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卖懒”、添丁“开灯”、舞动祥瑞等传统习俗呼应浓浓年味,新春佳节东莞别有动人景致 品鉴悠久莞邑年俗 历史文化喜庆传承

东莞日报 2021-02-01 10:34

■“卖懒”年俗,蕴含着大人对于孩子的特别关爱■孩子们相约“卖懒”,各自得到长辈所赠■洪梅花灯节已成为当地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活动■陈列于东莞市文化馆非遗展示厅的东莞千角灯■旧时春节,东莞家家户户少不了“印硬饼”以作节日特色美食,制作场面颇为温情东莞学者刘松泰提供■2015年大朗元宵节活动,大朗巷头小学学生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张洪波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龙小晖

本期撰文:沈汉炎

本期图片:蓝业佐郑琳东陈栋

(除署名外)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一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很大程度上都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岁月变迁中传承下的智慧结晶,其间蕴含的历史文化,让时光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因具有独特的新旧时间转换意义,历来最被看重,在不同地域衍生出了形式多样、功能不一的民俗,内涵上独具特色,而这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春节文化,就是分外喜庆的“年俗文化”。

东莞的新春贺岁习俗,传承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如除夕除污去秽、张贴春联、酬神、年饭、守岁;初一拜年、贺年;初二开年、回娘家;元宵节赏花灯、闹元宵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莞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莞邑特色的新年习俗,如“卖懒”、添丁“开灯”、各类瑞兽表演等等,以及“开油镬”炸油角、糖环、蛋散、禄堆,制作炒米饼、马蹄糕、松糕、萝卜糕等糕点小吃,购买年花、年橘、腊味、糖冬瓜等必备年货……都体现着南粤民间的审美情趣和饮食习俗,对传统民间美学和南粤饮食文化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细细品鉴、传承发展。

除夕把“懒”卖新年新气象

每年除夕,在东莞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这样的有趣习俗: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煮熟的鸭蛋,鸭蛋上插着几根香,相约一起,走街串巷,唱着“卖懒歌”,寓意在新一年来临前,把旧一年的懒惰“卖掉”,来年用功向上、健康长大。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陈伯陶《东莞县志》等文献记载,东莞“卖懒”风俗在明代已有记录。1928年,我国著名民俗学家容肇祖、容媛兄妹(东莞籍),分别在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其中就有关于东莞卖懒习俗的详细描述:“十二月除夕,东莞家家户户,小儿持熟鸭卵,上插香一炷,且行且歌:"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给)广东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今晚齐全来卖懒,明朝恭喜做新年"。行至门口,即将香掷去,将鸭卵食之。是名卖懒。言将一年之懒卖却,以便岁首更新也”。

作为传统年俗,“卖懒”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颇为流行,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东莞,这个习俗各地还有细微差别,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

水乡地区,孩子们穿新衣、提灯笼,从各家的水榭里划着小船去“卖懒”,且大多是一船一个红灯笼,载着两三个孩子。一晚上,河涌上的小船少则数十条,多则几百条。孩子们互相唱着卖懒歌谣,一直嬉戏、划船到天亮。或者做小纸船,放上红鸭蛋、插上彩旗后,将纸船放到河涌上,纸船随波漂走,懒也随之卖掉。

在桥头,孩子沐浴后穿上木屐,拿着鸡蛋或长芽的芋头,一手拿一支香,结伴到附近的水井去“卖懒”。先是绕着井转圈,把香插在井沿上,然后剥开鸡蛋或芋头,边吃边回家,吃光了,也意味着把一年的懒惰卖掉,来年便会成为勤快的孩子。如今的桥头孩子“卖懒”,已不穿木屐,旧时那连绵不绝、清脆生动的“哒哒”声难以听到。

再如,《麻涌民俗志》记载,过团年(除夕)前几天,外婆都会送给每个外孙一个长命锁和双数的生鸡蛋,到年三十这天,妈妈拿出外婆送的鸡蛋,按孩子的人数煮熟,不论男女,每人一个。团年饭后,孩子们手捧着插有香的鸡蛋在村内外游走,然后到村里的社公(即土地庙)处向土地公许愿,以求得到保佑,许完愿后各自将鸡蛋剥壳吃掉。

在“卖懒”习俗中,“卖懒歌谣”是仪式重要部分,歌词内容大抵相似。其中,“卖懒”与新年鞭炮、红包利是、年节食品联系起来的居多,比如“卖懒去,等勤来,梅花去,菊花开。今早人人来卖懒,新朝早起拜新年。拜后新年赏大吉,赏后大吉赏大钱。油纸禄堆摆正面,串枣糖环摆两边。正是一盘柑橘仔,龙眼荔枝蔗果甜。打鼓临门烧炮仗,今年胜过旧年长”。

