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提级 外联内畅

东莞日报 2021-02-05 10:51

■2019年12月15日,穗深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在东莞设10个站本报记者 郑琳东 摄■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桥举行通车仪式 本报记者 程永强 郑琳东 摄■2020年11月18日,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道滘站封顶 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2020年12月28日,滨海湾新区“五纵一横”道路建成通车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宏远路公交专用道本报记者 蓝业佐 摄■景观提升后的东莞大道更靓了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东莞推进交通拥堵节点改造。图为旗峰路-翠峰路节点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2019年4月25日,莞番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沙田至厚街段)正式通车本报记者 郑琳东摄

历经755个日夜奋战,赣深高铁东莞段最后一个隧道——亚公山隧道日前顺利贯通。

至此,赣深高铁东莞至深圳方向隧道全部贯通。待今年赣深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东莞形成轨道网络将更进一步。

交通形态决定城市形态。东莞拥抱“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部署,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综合交通品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初步建成了一体化交通框架。

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公路网络一体互联。过去五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44.91亿元,新增道路456.87公里、轨道157.7公里,搭建起湾区都市“四梁八柱”,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延伸。工作日乘地铁出勤、周末搭城轨穿梭大湾区,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

全市道路通车里程6399.581公里,道路密度约259.62公里/百平方公里,逐渐完善的“五纵四横六连”高快速路网结构,让东莞人出行拥有更多选择,推动东莞市深度融入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

“外联”走向“诗和远方”,“内畅”让出行更有品质。东莞突出推进品质交通建设,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及时完善,多元化治理效果初步显现,道路通行品质有效提升。

实行交通治理“一区一策”、探索“学生接送车+公交”模式、首创“莞人治堵”群策群力精准治堵新模式等多套“组合拳”,累计完成171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桥下空间经过改造华丽转身成为停车场、休闲场所;智慧停车项目正逐步统筹整合全市停车资源,2020年一年新增停车位约6.9万个;公交纯电动化率100%,结束“一镇一公汽”,全面实行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模式……

交通品质的显著提级,为市民群众带来了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的出行体验,也夯实了品质东莞的基础。

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下,开启交通“十四五”,拥抱“轨道上的大湾区”,东莞将着力推动品质交通再提速,以交通高质量发展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记者走访中建五局东莞公司虎门高铁站TOD项目工地,工人们说:“今年我们全在工地上过年”

■2021年1月29日,虎门高铁站TOD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全体工作人员今年都留莞过春节本报记者陈栋摄本报讯南国冬日,暖阳高挂,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