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先贤脚步 讲中国故事
坐落于东莞市南城的蚝岗遗址博物馆,为东莞市民展现人类先祖社会的情境。南城档案馆供图
每一次品茶,对于茶人来说都是一次修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海报。
五篇专题文章、八个版面,全景式展现东莞茶界的特刊《寻茶东莞》。资料图片
“东莞学人”开篇语《寻觅东莞当代学人》。资料图片
“寻”是2020年《文化周末》报的重要主题。我们循着东莞先贤们的脚步,创新策划、扎实采写,多角度发掘、梳理与呈现本土文化发展脉络,推出“听见”东莞体育专题、“疫情之下,东莞文化新现象”系列专题、18期“东莞学人”专栏、《寻茶东莞》特刊、“考古在东莞”等系列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点赞转发之余纷纷表示,这些专题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读来使人视野开阔、回味无穷。
这些报道中,“疫情之下,东莞文化新现象”系列专题报道荣获“东莞新闻奖之2020东莞战疫好新闻”三等奖,“全民阅读时代,别让老龄全体边缘化”获得第三届东莞新闻奖三等奖;同时,特刊《寻茶东莞》荣获南方+首页收录和官方推送,“东莞学人”18期专栏均被南方+东莞频道收录,“考古在东莞”开篇刊登不到5小时就入选“南方+TOP热文榜五十佳”,全年共斩获南方+40万总流量,9篇报道入选“南方+TOP热文榜五十佳”。2021年,我们将继续跟随东莞先贤的求索脚步,深挖东莞文脉,循着先贤脚步,讲好中国故事。
文:李彤晖
是东莞容庚,更是中国容庚
“正如展览主题"有容乃大",不仅展现了东莞的容庚,更展现了中国的容庚,甚至是世界的容庚。”展览结束后,执行策展人吴宝国如此说。1月11日上午,“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策展团队带着借展藏品来到东莞,归还东莞市博物馆与莞城美术馆向展览借出的8件(套)和23件(套)相关藏品和展品。
2020年11月3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刷屏东莞人的朋友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作为2020年东莞文化大事件,展览不仅重现了一代东莞学者容庚的生平经历,更成为东莞向外界展现文化底蕴的窗口。
作为展览的策划者、参与者与见证者,此刻回顾展览,吴宝国目睹容庚展对东莞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众多东莞文化工作者参与其中,与北京、广州等地的多家单位齐心协力,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展览“有容乃大”的主题。
容庚是一位极富魅力的全能型学者,展览吸引了国内外古文字学界、教育界以及书画界众多人士专程前往北京观展,国家统计局组织200多人观展,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单位都组织人员进行观展。“对于不了解东莞的观众来说,展览体现了"世界工厂"东莞的文化底蕴;而对于展厅留言的东莞观众来说,他们为故乡有这样一位学者感到吃惊与自豪的同时,更希望东莞能大力弘扬容庚这样的本土学者。”吴宝国说。
“既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激励着大家未来不断做好本土优秀文化的发掘弘扬工作。”容庚展的成功举办,使莞城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王丹的文化自信倍增。展览期间,王丹的北京网友都在转发点赞相关讯息,让他更直观、深刻地认识到东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文人辈出的地方,值得人们重新认识。
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筹划组织了“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容庚先生金石学成就漫谈”等多个艺术沙龙和美育活动,为东莞文化工作者弘扬容庚先生存在于文化之中的精神,提供了丰富案例与深刻启发。《文化周末》报作为弘扬东莞文化的一员,于2020年推出专题文章《领略先贤德艺情怀触摸莞邑人文根脉》,入选“南方+TOP热文榜五十佳”。
孕育制造业之都的土壤,必然蕴藏着繁固的人文根脉。因为容庚,东莞才能向外界递出这样一张极富魅力的文化名片。未来,我们将更加深入挖掘、弘扬像容庚一样的东莞学者,与2020年持续整年的“东莞学人”系列专题报道结合,展现百年来东莞学者的精神风貌。
绳其祖武,展现东莞学人风貌
学人精神,与君共勉。
2020年,《文化周末》报隆重推出“东莞学人”栏目,用18期专题文章介绍了17位在各自领域有一定成就与贡献的东莞当代人文社科学者,一经推出就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其中李式金、王无邪、张镇洪、胡守为、张仲葛等人的文章登上“南方+TOP热文榜五十佳”,18期专栏均被南方+东莞频道收录,胡守为一文被《明清史研究辑刊》转载,开篇语《寻觅东莞当代学人》被凤凰网、今日头条等网站转载,完成了栏目一开始的目标:为推广东莞学人出一份力。
2020年初,文化周末编辑部有幸读到东莞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整理、总结前辈著作的最新成果——《东莞学人文丛》,发现许多鲜为东莞人所知的莞籍学者:翻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多部作品的翻译家叶渭渠,参与主编1982、1983年版《中国哲学史》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学者李锦全,被誉为中国现代养猪学奠基人之一的张仲葛……
