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探秘 国宝梅瓶重现记
(图一)明青花人物故事图盖罐。
(图二)明青花莲花鱼纹盖罐。
(图三)明绿釉黄彩划花盖瓶。
(图四)明万历青花开光人物六棱盖罐。
(图五)明万历青花花鸟纹盖罐。
(图六)清康熙青花鸟纹石榴形五谷瓶。
(图七)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
明白釉贴花折枝花兽钮盖梅瓶。
当走进博物馆,参观者最为期待的,想必就是一睹“镇馆之宝”的风采。在东莞市博物馆,一对白釉贴花折枝花兽钮盖梅瓶(下称“梅瓶”)则是必看的藏品之一。作为东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它是同类陶瓷艺术品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那么如此珍贵的梅瓶是如何被发现的?在它身上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还要从十八年前,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响堂岭的一个小荒丘说起。
●文:龚艺超图:东莞市博物馆
惊喜不断
明代钟松雪家族墓被发现
2003年初,在寮步镇上屯村响堂岭,突兀着一座高几十米、长满杂草的小荒丘,它与周围经过施工平整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此地已经获批筹建工业园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施工建设,但山丘上散乱的石雕和残破的古建筑,让施工方不敢贸然行动。
“不久后,便有当地报社在报道中声称,在寮步镇上屯村响堂岭那边发现了古墓。一接到消息,我们就立刻赶往现场。”凭着考古专业的敏感度,时任东莞市博物馆馆长的钟创坚有预感,此事并不简单。他在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带领博物馆的同事赶往现场。
来到现场后,钟创坚一行人发现,杂草丛中散落着许多石人、石马,还有用红石雕刻的华表,这些遗存无不预示着墓葬的不凡。“从现场地上遗存的破坏程度上看,地下的墓葬应该还保存良好。”在初步考察完现场情况后,钟创坚决定在电话报请广东省考古所之后,便在其派员指导下进行抢救性发掘。
2003年2月26日,各单位齐聚寮步镇上屯村响堂岭,开始对此地进行考古发掘,整个过程可谓惊喜连连,出乎考古工作人员的意料。
经过对地表遗存的初步整理后,现场的博物馆技术部的专业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从山丘上露出的两根红石华表中心向前延伸六十米的点开始试探性发掘。在动工、破土后不久,考古工作者们便发现了灰坑(灰坑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灰坑中的土一般较文化层的土松软、色深,包含物更为丰富)。灰坑的发现,坚定了考古工作者的信心。因为这说明他们所发掘的位置并没有偏离太远。紧接着,一部分青砖被发掘出来,在进一步清理后显露出祭台的轮廓。在这个祭台,出土了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第一件文物。
初战告捷只给考古工作者们带来了短暂的喜悦。“发现祭台肯定了我们的发掘方向,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距离墓地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面对着祭台之后高高的土堆,钟创坚和现场考古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硬仗。
考古工作者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耐心而细致地进行着发掘工作。随着人工发掘的深入,封土逐步被清理,一个宽7.4米、高1.8米、纵深3.8米的大灰砂包出现在他们面前。随后在大灰砂包的右侧及其前方,分别发现了三个大小不等的灰砂包(灰砂是一种由砂、石灰、蚬壳、糯米浆搅拌而成的材料,比水泥有韧性,比砖石要坚硬,是明清墓葬常用的材料)。
经过长时间的奋战,整个墓葬群完整地呈现在考古工作者眼前。更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考古人员发现,大灰砂包其实是由四个独立的墓葬所组成的四室合葬墓,是该墓葬群的主墓室。而在它的右侧小一些的,则是一个二人合葬墓,再加上前方的两个独立墓葬,形成一个共计八个墓葬的墓葬群。
