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民 中国近代医史研究开拓者

南方日报 2021-04-09 11:51

王吉民、伍连德著《中国医史》书影。

王吉民爱好音乐,曾创作数首乐曲,并写有《音乐与健康》一文。

建立之初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内部展厅。

“保存国粹,矫正外论”是王吉民五十余年医学史研究生涯的真实写照。他虽为西医出身,却竭尽毕生精力开拓和耕耘中国医学史研究,传达、矫正世界对中国医学的认知。看到外国学者书写的世界医史里,中医介绍未满一页,他与伍连德耗费十余年的时间,用英文写成《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医的发展情况。

王吉民是一位历经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爱国赤子,热心公益。为普及医学常识、引导人们关注医学史,他组织发起成立中华医史学会,创立中国第一家医史博物馆,多次向医史博物馆捐赠个人珍藏的中外医学史著作、杂志和期刊等文献资料,为中国医史的发展鞠躬尽瘁,拳拳之心令人敬仰。

文:李彤晖受访单位供图

学人简介

王吉民,又名嘉祥(1889—1972),字承庆,号芸心,东莞虎门人。中国近代医史研究开拓者,中华医史学会及《中华医史杂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长达50余年的医学史研究生涯中,用中英文撰写有关医学史著作及论文近200篇,代表作有《中国医史》《李时珍文献参考资料汇目》《西译中医典籍重考》《英国博物院所收藏中文医书目录》等,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医史专号》《中文医史论文索引》《中国医史外文文献索引》等,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医学史专业博物馆,并为其征集大量医史文物和文献资料,为中国医学史和医史博物馆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1949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1966年10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

学海回眸

保存国粹,矫正外论

1889年,王吉民生于东莞虎门王屋村。7岁时,王吉民随家人移居香港,之后相继入读高氏私塾、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皇仁书院,为他学通中西医史打下坚实基础。

王吉民自幼勤奋好学,16岁凭借比利罗氏奖学金入读香港西医大学堂。从香港西医大学堂毕业后,他曾多次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周游世界,在了解世界医学现状的同时,对医学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常在行医之余收集、阅读中国医学文献。

1911年至1913年,王吉民应沈敦和之聘,前往上海时疫医院任职,并且在辛亥革命期间兼任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救护队队长。投身公共卫生实践的同时,王吉民亦醉心学术,于1913年在《医药新报》发表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厄米汀那与阿米巴痢》。1915年,26岁的王吉民加入中华医学会,成为中华医学会早期会员之一,28岁任《中华医学杂志》分科编辑,37岁任《中华医学杂志》中文版副总编辑。

王吉民是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和耕耘者,为其奉献出毕生精力,曾耗费十余年时间与伍连德共同用英文撰写《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1913年,美国医史学家嘉里逊编写的《医学史》出版。这部近700页的世界医学史专著,谈到中国医学的内容不仅未满一页,而且谬误百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在阅读后特函作者质询,却收到这样的回复:“中医或有所长,但未见有西文述之者,我这部书的半页资料,犹属外人之作。参考无从,遂难立说,简略而误,非余之咎。”

收到嘉里逊的回函后,伍连德第一时间将其转给好友王吉民,二人在感慨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知之甚少的同时,决定用英文撰写《中国医史》,以“保存国粹,矫正外论”。在之后的十多年中,王吉民悉心钻研祖父遗留以及他历年收集的中国古代医学古籍与文献,陆续以中、英文发表文章,介绍中国古代医学的发明创造与历史沿革。

1930年,他将这些文章汇集成《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一书,并在自序中写道:“若认为中医绝无所发明,不值于世界医学史上留一位置,则不可。如血液循环、隐秘疗学、麻醉法、灌肠术、探尿管、水治法、按摩术,凡此种种,世之所谓新发明者,古代多有之,时去西医萌芽之时代尚远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王吉民、伍连德10余年筚路蓝缕地编写,《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终于在1932年完稿出版,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中医数千年发展历史,下篇介绍西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百年发展。此书在描述中国医学历史沿革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国际医史界有一定影响,迄今仍被许多国家医史界列为参考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医学史在中国处于萌芽阶段,王吉民在编写《中国医史》时感慨道:“吾国医学虽具悠久之历史,而曩昔医士鲜注意及之,致使丰富之史料乏人整理。”为了引起学界对医学史的关注,王吉民于1935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与伍连德、伊博恩、李涛等学者,以“促进医史学术之探讨与研究”为宗旨,商议发起并组织了医史委员会。翌年2月,“医史委员会”更名为“中华医史学会”,成为中华医学会最早组成的12个分科学会之一,王吉民被推选为医史委员会主席。

