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利用大数据打造高频骨干公交线路
市民日常出行离不开交通工具,搭乘公共交通、自驾车、共享单车等都会形成出行数据,很多人想不到,这些数据还能派上大用场。
2020年以来,为解决东莞中心城区公交车候车时间长的痛点,提升公交客流量,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利用客流大数据,优化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打造了16条高频骨干公交线路,缩减无效运营里程,提升公交的使用效率。
大数据分析出“五横四纵”客流走廊
面对东莞公交客流量低的痛点,市交通运输局将优化公交线路作为提升公交出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此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引入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服务机构,创新利用大数据优化公交线路。
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城市公交部部长姚焕康介绍,手机基于位置服务推送大数据具有覆盖率高、位置准确的优势。利用手机基于位置服务推送大数据,再结合IC卡、GPS等公交数据,能够精准分析市民群众全方式出行和公交出行的客流量,以及在各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
根据市民出行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过分析发现,东莞中心城区客流呈现为“走廊”形式,早晚高峰客流集中在中心城区客流走廊上,主要分布于莞穗路、东纵路、莞太路、莞樟路等路段。
结合客流走廊内公交线路规模和公交站点上下乘客的数量,市交通运输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五横四纵”的客流走廊。
构建“1+N”鱼骨式高频骨干公交网络
姚焕康介绍,东莞交通部门优化公交线路,构建“1+N”鱼骨式高频骨干公交网络,在客流走廊通道提供“准BRT”高品质骨干公交服务品质,目标是形成快线、干线、支线、微循环线路合理搭配的公交网络。
在具体做法上,采用截断、新增、取消或分区段等方式对现有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增大存量线路发班频次,适当增大换乘系数,形成高频、高可达性公交网络,减少主要通道线网重复度、缓解拥堵,缩减乘客等候滞站时间,吸引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其中,高频骨干线优化的目标是做到高峰发班间隔不高于5-8分钟,平峰不高于8-12分钟;线路长度15-25公里,沿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并提升服务识别度。
截至目前,东莞巴士根据通道客流条件,站场设施条件,克服企业当前高峰期驾驶员、公交车辆紧张的困难,全力调配资源,已组织实施16条高频骨干线,分别为G1-G13、X13、X21、L5A等线路,覆盖东纵路、宏图路、莞太路等主要公交客流走廊。
高频骨干公交线路客流量明显提升
中心城区公交线路优化后,线路重复率得到下降,提升了莞穗路-可园路、莞太路、罗沙路-东纵路-莞樟路、莞龙路、金鳌路、鸿福路等通道的使用效率,减少无效线路长度。
优化后,高频骨干公交线路高峰期的发班间隔由原来普遍的15分钟,缩减为8分钟至10分钟,与改造前相比,大部分高频骨干线客流有了不同幅度的上升。
在东莞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启用后,预期高频骨干公交线路全过程出行时间将从优化前的52.1分钟缩短为41.6分钟,公交与小汽车在途出行时耗比从优化前的1.99降低为优化后的1.58,居民公交出行更加便捷。
新闻推荐
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段征收工作取得突破 多处用地征收完成率达100%
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段征地地块施工现场。黄政正摄征收拆迁工作一直是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自东莞市轨道交通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