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历代科举名人之忠义英雄篇 自古英雄地 忠义美名传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大批学子即将奔赴考场接受检阅。每每论及此项话题,很多人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难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高考。
以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的明朝为例,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必须经过依次递进的四级考试——童试(生员,俗称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和殿试(进士),考中进士才能“金榜题名”。
东莞历来有着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精英荟萃,代有英才。莞之立学始于北宋,学宫创建,成为东莞人才之渊薮。明清时期,东莞书院、社学、私塾林立,科举发达,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在岭南甚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仅明代,东莞书院就达31所,有举人550名(文举),进士81名(文进士),在广东名列前茅,被明代著名理学家丘濬誉为“岭南人才最盛之处”。
在“科举入仕”的时代,科举盛,必定人才丰。纵观各个历史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常见东莞人的闪光身影,爱国英雄、硕学鸿儒、思想先哲、艺术大师,灿若群星。他们的仕履政声、皇皇著述,为东莞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精神风范更是为中华民族增色添辉。
东莞自是英雄地,忠义之乡美名传。在爱国爱乡情怀、兴学重教传统、敢为人先气魄的滋养下,东莞涌现出诸多科举出身的爱国英雄人物,其中以明代三杰——罗亨信、袁崇焕、张家玉最具代表性。这三位英雄人物皆是进士出身,文武双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舍身为国、忠贞不渝,洋溢着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人文东莞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他们身上所蕴藏的东莞人文精神,依旧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罗亨信
戍守西北边陲英明留存
罗亨信(1377-1457),东莞南城人。8岁至16岁期间,曾先后受学于城西温良甫先生书馆、伯原莫先生书馆、本乡封先生书馆。17岁时被选为县邑庠生,27岁中举。28岁,即明永乐二年(1404),以二甲第八十四名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授工科给事中。29岁时,因继母冼氏去世归家守丧,直到明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才回朝复职。其间,曾在家乡开馆办学,亲朋好友子弟均可入读。33岁时改授吏科给事中,35岁时升任吏科右给事中。
明永乐十年(1412),罗亨信的仕途遭遇重挫。是年十二月,因吏科办事人员校勘关防文书传送延误,导致其受到牵连,随后被贬至交趾(今越南北部)为吏。但罗亨信并没有就此消沉,勤于政事,击退贼兵。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罗亨信被调回京师。其才能得到赏识,明洪熙元年(1425),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同年巡查通州等处仓廪,缉拿作奸犯科者若干人治之。明宣德元年(1426),罗亨信出任直隶四府巡按,所到之处,倡廉肃贪。
因谦虚持重,公正严明,又体恤民情,罗亨信清誉在外,屡受褒奖。明宣德十年(1435),59岁的罗亨信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命前往陕西、平凉、西宁等八卫,督练兵马,以备边防。
在督镇西北边陲时期,罗亨信尽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明正统三年(1438),罗亨信等人率军由昌宁出,大破敌军,斩获甚多。罗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明正统五年(1440),罗亨信葬父完毕还朝,奉敕巡抚宣府、大同(均为边防重镇)。明正统十年(1445),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间,罗亨信目睹宣府旧城墙土不稳,遇雨倾塌,兵士疲于修筑,不利于战守,于是奏请并主持修筑新城,这也成为其后来打退也先的坚固后盾。
明正统十四年(1449)秋,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犯境,塞外诸州县不守,明英宗仓促率兵应战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其时,人心惶惶。有朝臣建议放弃难守的宣府,入卫京师,导致军心大乱,皆欲弃城。罗亨信深知宣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当机立断,仗剑坐城下,下令:“出城者斩!”城中军民遂安定下来,官兵深受感动,同仇敌忾,誓与宣府共存亡。
据《明史·罗亨信传》载:“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进攻受挫的也先,不得不退兵。
其实,在“土木之变”之前,罗亨信对也先的狼子野心早有察觉,曾于1449年6月呈奏《抵御也先入剽疏》:“请量添骑兵火器,命骁勇智略之将管领前来大同,与宣府总兵等官协同相机调用,庶保万全。”可惜此举未被朝廷重视。7月,也先果然犯境,分兵进攻大同、宣府。
