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一文一理好队友配合默契夺冠军 李潇冬和王海龙获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一名,将代表广东参加全国赛

惠州日报 2017-05-23 04:44

省赛夺魁后,李潇冬(左二)和王海龙(左三)及指导老师团队积极备战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一文一理,一静一动,在大亚湾第一中学,有两位性格迥异的17岁男孩,凭借默契的配合,在今年5月12日至14日在汕头举办的第17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以大比分远超来自全省的21个优秀团队,获得综合技能高中组第一名,成为大亚湾区乃至全市在同类赛事中的首个冠军,他们就是来自大亚湾第一中学的高二学生李潇冬和王海龙。

当前,他们作为广东省的代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正积极备战7月中旬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选手

高二文理科班尖子学生

“机器人比赛的内容每年大致差不多。总的来说,比赛时会安排一个任务给我们,我们就要对这些任务进行研判、解答,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见到记者,李潇冬首先为记者这个“门外汉”揭开竞赛的神秘面纱。

今年均17岁的李潇冬和王海龙分别是大亚湾第一中学高二文、理科班的尖子生。早在高一的时候,他们通过选拔进入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社团。一般来说,与科技创新、机器人、电脑编程等联系起来的往往是理科生,而李潇冬作为文科生则有技术天赋。熟知他们的指导老师曾粤昆说:“潇冬对电子电路这方面技术很有兴趣,而且,他会编程,电脑知识基础不错。”

与李潇冬性格外向、善于表达不同的是,理科生王海龙性格比较内向,强项是动手实操。“我从小就喜欢科学,特别是对机器人很感兴趣。”“在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超快。”“也没觉得做实验会累,它是我的爱好,喜欢嘛。”几句下来,就能让人感觉出王海龙对机械的着迷与投入。

性格与强项的互补搭配,使他们从训练场到赛场都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李潇冬负责编程及其优化,然后把编好的程序导入机器人当中;王海龙负责实操,把执行编程指令的机器零件有机组装起来。准备就绪后,机器人会模拟完成搬物品、捡垃圾、过路障等一系列挑战。

老师

投入、兴趣和校方重视缺一不可

刻苦的训练换来8年来的历史最好成绩。5月12日至14日,第17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汕头市澄海区举办,李潇冬、王海龙代表学校击败全省21个参赛团队,获得综合技能比赛高中组第一名,并将作为广东省的冠军队伍参加7月中旬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李潇冬和王海龙的指导老师曾粤昆有着近10年的科技创新大赛指导经验。“在外界很多人看来,高中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学生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高考上,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科技创新这项活动,认为学生投入时间太多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但我认为,科技创新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很重要。”曾老师说,近两年来,大亚湾第一中学对科技创新方面高度重视、投入很大,只要对孩子们有利有益,激发上进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学校都是鼎力支持的。

“对于孩子们良好的兴趣爱好,老师也得适当开"绿灯"。”大亚湾一中校长彭柯笑着说,比如在邻近比赛前夕的冲刺阶段,李潇冬和王海龙等几位学生下了晚自习后,又来到了活动室,忙起了比赛方案设计和机器调试,一摆弄就到了11点多,等到值班老师查寝的时候才发现。按照学校的规章,这可是违纪行为。当情况反映到校长这里时,孩子们的专注、勤奋得到了彭柯的认可,破例为孩子们“开脱求情”。

在彭柯的理念里,高考固然重要,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更重要。近年来,该校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除了平时的教学,对于艺术、体育、科技创新也非常重视,对孩子们做实验、搞活动需要的经费、物料,学校都非常舍得投入,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知多D

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创办于2001年的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现已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之一,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本届省赛设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WER工程创新赛,并首次增加广东自选项目——— 机器人现场拼装赛。每大项目分高中、初中和小学3个组别,并按比赛项目和组别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和6个专项奖。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更是汇聚了全国的机器人竞赛强手。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曾嘉阳 赵 凯

新闻推荐

银发族减肥靠谱吗? 营养师:合理控制体重有益处,饮食要做到减数量不减种类

BMI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公斤;身高单位:米)▲每餐食物搭配应尽量丰富。更多内容请关注惠报银发公众号。如今,肥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