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今年东莞两会期间,东莞提出,希望滨海湾新区在离岸创新、制度开放、区镇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做好东莞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日前,新区在2021年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将从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优化拓展城市与产业发展空间等六方面全面布局全年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首次被纳入新区年度工作报告,并表示将从三方面发力。自2017年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式揭牌以来,这片热土正发生着巨变,正朝着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大步迈进。
三方面发力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3月4日,滨海湾新区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新区党工委书记、虎门镇委书记罗斌指出,今年滨海湾新区将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发展的“湾区样本”、代表东莞“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片区。会议强调新区今年将从高位谋划更多系统性引领型改革、借势借力争创更高层级平台、全方位打造特色莞港合作平台等三方面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具体来看,今年滨海湾新区将积极争创高水平对外开放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同时抓紧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争取将新区重大项目纳入全省乃至全国规划布局,并重点做好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申报,同步积极复制推广东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成果,推动新区与前海、横琴、南沙三个现有片区之间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离岸创新实验区研究成果转化。
此外滨海湾新区还将谋划建设莞港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三链”融合创新区,推动滨海湾港澳青年之家创新创业基地、青年人才驿站、湾区莞港菁英荟总部、广东省创投协会大湾区总部、深圳湾论坛东莞运营中心运营等。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孙海波表示,新区还将探索与港澳合作创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港澳服务+东莞制造”新模式。
制度创新为新区“五年大发展”做铺垫
今年新区把构筑东莞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作为重点工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孙海波表示,“随着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加快将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改革开放高度里去统筹谋划一揽子制度创新。”
新区五年大发展时期恰逢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阶段,滨海湾新区将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的“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产业定位,在继续加大招大引强力度的同时,全面加快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拳头平台的谋篇布局和体系搭建,加速构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的“1+2+1”现代产业体系。制度创新实则是新区为其五年大发展做铺垫!
对于新区今年的工作谋划,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用了一个形容词“务实”,他指出,其务实体现之一就是在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强调制度开放,特别是下一步对港澳专业人员单向资质认可,跨境科研及科研资金的跨境使用,离岸贸易运营所要求的金融、标准、规则的对接等都是应有之意。
新区制度创新天时、地利、人和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指出,滨海湾今年工作任务提出制度创新符合大趋势。除了纳入国家大湾区发展战略规划所具备的“天时”优势外,滨海湾背靠东莞以及紧邻前海、南沙两个自贸片区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地利”因素。胡振宇指出,以商品和要素开放为特征的全球化催生了东莞加工贸易业,支撑了东莞近四十年的发展,新一轮全球化更强调公平为特征的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滨海湾新区本身就是制度创新的产物。
除有先天创新优势,滨海湾新区还有“人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东莞将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探索离岸创新、莞港“三链”融合,力争在制度开放、区镇融合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先行经验。
文:黄芳芳制版:史明磊王娟娟丰卫平
新闻推荐
塘厦66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方位无死角“智慧监管”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直建通讯员塘厦宣)记者昨日从塘厦镇获悉,目前该镇大力开展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