在确定整个墓葬群的整体规模后,紧接着是对墓葬群中的八个墓葬进行逐一发掘整理。“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而这也是整个发掘工作的关键。”钟创坚为此还邀请了省考古研究所和广东药学院(今广东医科大学)的专家来到现场一起探讨发掘事宜。
考古工作人员首先对可能出现墓志的地方进行排查,并在大灰砂包中的四个墓葬其中之一的墓葬背部,发现了墓志。墓志由两块分别刻有篆书的“志盖”和楷书的“志底”的青石板相合,四周再用铁条封边而成的一盒墓志。这种形式的墓志是东莞出土的墓葬中前所未有的。
参照现场的情况以及墓志的记载,此墓葬群的墓主是东莞明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钟渤之父钟松雪。钟松雪是寮步横坑人,生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卒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葬于正德二年(1507年),停尸两年,享年72岁。死后赐封征仕郎刑科给事中。有四子(钟渤为二子)、二女、十男孙、十一女孙、三曾孙。值得一提的是,与钟松雪一同合葬在四室合葬墓中的并非长子钟濂,而是次子钟渤。
国宝重现
景德镇白瓷珍品梅瓶出土
“古墓葬规模、外表,对故人来讲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对于世人而言,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可供研究和说明那个年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实物。”时任东莞市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的张光华说。经全面发掘和清理,本次发掘工作出土了陶器、瓷器、金器、银器、锡器、木器、铜钱和石墓志等文物60多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对白釉贴花折枝花兽钮盖梅瓶。
白釉贴花折枝花兽钮盖梅瓶出土于墓前拜堂下砖坑外右侧,出土时四周以石灰包裹,盖紧,完好无损,瓶内积有泥浆。这对梅瓶从整体造型、图案到釉色都十分精美。梅瓶通高30.5厘米,最大围50.24厘米,外底直径9厘米,足根厚0.5厘米;梅瓶的盖子上是一个全雕的小狮子;梅瓶的肩部有如意纹,瓶身中下部有折枝花、菊花、蝴蝶、蜜蜂等纹饰,瓶内装饰莲花和灵芝;釉色是十分少见的卵白釉,像蛋壳的颜色,有哑光的效果,别有一番韵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工艺,手工捏塑纹样堆在上了釉的器物表面上,再用工具细细雕刻,纹饰呈现浅浮雕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说的贴花工艺。外底施釉,底心凸起一小乳钉,并钴料书“大明年造”,外勾勒双重方框;足根见棱并粘满沙粒,有褐色斑点,显然是在匣钵内采用沙垫法烧成。
梅瓶出土时恰逢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树青先生一行到莞,观之赞不绝口,并亲笔写下“叹之稀见之品,诚为我国陶瓷史上之重要发现”。2014年4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长江建新到东莞市博物馆观摩此对梅瓶,确认其为景德镇窑作品,但至今窑址尚未发现此类瓷片,其年代和工艺等还需做进一步的考证。
为进一步确定梅瓶的创烧年代及工艺等问题,2015年5月21日,由东莞市博物馆和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东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元明时期白釉瓷器学术研讨会”及“冰肌玉骨——景德镇历代白瓷珍品展”,来自北京、南京、景德镇、广州、深圳的陶瓷专家以及博物馆同行27人参加研讨会。
会议上,各专家讨论得出结论:一是综合梅瓶的造型、釉色、装饰技法以及底款方式、使用痕迹等,基本可以推断梅瓶的创烧年代为明弘治至正德早期;二是其工艺为白釉贴花,贴花装饰工艺亦称“模印贴花”,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辅首等纹样的泥片用泥浆粘贴在已经成形的器物胚体表面,然后施釉入窑焙烧,工艺独特,极为少见;三是钟松雪家族墓出土的梅瓶虽然是民窑器,但是,它是民窑中的精品,且出在纪年墓中,对于研究明代陶瓷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遗迹里的东莞
东莞出土的部分陶瓷