向社会各界介绍中医历史、普及医学常识是王吉民毕生的心愿与实践。中华医史学会成立后,王吉民广泛邀请中西医学界人士撰写文章、举办研讨会,出版中英文年刊《中华医学杂志医史专号》,并于1937年筹办“医史文献展览会”,在上海各界产生巨大影响。

医史文献展览会的成功举办,让王吉民真切感受到公共展览机构是推动医学科普的利器。在1937年4月的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王吉民发表《筹设中国医史博物馆刍议》一文,提出筹建医史博物馆的建议,并列出了医史博物馆的诸多作用,如收集、保存历代医史文物,供学者研究、考察中国医学的变迁,可以对人民进行医药常识的宣传等。

尽管当时上海被日军侵占,但王吉民等爱国赤子克服万难,于1938年7月在上海创立中国第一所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现为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展出中医用具、制药工具、药瓶、名人手迹、中医古籍与医事画等400余件。

为充实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的收藏,王吉民等医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四处奔走,从民间征集到晋朝越窑青瓷四耳药壶、《本草纲目》英文节译本以及1774年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等诸多珍贵文物。1966年,77岁的王吉民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推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969年,杖朝之年的王吉民第三次向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捐赠藏书,将他珍藏的700多册中外医学史著作、杂志和期刊化作春雨,沐泽桃李,为中国医史的研究鞠躬尽瘁,拳拳之心令人敬仰。1972年,王吉民病逝于上海,享年83岁。

(参考文献:《王吉民中华医史研究》《医史杂志》《中华医史杂志》)

学者评价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博士在1976年美国中医杂志上发表文章,高度赞扬《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这部书几乎是西方医学史家所知道的唯一的书。”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二次影印的《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序言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写道:“对于中国医学界来说,关注医学史不能仅仅关心现代医学史,而同时应该回到祖国传统医学的源头去寻找我们的根。中华民族得以数千年繁衍昌盛,以中医为主流的传统医药功不可没。然而,有着辉煌成就的中国医药学因封建帝国与世界政治、文化的隔绝而鲜为世界医学界所了解,也因此失去了与现代医学相互促进和融合的机会。上世纪30年代,王吉民、伍连德两位前辈著述《中国医史》的初衷正是深感于中国医学在世界医学史界的缺位,而立志于向世界介绍。今天,当我们有机会重新阅读和审视这部著作时,除了慨叹前人筚路蓝缕开创的光荣,还要承担起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那就是更深刻地了解祖国传统医学并向世界介绍,以及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中,寻求中医突围、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创立新医学。”

学人风采

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

王吉民

第一章外科

一、麻醉药

欧西外科能达今日完善之域者,实由麻醉法与防腐法二大发明。考麻醉法为英医单伯森氏于一千八百四十七年发明,时在清道光二十六年,而此法当吾国周朝已盛行,例证于下。

《列子》: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

按吾国有麻醉药当肇基于此时,在纪元前一千余年,先单氏二千八百余年,可知中国古代已谙此法。

《后汉书·华佗传》云∶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无所觉。因刳腹破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煎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

按华佗中国古今第一外科手术家也,其奏效之神,有如庖丁解牛,动中肯綮。然使无麻沸散,恐亦无所用其术。

……

上述四段,为吾国典籍论及麻醉法之事实。惜扁鹊之毒酒、华佗之麻沸散、高骈时之乳香酒、陈士铎之忘形酒,药物为何,无由稽考。后人谓莨蓉、曼陀罗花、番木鳖之类有麻醉之效,其说列后。

《本草》载:茉莉根以酒磨服,一寸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

纪晓岚云:闽女饮茉莉花佯死,与私夫同逃。则茉莉亦可醉人。

《桂海虞衡志》云∶曼陀罗花,盗采花为末,置人饮食中,服之皆醉。

梅元实《药性会元》云:曼陀罗花与川乌、草乌合末,即蒙汗药。

张介石《资蒙医经》云:蒙汗,一名铁布衫。少服止痛,多服则蒙汗。其方闹羊花、川乌、瓦龙子、自然铜、乳、没、熊胆、朱砂、麝香,凡九味,研为极细末,作一服用,热酒调服。乘饮一醉,不片时浑身麻痹。

二、灌肠术

灌肠者云:以器插入谷道中,注以药水而出污物,此法行于中土久矣。

《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因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所谓越者,以药物上提而吐之;泻者,以药物下压而出之。若夫竭,则以器外引,不必内服药饵也。可知灌肠下引之法,周前已有之。

《伤寒论》云:津液内竭,虽大便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直密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其猪胆导方注曰:取大猪胆一个,泻汁入醋少许,用竹筒长三四寸,以一半纳谷道中,将胆汁灌入,如一食顷,当大便。

