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镇乌沙幼儿园:利用粤剧创新培养孩子综合素养 参与培训幼儿累计近4000人次

东莞日报 2021-01-21 10:44

■长安镇乌沙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粤剧节目《绣红旗》

作为“东莞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长安镇乌沙幼儿园早在2012年初就开启了粤剧进校园活动,并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逐步形成自身的“非遗在校园”传习特色。其间,该园专门成立了一个粤剧工作坊,由两名专业粤剧教师任教,同时多方面深入开展粤剧传承教学工作,幼儿粤剧表演节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比赛金奖。该课程已开展近8年,参与幼儿人数累计近4000人次。

接下来,该园将推动粤剧的全园普及,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幼儿粤剧活动课程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家、园、社区共同协作的优势,促进粤剧活动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

课程创新融合

提高孩子综合能力

传习粤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观众的培养,最好方式是从娃娃抓起,让幼儿学会欣赏粤剧甚至参加粤剧表演。此外,“粤剧富含表演因素,表演是幼儿的强项,激发幼儿对粤剧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粤剧。”乌沙幼儿园园长李燕繁表示,在幼儿园,粤剧活动能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园生活,增进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粤剧的传承和推广,对广东省乃至岭南地区都有重要意义。

乌沙幼儿园位于著名的粤剧之乡长安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粤剧氛围和群众基础较好,为此,在“非遗在校园”传习上,该园一方面确立“为儿童发展来传承粤剧”的指导思想,挖掘粤剧对幼儿成长蕴含的教育价值,尝试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的渗透,与教育活动融合,成立粤剧表演兴趣班,与家庭、社区资源融合等措施进行实践。比如,在课程上,大胆创新,打破学科隔阂,推动课程融合。“我们将粤剧与其他课程融合,让粤剧渗透进幼儿园的许多课程之中,比如美术、剪纸、体育、舞蹈、表演等等。不同年级还有不同的粤剧课程学习安排,从易到难,让孩子们逐步深入粤剧学习。”李燕繁表示,在探索幼儿粤剧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园还将体操与粤剧相结合,创造了幼儿喜爱的粤剧操,在增加孩子对粤剧认识和喜爱的同时,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该园根据“一切从兴趣出发”的理念,创造条件,开展一系列粤剧实践和探究,并积极将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着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记者了解到,该园以有趣的、游戏的方式将粤剧文化展现出来,引导幼儿融入粤剧活动中,培育孩子们的艺术欣赏、表达、身体协调性、想象力、创造力和记忆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粤剧活动中培养自信、自觉、独立、守时的好习惯,提升节奏感、韵律感、听音辨音能力,初步形成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创新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乌沙幼儿园各个角落,都有老师和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或是粤剧人物贴剪,或是充满童趣的扇子。李燕繁告诉记者,3-6岁是幼儿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非常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全园老师积极学习粤剧知识,从无到有,不怕苦和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有了现在的成绩。

“我们开展幼儿粤剧活动,没有很多经验借鉴,都靠大家研讨、摸索和实践,甚至有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何要开展幼儿粤剧,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李燕繁表示,该园一方面积极创新性开展师幼共同设计粤剧课程,采取灵活形式,组织粤剧、粤曲的学习,开展园内粤剧活动普及;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幼参与各类粤剧演出、比赛,通过舞台检验成果,提升师幼和家长信心;同时增强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学习和交流,互相促进和开展非遗在校园的传习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园除营造良好的粤剧环境,组织教师参加粤剧培训,以专家引领促提高,以及遵循儿童化、生活化的原则,积极选择适合孩子的粤语儿歌、粤剧小曲,将经典粤剧小曲进行适当创编外,还积极运用创新方式,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从不敢上台到现在能轻松表演,收获很多。家长们从质疑、观望到大力支持,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加入粤剧班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赏。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李燕繁说。

新闻推荐

“乐购东莞”发起线上“一起约个饭”

本报讯今日,在东莞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乐购东莞”之“一起约个饭”第二场活动将在莞府家宴,邀请1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