寮步镇上屯村钟松雪家族墓
青花人物故事图盖罐(见图一)。这套青花人物故事图盖罐,2003年3月出土于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钟松雪家族墓。唇口,短直颈,鼓腹,腹下渐收,浅平圈足,足中部浅挖一刀呈月牙形状,盖折沿,盖面隆起,宝珠形纽。肩部和足边绘莲瓣纹,腹部主题为人物故事图。盖面纹饰有别,分别绘云纹、莲瓣纹和蕉叶纹。此五罐同出于主墓室前祭台里,其中一件里有稻谷。墓主葬于正德二年,故罐的下限为正德二年,但从其纹饰风格和青花发色等因素来看,比较接近成化时期作品。
明青花莲花鱼纹盖罐(见图二)。这件青花莲花鱼纹盖罐,2003年3月出土于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钟松雪家族墓。唇口,圆腹,足部稍外撇,平底,盖为子母口,盖面隆起,置宝珠形钮。盖面和颈部绘缠枝莲纹,肩部绘如意纹,腹部主题纹饰绘一条鲶鱼,四条鳜鱼闲游莲荷之间,寓意“连(莲)年(鲶)有余(鱼)”,足部绘莲瓣纹。青花发色淡雅。此罐出土于钟松雪家族墓主墓室右侧的夫妻合葬墓前祭台灰砂坑中,为钟松雪之子及媳墓。据《东莞县志》和墓志铭所载,钟松雪有四子,其次子钟渤卒于嘉靖七年(1528),嘉靖朝历时四十五年,其三位兄弟也应卒于嘉靖一朝,以此推算,此器下限应在嘉靖时期,但据器形和釉色观测,此器更接近正德时期青花罐特征。
明绿釉黄彩划花盖瓶(见图三)。这件绿釉黄彩划花盖瓶,2003年3月出土于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钟松雪家族墓。唇口,短斜颈,鼓腹平底,子母口盖,折沿,盖面隆起,置宝珠顶纽。全身施绿釉,器身装饰图案采用刻划轮廓线再填黄彩工艺,肩部和足边刻莲瓣纹,器身刻折枝莲花纹。因钟松雪下葬年代是明正德二年(1507),作为随葬品,这件绿釉黄彩划花盖瓶可推断年代应为明成化至弘治时期。此类器物在东莞民间偶有发现,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大朗镇水平村徐兆魁墓
徐兆魁(1550—1635),字策廷,号海石,东莞鳌峙塘村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官至刑部尚书。著有《疏草》《诚求录》《留余堂文集》《未焚草》《寄思居集》等。
明万历青花开光人物六棱盖罐(见图四)。这件青花开光人物六棱盖罐,1974年出土于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徐兆魁墓。该罐唇口,短颈,折肩,呈六棱弧腹,浅圈足,盖折沿,盖面隆起,宝珠形纽。盖面和罐肩部绘几何纹锦开光,内饰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分六等份,绘折枝花卉纹和人物图相间。
明万历青花花鸟纹盖罐(见图五)。这对青花花鸟纹盖罐,1974年出土于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徐兆魁墓。直口,短颈,溜肩,弧腹,浅圈足。盖面隆起,宝珠形纽。盖绘折枝花卉和杂宝纹相间,肩部绘几何锦纹开光,内饰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牡丹鸟蝶纹。
大岭山镇太公岭出土
清康熙青花鸟纹石榴形五谷瓶(见图六)。五谷瓶是古代墓葬明器的一种,多用于随葬时放入五谷杂粮,这种丧葬习俗寓意保佑子孙田地丰收。这10件五谷瓶在1974年出土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太公岭。整体呈石榴形,唇口外撇,束颈,圆腹,圈足。酱口,肩部一周圆点纹,器身绘青花折枝花卉纹。
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见图七)。这对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1974年出土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太公岭。该罐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渐收至足部外撇,平地无釉,子母口盖,折沿,置宝珠顶纽。盖面绘牡丹纹,罐身满绘两只凤鸟穿行于缠枝牡丹花之间,青花发色浓艳。
■参考文献:
《明代钟松雪家族墓发掘实录》(作者:张光华)
《一对白釉贴花折枝花兽钮盖梅瓶引出的话题》(作者:万彦)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余晓玲、通讯员东教宣报道: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