东莞学人历来有整理、总结前辈著作的优良传统,这是继承东莞文脉、弘扬前辈业绩、激励后来者的最好方式。为更多东莞人推介本土文化名人,是一份文化报刊应尽的责任。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2020年3月,《文化周末》报决定以“学海回眸”“出书逸话”“学人风采”“学者评价”四个板块,全方位介绍《东莞学人文丛》中提到的东莞籍学者,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东莞学术的延续之路,讲述东莞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如何寻找、提供一条能供后人研究的文脉线索,希望以此窥见东莞悠久的历史文脉。
《东莞学人文丛》是东莞市政协为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于2009年决定征集出版(现已出版17册)的学人文丛,其中包括李锦全、叶渭渠、胡守为、罗晃潮、李式金、张寿褀、李五湖、黄大德、陈万雄、张仲葛、陈凤贤、黎田、张玮瑛、张镇洪、陈曦文、卢权、王无邪、杨宝霖(即将出版)共18位东莞当代人文社科学者,他们在各自领域有一定成就与贡献。
先贤风貌,跃然纸上。
“像"东莞学人"这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厚重历史感的报道,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没有一个字被允许走在时间之前。我们看的是文字,读到的却是他们对文化事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孜孜以求的精神。”谭少华是《文化周末》的老粉丝,作为一位外乡来莞务工人员,他平时更多接触到的是工业化场景。“东莞学人”栏目让他了解到很多东莞知名学者,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东莞这座城市。
“我觉得"东莞学人"做得很好,我们需要有人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把这些名人轶事,以及跟东莞相关的学人风范发掘出来。经过作者的加工,东莞学者的故事显得很接地气,影响了很多东莞年轻人,我觉得有必要编辑成书。”叶惠涛是大朗周刊的媒体从业者,他也是通过“东莞学人”介绍叶渭渠的文章,才知道叶渭渠先生是东莞大朗人,并在第一时间找到我们,希望获得叶渭渠的更多信息。
经过一年的采写实践,我们已被东莞学人低调质直的学人品格和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打动,他们对学术的矢志不渝将成为东莞人文化自信的不息动力。未来,我们将在“东莞学人”现有的基础上加入容庚、张荫麟、郑师许等多位东莞重要学者,推出“百年东莞学人”栏目,更全面地呈现东莞干硕枝壮、叶茂花繁的人文巨树。
以茶为媒,向世界讲述茶香中国
一座不产茶的城市,却因人们的热爱,赢得了“藏茶之都”与“爱茶之都”的美誉。如今,茶文化已成为东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产业正成为东莞藏富于民的产业,将这座城市飘溢的茶香讲给人们,是《文化周末》报长久以来的愿望。
讲述茶人茶事,为的是让东莞茶文化的氛围更香更浓。
2020年8月7日,文化周末编辑部历经一个多月的扎实采写,隆重推出《寻茶东莞》特刊,用《“藏茶之都”是怎样炼成的?》《东莞茶仓的专业化之路》《全民参与,东莞成就“爱茶之都”》《听东莞茶人讲故事》《东莞茶叶市场成长记》五篇专题文章、八个版面,全景式展现东莞茶界,邀请茶人为东莞茶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索东莞茶产业的未来。推出当天即成为爆款网文,荣获南方+首页收录和官方推送,读者纷纷表示这期《寻茶东莞》,较为清晰地描绘出东莞茶产业如何从“一片树叶”慢慢成长为“一条链条”。
东莞爱茶之人与茶结伴,锵锵前行。
“茶是分享的文化,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我将这期茶特刊分享给了许多顾客与朋友,将东莞人饮茶、爱茶的文化分享给天南地北的友人。”詹先生的茶叶店已有三十年历史,在他走南游北收购茶叶的过程中,经常思考如何向外界传达东莞人懂茶、爱茶,而《寻茶东莞》的推出为他解决了这个烦恼,他希望将来有更多类似的报道,向外界传达东莞茶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台商将普洱茶文化引入东莞,普洱茶开始成为主流。”中堂老茶人陈灼佳回忆,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大岗茶、水蓊花茶、龙眼茶,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风靡东莞的铁观音、岩茶、单丛。无论茶种变迁,饮茶是东莞人自古以来的习惯。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莞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密切的经贸往来,品饮藏茶的风气随之传入东莞,并拉开了东莞藏茶、爱茶的序幕。素来“敢为人先”的东莞人凭借着超前的眼光、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迅速占领茶产业中的“仓储”市场,让东莞这一片不产茶的土地在全国茶界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事实上,茶文化的基因早已在东莞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