“卖懒歌”在东莞各镇,甚至各村的版本也不大相同。比如在桥头,有的村是唱“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不懒……”,有的则是“卖懒去,等齐来,今晚人人来卖懒……”;麻涌孩子口中的卖懒歌大多是“卖懒仔,卖懒儿,卖到桥头比过大乞儿,黄狗听闻人卖懒,卖完懒仔过新年”……

有意思的是,“卖懒”中的“懒”往往被解释成“卖”给父母,因为父母辛劳了一年,需要“买懒”适当休息。“卖懒”,很像是在传统文化的家庭关系中,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其重点在于给孩子灌输勤劳、孝顺、顾家等道德观念。“卖懒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同时循环反复,通过儿童唱出,听起来清脆悦耳,总能勾起人们浓浓的美好童年记忆,以及对年味的反刍冲动。

添丁“开灯”隆重的人生礼俗

封建时代的中国崇尚宗法,旧有观念认为只有生了儿子才可以继承祖业、延续后代。因此,流行于东莞市各镇的一项重要年俗“开灯”(亦称“点灯”“添灯”,粤语里,“灯”与“丁”谐音,有传宗接代之意),历来也是备受重视,为各村为本族在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子进行的一项宗族活动仪式,也是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生礼俗。

“开灯”是以一个宗族为核心的集体活动,按顺序有请灯、挂灯、开灯、贺灯、结灯等完整过程。东莞各地区开灯的时间不尽相同,从大年初一到初九不等,家长事先要买好“灯公”(泥公仔)等开灯用品,到庙或祠堂或家里挂祈福灯,举行开灯仪式。

点添丁灯时,要用刀在灯的一个面上戳开,点上蜡烛。灯下面有留须,上面写上婴儿的名字。在古时,小孩要点了灯才能把名字写入族谱。因此,点灯被视为是家族添丁的庆祝仪式,也是入族入谱重要仪式。随后,事主要设宴请众乡亲喝灯酒,拿着灯公去贺门、拜门(即拿灯公去拜年),即为“贺灯”。亲友们向婴儿送红袍或送压岁钱,“灯仔家”也给亲友送上屋堆、年橘,之后,大家才入席畅饮。元宵节晚上,即新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交子时将花灯升天来“结灯”。

开灯习俗在东莞传承数百年,也衍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间技艺,比如灯公、花灯制作等。其中茶山“绸衣灯公”颇为知名,其为茶山及周边乡镇,甚至惠州博罗、广州增城等地“开灯”时特别摆放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对研究茶山本土人文历史极具参考意义。

据传,“绸衣灯公”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迄今有400多年历史。其前身茶山泥塑甚至可以追溯至宋末元初,是正月举行“开灯”仪式时供奉于祠堂之上的必备品。旧时工匠所造的“绸衣灯公”不卖不送,顾客不能讨价还价,问好工钱之后就到店里“接”,接灯公时要放鞭炮,有钱人家还会舞狮或麒麟敲锣打鼓,颇为隆重。至清代模塑出现,产生了可以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茶山泥塑——“茶山公仔”,随即后来居上,成为“开灯”时的首选“灯公”。

花灯制作技艺中,比较典型的有千角灯、洪梅花灯、莞城花灯等。千角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寓意,素有“中华第一灯”美誉。东莞目前仅有三盏“原版”千角灯。

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因其为大宋皇族,当时只有赵氏宗祠才有资格悬挂,为本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其做工非常考究,造价高昂,只能每十年制作一次。因此,旧时每年除夕“开灯”与元宵佳节“结灯”时,位于东莞解元坊的赵氏祠堂都会吸引百姓围观。

洪梅镇各村“点灯”的历史很悠久,据传清朝中叶已经形成。该镇一直是花灯产地,品种繁多,有添丁灯、长寿灯、棱角灯、龙头灯、鱼灯、中秋灯等。洪梅花灯传承数千年岭南民俗文化,具有浓郁广府特色,充分反映疍家文化在逐水而居基础上的传扬和继承,对研究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如今“开灯”习俗在洪梅已经演变成了全民参与的节庆活动,自2010年举办首届洪梅花灯节起,该活动逐渐发展为融祈福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

莞城花灯同样用于“开灯”民俗,据《东莞县志》记载:“上元前数夕,生子者张灯结彩为酒馔庆于祠”。家里生子,要“开灯”并悬挂花灯,寓意吉祥如意。其中,王藻记花灯店所制作的花灯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制作技艺考究,是东莞传统习俗的反映与实物记载。

瑞兽舞动驱邪避害纳福祥

陈伯陶《东莞县志》中,对于东莞春节“麒麟引凤”也有详细记载:“邑尚技击,秋冬闲,延师教习,元旦至晦,结队鸣钲鼓,以纸糊麒麟,其习弹唱者以纸糊凤凰,两小童戴之,对舞,舞毕,唱班本歌曲曰:舞凤”。

