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又见一年春

南方日报 2021-03-25 04:17

三月桃花始盛开。龚艺超摄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人们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初春赏花,那主角非桃花莫属。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虽然不单单形容桃花,但足以从中体会到桃花的美丽。桃花不仅外形娇艳可人,还以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着人们的感观和审美,从而形成如同“梅兰竹菊”一般的文化符号——“桃花文化”。

桃花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桃蕴含着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子繁而易植”,多子多福,桃有着生育、吉祥、长寿的民俗象征意义。桃花象征春天、爱情、美颜与理想世界,枝木则用于驱邪求吉。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宋·王安石有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花其鲜妍华美的外形,是许多美好事物的象征,虽然陶渊明独爱菊,但是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将心中的“理想乡”描绘为一个种满桃花的隐世之所,可见桃花在陶渊明心中的分量之重。

在唐代,桃花被赋予了更多的艳丽之美。在众多唐诗中,或单纯绘其姿态,或以咏春景,或与其他花做对比,或以比拟爱情,或以美人相喻相比,或写它来示己情,抑或是以桃花夫人息妫为内容或讽或谏或叹。唐人将辗转细腻的情怀寓于诗篇中,从而构成一场关于桃花的文化盛宴。

例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刘长卿的《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里“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里写道:“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张志和在《渔歌子》中脍炙人口的“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有诗仙李太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等众多诗句。

食用与药效

桃花,味苦,性平,无毒。据《本草纲目》记载:“(桃花)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在《唐本草》中则记载:“(桃花)主下恶气,消肿满,利大小肠。”此外,在《名医别录》别录中记载:“(桃花)主除水气,破石淋,下三虫。”常用在治疗脚气、便秘等症状的药方之中。

除了治疗疾病,《神农本草经》里还记载了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之功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采集桃花,晒干后与冬瓜仁、白杨树皮,一同用沸水冲泡而成的“桃花茶”具有一定的美白肌肤功效,适用于有面部黑斑、妊娠色素斑、老年斑者,以及日照较强地区的皮肤较黑者。除此之外,还有由桃花茶衍生出来的桃花酒、桃花冬瓜饮、桃花粥等具有美白养颜功效的食品和饮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孕妇忌服。

除了桃花外,桃仁也具有着独特的疗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在《神农本草经》中则记载桃仁具有“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的功效。

桃仁在中医药学用途广泛,是妇科良药。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由桃仁、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红花组成,具有养血活血祛瘀之功,被医家推崇为调经要方,主治妇女月经不调及痛经。现代药学研究表明,桃仁具有祛瘀血、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孕妇及便溏者慎用。

此外,桃胶也是一味重要的药材。它是桃或山桃等树皮中自然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桃凝,是一种聚糖类物质,主要由半乳糖、木糖、鼠李糖、α-葡糖醛酸等组成,可食用、药用,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功效。

龚艺超

(本文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中医学会指导撰写)

新闻推荐

东莞获“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奖”,先后吸引8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招大引强培育跨国公司投资热土

位于黄江镇的安世半导体无尘车间。三星视界的生产车间。3月18日,“第十三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特别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