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金融活水”持续滴灌莞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信息时报迎来了20周岁生日!今年也是《信息时报·新东莞》创刊18周年。值此社庆之际,本报隆重推出了《信息时报》20周年庆暨《信息时报·新东莞》创刊18周年金融卷特刊——《奋斗“十四五” 迈进新征程》,聚焦东莞金融业如何利用自身力量“滴灌”、“滋润”东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聚焦“金融活水”如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扶持力度,讲述东莞金融业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推广智慧金融服务,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等。C28版~C40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围绕本报特刊策划“奋斗"十四五" 迈进新征程”主题,东莞银保监分局和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于近日特别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的采访。通过采访,获悉东莞“金融活水”将持续滴灌莞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莞银保监分局介绍,多年来,东莞银行业保险业保持运行稳健,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即使在疫情冲击下依然表现出强大发展韧劲和活力。接下来,将全力支持现代产业发展,助力东莞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经济产业特色主线,提升重点领域保险保障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也表示,东莞在2020年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的“获得信贷”指标排名全省地级市首位,综合融资环境得到提升。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优化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要素配置体系、优化完善管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完善严密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工作,为东莞巩固提升经济企稳向好态势、增创发展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金融动力。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东莞银保监分局在采访中介绍,截至2021年3月末,东莞银行业资产总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0%;各项存款余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0%;各项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5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9个百分点,位居珠三角第一、全省第二;存贷比持续提升至74%。2021年1季度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2.28%。
2021年,东莞银行业保险业将紧紧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保险保障水平,继续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特别是,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重点加大对制造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总量稳步增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也介绍,2020年该局牵头组建市金融调度组,督导辖内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企业复工复产、保产业链稳定等多个阶段予以精准服务支撑,最大程度缓解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在金融供给总量、结构和质量上实现了“三个领先、三个突破和三个提升”的工作成效。
“三个领先”是指:金融业增加值近650亿元,增长9.9%,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贷款逾2600亿元,为上年同期增量的1.4倍,增速达26.1%;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7家,上述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更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三个突破”是指:存贷比首次突破70%,年内提升8.3个百分点;制造业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量约占全省两成;科创板上市企业取得零的突破,年内新增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省地级市科创板上市企业家数近六成。
“三个提升”是指:实施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落地省内首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便利化外债提款业务,境内外资金融通效率得到提升;在2020年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的“获得信贷”指标排名全省地级市首位,综合融资环境得到提升;不良贷款率为0.78%,较年初下降0.34个百分比,降幅居珠三角首位,应对金融风险挑战的能力得到提升。
普惠金融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
东莞银保监分局介绍,2020年,扎实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工作,深入推进“百行进万企”,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成效明显。全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95亿元,同比增长27%,首贷户新增1.11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8%,高于各项贷款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1.93万户。加大减费让利支持,共为近4万户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合计44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
同时,围绕“六稳”“六保”大局,坚持保订单稳产业链,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出口、稳住市场,配合市政府出台“稳外贸20条”,制订推进金融稳外贸工作机制方案,引导加大外贸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助力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年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同比上升25%,服务企业数同比增长18%。2020年,在直面贸易摩擦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背景下,东莞市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做法获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列为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今年,继续推动落实延期还本付息等纾困政策。今年截至3月31日,共为4300余户受疫情影响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合计约40亿元,有效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年内还本付息资金压力。还进一步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政策期限。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底,给予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确定权,有利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全力支持现代产业发展
东莞银保监分局介绍,接下来全力支持现代产业发展,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鼓励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优先满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资金需求,大力支持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东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鼓励综合运用跨境结算、跨境融资、汇率避险等工具,持续改善对东莞外资外贸企业跨境金融服务。增强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的多样性和针对性,重点向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经济领域倾斜,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做好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引导信贷投向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同时紧扣经济产业特色主线,提升重点领域保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持续推广出口信用保险、关税履约保证保险、科技保险、责任保险,进一步拓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积极为东莞企业贸易提供更多保障支持,护航企业稳健发展。加大“险资入莞”引导支持,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支持,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持续推动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健康养老保险扩面增品提质。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障覆盖范围,积极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保障作用,助力“绿色东莞”建设。
此外,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支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持续做好丝路信用保险公司的申设辅导。鼓励法人银行机构通过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持续推进东莞市2家法人银行挂牌上市。积极争取对外开放新举措在东莞落地。
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也介绍,接下来,重点优化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要素配置体系。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莞版支持大湾区“金融80条”落地实施,制定东莞金融业“十四五”规划。鼓励金融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构建覆盖产业链全类型企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体系,做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股权、商标权等新型抵质押贷款融资规模,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强链补链拓链。制定实施市发展资本市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充分利用东莞募投项目流转及利益共享机制政策,推动上市募投项目落地东莞。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上市发展、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做大做强。
同时,重点优化完善管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集信体系建设,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数据分析模型,同时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试点申报工作,提高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安排,增强融资担保能力,并推广“投贷担”联动业务。强化对科技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此外,优化完善严密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协调机制,探索研究建设东莞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强化与各部门和园区、镇(街)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充分发挥预警作用,持续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力度。强化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行、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监管。
新闻推荐
项目效果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遇,只要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突破界限、焕活新生!深圳,就是抓住了经济特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