东莞自古崇文尚武,尤其清朝时期,武术与舞狮子、舞麒麟、舞龙,甚至舞貔貅等游艺习俗密切结合,是逢年过节必备节目。如大朗镇大井头社区的舞龙、舞麒麟、醒狮等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兴起,与清末民初东莞崇尚习武之风有关——相传清初福建南少林寺莫姓僧人到东莞一带传授武功,教授舞麒麟、舞狮子等技艺。大井头村派出一批青壮年前往学习,学成回村兴办了8所武术馆,教授舞龙、舞麒麟、醒狮等技艺,并开枝散叶。到清朝末年,大朗建有舞龙、麒麟、醒狮武术馆20多所。

传统舞麒麟、醒狮是东莞最受欢迎的舞瑞兽表演。每当春节,莞人喜欢以舞麒麟、醒狮穿村走巷,表达欢庆祈求祥瑞。大朗民歌口口相传:“正月又是正,睇了狮子睇麒麟。二月长工皆出尽,耙田种地乱纷纷。正月就是正,先睇麒麟后睇灯。睇休麒麟又睇元宵景噢,又讲耕田呢件事情”。

东莞狮舞属于中国南狮,始源于明朝。每逢过年过节,通过舞狮祈求平安吉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活动。龙舞起于明朝中期,盛于清,誉于今,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丘陵片、山区片、城镇片和埔田片的部分村落,尤以大朗镇、长安镇、厚街镇、石龙镇和莞城街道等最为活跃。传统舞麒麟表演,诸如凤岗的竹塘麒麟舞,以及塘厦、清溪、樟木头的麒麟舞,各具特色,广受群众欢迎。

东莞的舞麒麟表演,一般都是在每年秋收以后进行入组班准备工作,各麒麟队开始练习武术和舞麒麟套路,至春节十天前举行开光仪式,启封后,年初一开始麒麟就到各村庄进行活动。表演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吞青为主要情节,表现其喜、怒、哀、乐等情绪。宣统辛亥年间,陈伯陶重修的《东莞县志》卷九记载:“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绵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

其中,“麒麟引凤”是颇具特色的麒麟舞,分为文场及武场两大类,模仿麒麟和凤进行舞蹈,主要流传于水乡地区:文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凰出,麒麟与凤对舞,后由粤剧曲艺演员演唱一些粤剧中流行的小曲;武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出,与麒麟对舞,后由武术队员表演武术。凤舞多为粤剧中的排场戏,凤代表女性,麒麟为男,有男有女才是好意头,经过世代艺人的不断加工发展,运用粤剧中的锣鼓,音乐和一些排场戏,逐步成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流传至今。

如今,随着“非遗”进校园等相关活动深入,舞龙、舞麒麟、醒狮等民间传统文化在东莞中小学生中得到良好传承,不少学校还以此为特色,组建社团和表演队伍,日常表演之外还参加各类比赛。如大朗巷头小学,从2005年起就在全市率先普及校内醒狮技艺,并成立武术醒狮社团,并由巷头社区出资聘请号称“两广狮王”“国际金狮王”的总教练郭谦荣师傅主教,目前该校已形成一支稳定队伍,成为大朗逢年过节醒狮表演的主力军。其中,2015年大朗闹元宵活动上,该校由120多名小学生舞动60头醒狮,成为了活动现场最大亮点。

东莞的貔貅舞独具特色,旧俗春节期间到各家各户驱邪送福,然后在祠堂前的地堂表演武术。貔貅头不大,约60公分左右,面部较平,造型比较接近真的狮子。貔貅舞采用锣鼓击乐伴奏,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等动作,分别为轻、柔、缓、急、强、劲。全套动作包括牌过山、过桥、上小山丘、叠牌山、上牌山等。貔貅舞中的逗兽灵猴,能在“十”字竹架上表演各种动作,甚至武术。

与此同时,瑞兽表演类年俗所衍生出的制作技艺,在东莞也逐渐形成一项承载本地人文风貌的文化符号:如百年老店、石龙“德和兴”制作的醒狮头,樟木头刘金星制作的“眨眼麒麟”,清溪“高华麒麟”,均蜚声海外,颇具盛名。

主要参考资料:

1、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的相关非遗项目资料

2、《广东东莞“卖懒”习俗研究》(阎江,《文化学刊》2008年第4期)

3、《东莞舞龙游艺习俗的嬗变及其原因探析》(蒋明智、王爱仪,《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4、《麻涌民俗志》

新闻推荐

广东东莞大益胜苏州肯帝亚

1月31日,在浙江诸暨进行的2020-202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第二阶段第37轮比赛中,广东东莞大益队120∶98胜苏州肯帝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