……

上论灌肠术,简而明,与今之西法无异。第其器械,或为竹管或为苇筒,皆粗硬不精,易伤谷道;又以口吹灌,不便殊甚。中土导法之所以废,职是故耳。

灌肠之用,除通大便外,又有滋补、收敛、灌药种种功用。宋唐以前有以此法治病,今人不复识之,深可惜也,其方如下∶

袁枚云:回回病不饮药,有老回回能医。熬药一桶,令病者覆身卧,以竹筒入谷道中,将药水乘热灌入,用大气力吹之。少顷,腹中汩汩有声,拔出竹筒,一泻而愈矣。

《必效方》中有疗久利成疳灌方:用樗根汁、麻子、脂酢、泔淀、椒鼓六味。先以水六升煮椒鼓,取二升和樗汁、麻油、泔淀三味,分为二分,用一分灌,隔一日,更取其余者复灌,其用药时温温即得。

又疗疳利、下部窍生恶疮、恶寒、壮热:以桃白皮、苔参、艾、大枣等,水五升者,取二升灌下部。

又有樗根汁和米泔,疗泔利晓夜无间。

三、探尿管

探尿管,名曰导尿管、测泡子,为法医拿力敦氏在一千八百六十年发明。凡小便不通、腹胀欲死者,如药石无效,可用探管引尿外出即愈。西医常用此以救危急,收效极速,为世所称。而此法亦中土素有也。

唐《千金方》∶凡尿不在胞中者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尖头纳阴茎孔中,须三寸,微用口吹之,胞涨,津液大通,即愈。

《外台引救急方》主小便不通,其方用印成盐七颗,捣筛作末,用青葱叶尖盛盐末,开便孔,纳叶小头于中吹之,令盐末入孔,即通。

……

自唐至明,由葱叶口吹而至猪脬、翎管,自明迄今垂六百年矣,其中不但无进步可言,乃并此法亦废置而不用。古人不作,斯道沦亡,可胜浩叹。

四、针灸科

考西国古时有针法,然其用甚狭,仅知放血,远不及中土之精且详,故废而不用。至十七世纪末叶,中土之针灸法始传至欧洲,据罗马塞氏之调查,谓由荷医天利尼氏传入,尤为法人所重视,在十九世纪初,曾盛行一时云。

一九一六年,英医简地利氏著有《中国针法实验谈》一篇,刊于《热带病学卫生杂志》,颇引起医家之注意,研究者大不乏人,可见此道又中兴也。

日本之知针术,亦出自吾国。其《大宝令》中载有针博士针生云,成化九年癸巳孟冬。日本国龟山殿所使副官信州隐士,言二百年前,彼国有两名医,一为和介氏、一为丹波氏,皆专治痈疽、疗疖、瘰疬等疮,定八处灸法,立著神效者。吾国针灸法发明更早,证书于下。

《帝王世纪》:太昊制九针,又云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针。

《内经》: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素问》《汤液醪醴论》∶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九针之说有二∶一指针式而言,即镵针、贡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也;二指针法而言,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

……

《唐书·百官志》:太医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宋史》:选去医官初隶太常寺。神宗始置提举判局官,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针科、疡科。

李唐时颇重医,至特分科目,设置官职。尔时针灸为最甚。至宋元,注重已不如唐。讫于明清浸失真传。夫针灸本吾国数千年前已大发明,不图反为外人所得,得之而又精研之,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我之针灸科,遂相形而益见绌。悲夫!

五、按摩术

晚近按摩术异常发达,不知者以为是新发明,其实非也。西历纪元前四百六十年,医圣歇扑氏曰,凡医士不惟当精通许多之学术,当兼学按摩,能将关节之弛缓者坚强之,僵直者柔利之。可知西洋古时亦有此法,吾国发明更早。下列数端,是其例也。

《孟子》:为长者折枝。赵岐注:折枝,按摩手节也。

……

按摩、针灸之术汉唐颇重视,故有博士之称。宋元以后,渐视为贱技,至今操斯术者大抵出自理发匠。其为通人之诟病也固宜。

六、割治法

近年欧美外科手术之进步,大有一日千里之势,昔日以为针药所不能治者,今可施以手术,而奏奇效,远非中土所能望其项背。此无庸深讳者也。然而吾国古时,亦间有杰出之士。

如俞跗、华佗等皆能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与今世之外科割症相同,因特志之。

《史记·扁鹊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桥引,案杌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洗涤五脏,练精易形。

……

余辑割治法一篇既竟,乃不得不叹国人之过于重视学理,而忽于技术也。良方妙文,互相抄录,广为刊布。破腹断肠之大手术,典籍反不载其法,坐使后来无以继起,绝技失传。此诚医界最大之憾事也。

(原文曾多次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分为“外科”“解剖”“生理”等六章内容,此处节选第一章“外科”内容,并略有删减。)

新闻推荐

今年将举行四场名家论坛、两场全市中小学生“同上一节心理课” 东莞构建 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高品质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名家论坛首期上线现场。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总会面临各种困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