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深入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出台专门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成片改造,探索在滨海湾新区等进行试点推进……作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2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9次提及滨海湾新区。
“2021年,滨海湾新区进入"五年大发展"的新阶段。滨海湾新区将从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发展格局;推动土地整备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城市与产业发展空间;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积极谋划更高层级发展平台,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等五个方面,全力推进滨海湾新区的发展。”市人大代表、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虎门镇委书记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指出“滨海湾新区纳入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特色合作平台,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掀起了加速开发建设的热潮。”
过去3年,滨海湾新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也是时隔近20年,东莞再获批省级高新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谋划建设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大湾区大学科技园、滨海湾青创城等,主动对接自贸区创新资源外溢,探索离岸创新、莞港“三链”融合,力争在制度开放、区镇融合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先行经验。
“谋平台、推项目、强联通,是滨海湾新区今年工作的三个关键词。”罗斌表示,目前,新区正紧抓《规划纲要》赋予新区的发展定位,全力争创更强能级更高层次的国家级平台,持续推出创造型、引领型、集成型改革,进一步发挥重大平台的创新引领作用。
罗斌介绍,谋平台是重点打好“港澳牌”,积极争创更强能级、更高层次的国家级平台。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莞港渊源深厚、血脉相连、人文相通的优势,积极探索离岸创新、莞港“三链”融合,努力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努力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助能、蓄能、赋能。另一方面,争取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进一步复制推广自贸区有关政策,主动接受前海、南沙自贸片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溢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新动能。
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供给。在推项目方面,滨海湾新区将重点推动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大湾区大学科技园、滨海湾青创城等项目建设。
其中,在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方面,项目规划面积约1000亩,规划建设以5G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总部基地,重点招引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为重点的新一代材料产业和以第五、六代通信技术(5G、6G)、新一代人工智能及新一代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今年,主要开展概念方案策划以及招商引资工作。
毗邻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的大湾区大学科技园,将建设创业园、高教园、孵化园三个园区,主要布局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
“大湾区大学科技园将借力香港、澳门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叠加葡语系国家的科研力量,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借力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港澳服务研发+东莞转化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罗斌表示,今年,滨海湾新区计划重点完成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研究成果,确立工作思路,开展土地整备前期工作,纳入招商推介,进行资源对接储备。
过去3年,滨海湾新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在强联通方面,滨海湾新区将重点推动新区与大湾区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硬联通”,携手周边区域统筹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港澳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
努力把新区打造成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引导5个基层实验区在“工改工”、莞港经贸合作等方面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
作为东莞首批5个基层改革实验区之一,近年来,滨海湾新区在建设工程“评定分离”招标方式、连片土地整备“统筹统分”模式、“智慧道路管理平台”等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成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罗斌表示,作为代表东莞新时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必须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改革破冰和高水平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新区将在新平台、新空间、新产业、新体制"四个新"上下功夫。”罗斌表示,今年,新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构建具有湾区特色、新区优势的新时代对外开放综合改革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区经验。
其中,在新平台上,滨海湾新区将全力争创国家级平台,争创广东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谋划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大湾区大学及大学科技园、争创1840纪念公园等。
在新空间上,滨海湾新区将继续加快威远岛土地整备、沙角半岛城市更新等工作,完成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550亩供地,深入探索连片土地整备实施新路径、探索推动城市更新连片改造新机制,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在新产业上,滨海湾新区将深入研究培育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国际招商引资方式、探索建设国际人才特区,大力培育高端制造业总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力争引进培育1-2家“链主”型龙头企业,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在新体制上,滨海湾新区将积极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和功能区试点改革经验,着力在片区融合、数字政府、财税金融、组织人事、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打造对标自贸港、比肩自贸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1年,滨海湾新区进入"五年大发展"的新阶段。接下来,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发展格局;推动土地整备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城市与产业发展空间;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谋划更高层级发展平台,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等五个方面,全力推进滨海湾新区的发展。”罗斌介绍。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全力做好岁末年初火灾防控工作,自1月下旬以来,东莞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深入推进泡沫海绵塑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