明代宗即位后,临危不惧,尽显大将风度的罗亨信,以功官升左副都御史,当时他已73岁高龄。后人对罗亨信坚守宣府赞誉颇多。《皇明通纪》云:“幸罗亨信忠义誓死以守,不独一城蒙福,而京师实赖之。世谓亨信有安社稷之功,信矣。”后来,宣府建功臣庙,立罗亨信塑像于庙内,供后人瞻仰。
明景泰元年(1450),罗亨信因旧患复发,辞官归故里,寄寓莞城。明天顺元年(1457),罗亨信病发卒于家,享年81岁。
罗亨信一生为人廉正,敢作敢为;肃贪倡廉,为人称道。因长期戍守边塞,被誉为“明代广东六边才”之一,也是《明史》有传的英雄人物。
罗亨信虽戎马一生,但也擅诗文。其孙罗珙搜集其诗文450余首(篇),编成《觉非集》,成为研究明代边防、塞北古迹以及东莞乃至广东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1988年,东莞南城麻地岭罗亨信墓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一对青花缠枝花纹盖罐可视为明天顺时期青花瓷断代的标准器(现藏东莞市博物馆),另有一枚明天顺石刻“永乐第一科进士、都御史章”双面印,出土时印面尚存残红,应为罗亨信生前实用之物。此双面印,是现存东莞最早的文人印章实物。
袁崇焕
筑起东北疆土防御城墙
时光荏苒,罗亨信之后,仅过了百余年时间,东莞又出了一位科举出身、赫赫有名的戍边英才,即“神勇奋威,儒雅知文”的一代督师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东莞石碣水南人。14岁那年,袁崇焕随祖父袁世祥、父亲袁子鹏往广西应藤县试,补弟子员。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23岁的袁崇焕至广西桂林应乡试,中举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36岁的袁崇焕考中庄际昌榜己未科进士,列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次年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就在袁崇焕考中进士那年,明朝和后金进行了一场重要战役——萨尔浒之战,结果以明军大败而告终。此战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明朝元气大伤,以少胜多的后金自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到1622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军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
彼时,袁崇焕虽身在邵武,却关心辽事。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阨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明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循例进京朝觐述职。受到御史侯恂赏识,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广宁被后金军攻陷,明廷商议镇守山海关。袁崇焕随即单骑出关,巡视关内外形势,“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于是,胆识过人的袁崇焕又被破格提拔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自此,袁崇焕正式开启其戎马生涯。
1622年6月,袁崇焕受命安置辽东流民,“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随后被提为宁前兵备佥事。其时,袁崇焕主张驻守宁远,筑宁远城。孙承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构建关宁锦防线。明天启四年(1624),宁远城竣工。袁崇焕升为兵备副使,后再晋右参政。
明天启五年(1625),高第取代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一上任便下令放弃关外,撤入关内。“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袁崇焕据理力争,誓死不从,于是独守宁远孤城。同年十二月,袁崇焕升为按察使。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进犯,抵达宁远城下。高第及山海关总兵杨麟认为宁远必失,拥重兵于山海关不去救援。袁崇焕率众将士誓死守卫城池,使用红衣大炮,重创后金兵,见难以攻下,后金退兵,史称“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自称“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同年,努尔哈赤因病去世,皇太极继位为汗。初显锋芒、声名远播的袁崇焕升任右佥都御史,后又加兵部侍郎。
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皇太极率军围锦州,久攻不下,移兵转攻宁远。袁崇焕与副使毕自肃登城墙用炮拒敌,总兵尤世禄、满桂、祖大寿率兵大战于城外,后金败退,再攻锦州,又不能破,皇太极只得无功而返。这场战役,史称“宁锦大捷”。
彼时,魏忠贤权倾朝野,一心卫边、刚正不阿的袁崇焕受排挤,辞官回乡。回家途中,天启帝朱由校驾崩,朱由检继位,改年号为崇祯。明崇祯元年(1628)四月,袁崇焕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
明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再次举兵攻明,避开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击京师。袁崇焕闻讯带兵星夜驰援,与后金兵战于北京广渠门外,力挫后金。然而,京师之围形势稍缓后,袁崇焕却因“谋款致敌”等罪名被捕入狱。明崇祯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年仅47岁。
