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贪心。
5拼团买水果
这类拼单主要是为商家增加APP下载量,收集消费者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银行卡、手机号、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银行卡的资金可能会被套取。喜欢网上拼团买东西的,要多留心眼。
6帮忙砍价
这类砍价链接会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号码,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作案手段。一些官方公众号也会出类似的活动,不过都不需要填任何关于身份的信息。平常遇到朋友要求帮忙的,要注意斟酌信息可靠性。
7转发免费送
据调查,一些免费送的所谓品牌商品,一般都是从购物网站上批发而来,成本极低。跟集赞换奖品有点相似。
8转发领流量
这类活动其实是广告公司想要筛选哪些手机号是有效的,以前是一个个的测试,现在直接做个网页,然后就可以发广告信息,或者打各种推销电话。(综 合)
本组文字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姚亚超
新闻推荐
律师:我们小区住宅楼下开了几家露天烧烤夜宵店,每天晚上烧烤店营业时,烟熏火缭的,那些食客不时划拳、大声喧哗,楼上业主不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