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石镇江南小学:剪刀+彩纸 “剪”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本报讯剪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从2012年开始,企石镇江南小学以“剪纸教学”为抓手,把剪纸与课堂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师生发展相结合,与本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和对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让孩子在剪纸中体验快乐。
多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研发剪纸课程与教材,通过美术剪纸课堂、第二课堂剪纸提高班、节庆剪纸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展现剪纸风采,逐步形成了剪纸艺术特色教育,以“剪”育人,打造了江南品牌。
目前,该课程已开展8年多,参与学生累计约2000人次。师生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市镇比赛活动,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学校也于2019年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剪纸)。
挖掘剪纸艺术独特魅力
江南小学位于企石镇博夏村,由铁岗、深巷、博夏三所农村学校合并而成。学生以农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校中高效、快乐学习,如何突破师资、生源瓶颈,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是学校实现“注重内涵,办出特色”的办学发展目标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剪纸正好是一门经济的艺术,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陶冶心灵,美化生活。”该校综合科组长、剪纸特色教学项目负责人吉大炼表示,江南小学抓住了这一点,务实地选择了实惠的剪纸艺术,作为培养学生美感、陶冶学生艺术情操的“第二课堂”内容。
“为了深入挖掘剪纸艺术独特魅力,在课程开设上,该校经过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最终在现有美术课剪纸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和民间剪纸资源,开发一系列校本剪纸课程。”吉大炼介绍说,学校专门设计了“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其中“三维”指认知目标、操作技能、情感目标;“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
2014年,该校还通过发动师生广泛搜集民间剪纸素材、组织教师查阅剪纸资料等方式,并结合企石镇本土文化资源,自编校本课程与校本《剪纸》教材,按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段编排16课时,共计48课时,内容涉及动物、植物、人物、风景、脸谱、民间历史、企石民俗风土人情等。课程主要由吉大炼、潘兴女两位美术老师任教。此后,随着剪纸课程实践逐渐铺陈展开,一节节剪纸课程在校园里开展,一届届学生将剪纸玩出了花样。
此外,早在2012年9月,吉大炼就在校内开设了长乐剪纸艺术工作室,8年来,工作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剪纸小传人。其中,《长乐剪纸师生作品集》顺利出版,共收录作品226幅,分15个主题,表现形式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剪贴等,也成了后续教辅书籍。
打造特色教学品牌学科
自从确定将剪纸艺术打造为学校特色教学品牌学科,江南小学结合校情,指定剪纸特色学校建设的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初级阶段使师生了解剪纸文化和简单技巧,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中级阶段则结合申报课题立项,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剪纸校本教材,保证剪纸课的常规开展,同时让学生在课程和系列展示活动中较为深入地了解剪纸艺术历史文化,熟练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方法,会临摹刻剪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和物品。高级阶段发展目标则定位为能独立创作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运用所学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
自2014年9月开始,学校确定了不同年级学段的剪纸课程目标,一至六年级全覆盖开设剪纸课,每学期学习四个课时,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该校通过总结系统的剪纸教学方法,构建了“广”“专”“活”三位一体的校本教学模式。“广”即剪纸第二课堂教学的全覆盖、有序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剪纸艺术的乐趣;“专”即成立“长乐剪纸”提高辅导班,便于在课堂之外愿意进一步提高剪纸能力的学生继续发展;“活”即举办多样的剪纸创作活动,如“百人剪纸”“剪纸义卖”“母亲节感恩剪纸”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剪纸的多样快乐,切身感受剪纸艺术的文化氛围。
自开展剪纸教学以来,剪纸特色教学成果得到国家省市镇教育界的认可和推介。学生创作的作品,8年来获得40多项奖项,先后参加市美术特色教学成果展示、市首届剪纸现场演示、市少年宫特色作品展、镇秋枫文化节等市、镇剪纸文化活动展示10多次。
在教师方面,2017年10月,吉大炼、潘兴女两位老师主持的“剪纸”入选东莞市第四届中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特色教学成果展,并向美术教育专家介绍剪纸特色教学成果。该校美术科组也因此获得东莞市“品牌学科”的荣誉称号。
如今,剪纸艺术教学已成为江南小学的艺术教学品牌,成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知名的“江南名片”。该校也因此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正如吉大炼所言,“我们走出了一条以"剪"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新闻推荐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我局对原《东莞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成立若干规定》(东府办〔2017〕27号)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