对此,后世之人认为袁崇焕冤同岳飞,崇祯皇帝自毁长城。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称“明之朝廷自坏长城,为敌复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见”,“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除了立下赫赫战功,袁崇焕还能文善诗,有不少壮丽诗文传世,如《黄河》《山海关送季弟南还》《边中送别》等,大多渗透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张家玉
至死不渝的明末抗清将领
袁崇焕死后,“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崇祯十七年(1644),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于景山。清军入主中原后,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先后成立朝廷,继续抵抗清兵。这时,又一位科举出身的东莞名人登上历史舞台,在明末抗清史上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即被誉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的抗清将领张家玉。
张家玉(1616—1647),东莞万江人。少年时好习武艺。19岁考取秀才,22岁考中举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京师失陷后,张家玉被绑见李自成,长揖不跪,“缚午门外三日,复胁之降,怵以极刑,卒不动”。在李自成率兵离京抵御吴三桂之时,张家玉乘机逃回东莞。
1644年5月,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元弘光,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因被指曾变节投降李自成,张家玉被押至南京,最终获释。1645年5月,清兵攻克南京,张家玉走杭州。与郑鸿逵、黄道周、苏观生等人拥戴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张家玉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兼兵科给事中,监郑彩军。8月,张家玉领兵出杉关,谋复江西。11月,张家玉率兵驰援江西抚州,设伏破清军,解抚州之围。
1646年初,清兵来袭,郑彩等畏敌,撤兵入关,张家玉不肯退,“大兵来攻,出战,中矢,堕马折臂,走入关。”
见掌握军权的郑芝龙、郑彩等人难成大器,张家玉想到训练一支属于朝廷掌握的军队,便自请募兵于惠、潮,建立武兴营。然而,正当张家玉斗志昂扬准备出兵之时,噩耗传来,清兵攻破福州。见大势已去,加之粮饷不继,张家玉只得解散军队,回到家乡东莞,并继续招兵买马,待时而举。
此后,邵武、永历政权相继在广东建立。双方置清兵深入于不顾,却兴师大战于三水。清军将领佟养甲、李成栋乘势攻占广州。佟养甲一到广州,便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欲招降张家玉,但都被其严词拒绝,“即禅我以清朝天子,犹且不屑。拘拘官爵,岂足云乎?”
1647年3月初,张家玉起兵道滘。3月14日,攻入莞城;17日,清兵来袭,双方大战于万家租,张家玉兵败,还军道滘,莞城再陷。不久,清兵在攻克望牛墩后,乘胜攻道滘,血战三日,张家玉战败逃出重围,其祖母、母亲、叔父、妻子与妹妹均被杀。
从东莞来到新安西乡(今属深圳)后,张家玉并没有放弃抗清斗争,在当地士绅支持下重整旗鼓,攻克了新安。
1647年6月,清军攻陷西乡。张家玉走铁冈,沿途得起义军数千人,军声复振,继而挥师进克龙门,后又收复博罗,连克连平、长宁、归善,声势大振。
清军将领李成栋在打败陈子壮、陈邦彦后,便集中兵力对付张家玉。博罗失守后,张家玉退入龙门,后进驻增城。1647年10月,张家玉与李成栋大战于增城城外,战十日,兵败,身负重伤的他跃入野塘而死,时年仅33岁。
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明知不可能扭转乾坤,但仍选择以死报国,执意起兵抗清,表现出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崇高气节,被誉为“岭南三忠”。张家玉死后,永历帝追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号“文烈”。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曾这样评价张家玉:“公盖以败为成,十郡虽不自公恢复,而卒使惠国(李成栋)乞降,行朝再造,两粤得见中兴之盛者,公之力也。”1648年初,李成栋等人反清归明,一时天下局势为之改变,这和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等人的誓死抗清、杀身成仁,不无关系。
张家玉同样兼具文武之才,生平著述颇丰,著有《名山集》《大易纂义》《词林馆课》《百将妙略》等,其诗作遗留不少,后人辑有《军中遗稿》《张文烈公遗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参考资料:
1.《罗亨信评传》,邱立诚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2.《影响中国的东莞人》,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
3.《东莞古代史》,谌小灵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4.《东莞历史名人》,东莞市博物馆、暨南大学历史地理教研室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5.《袁崇焕与东莞》,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新闻推荐
东莞一民警处警过程中牺牲为救受伤战友,他与持刀嫌疑人搏斗,身中多刀后倒下
黎伟标(左一)一直扎根基层社区石碣公安供图案发现场羊城晚报记者文聪摄羊城晚报记者文聪“阿标,醒醒啊,你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