东莞藏茶,世界共享。
东莞自古以来的“爱茶史”、起起伏伏的“产茶史”、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茶史”,都是这座城市茶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迹,皆为后来藏茶、爱茶文化在东莞兴盛发展的培养皿。近年来,东莞茶叶的年均交易金额高达50亿元,民间藏茶量超过40万吨,全市有万余家大小茶馆,覆盖了90%的主要街道,家庭和单位配置的茶台、茶席超过50万张,茶爱好者全市有150多万人,从东莞走出的茶品牌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关注“藏茶之都”与“爱茶之都”,茶正在成为东莞藏富于民的产业。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东莞茶产业,以茶为媒,讲述东莞茶人故事。
稽古振今,讲述东莞考古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者在东莞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先后发现了万福庵遗址、蚝岗遗址、村头遗址、圆洲遗址和龙眼岗遗址等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宣扬发生在东莞的考古事迹与成果,是《文化周末》报触摸莞邑文脉的全新尝试。
2019年10月,在村头遗址入选国宝单位后,时任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的李炳球,第一时间邀请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介绍村头遗址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以及为何能入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20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前,《文化周末》报以《听考古学家讲村头遗址的那些事》为题,向读者介绍了相关内容。
《听考古学家讲村头遗址的那些事》推出后,第一时间被南方+东莞频道收录,勾起了不少东莞文博人的回忆。“当时正是秋收的季节,我作为导游的角色,与考古学家在虎门附近的广深高速公路沿线段寻找了将近2天时间。正当大家都在为寻找无果感到不甘心时,无意在村头村现在的位置发现了遗址。”回顾三十多年前跟随考古学者发现村头遗址的往事,虎门人文丛书执行编辑陈梓英感慨万千,他笑称自己是“见证发现遗址的第一个虎门人”,并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到东莞的考古发现。
“以往提到东莞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印象深刻的是虎门鸦片战争的遗迹,林则徐、关天培等英雄的事迹,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有现代史著名的十九路军的抗日将领蒋光鼐故居。现在,东莞又有了村头遗址,是中国古代更为久远的夏、商时期的重要遗存。”村头遗址入选国宝单位后,李炳球表示,从东莞市市域单位面积国宝分布密度来看,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广州,是全省国宝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从不同角度梳理东莞文脉,展现东莞历史文化,是《文化周末》报前进的目标与动力。通过走访村头遗址,倾听东莞老一辈考古人的工作往事,我们深受感动,希望能为更多人讲述东莞的考古故事。
在收获文博学者的好评与鼓励后,文化周末编辑部萌生并开始策划“考古在东莞”系列专题报道。经李炳球介绍,《文化周末》报于2020年7月,有幸邀请到东莞市博物馆原馆长钟创坚、副馆长李润权、研究部主任张光华以及办公室主任叶志祥这四位参与见证近半个世纪东莞考古发掘的老一辈文博工作者,听他们讲述一段段东莞考古往事。
“如今能有你们发掘、讲述发生在东莞的考古往事,我认为很好。但如何平衡新闻的可读性与考古的专业性,你们一定要好好探索,将考古的意义讲给更多人。”在东莞老一辈文博工作者的建议与鼓励下,我们决定邀请曾参与过东莞重要考古遗存发掘的考古学家、文博工作者,将专业、枯燥的考古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现给读者,拉近公众与考古间的距离,连接东莞的现在与过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考古、热爱考古。
2020年12月25日,《文化周末》报推出专题文章《追寻史前文明之光——东莞考古的前世今生》,这是“考古在东莞”栏目的第一期,引发东莞文博学界广泛关注,在南方+平台推出不到5小时便入选“TOP热文榜五十佳”。
东莞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使城市难以避免同质化。唤起本土人文精神、发掘城市历史遗存、整理东莞考古资源,对于东莞构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周末》报希望通过“考古在东莞”栏目,让东莞的过去以物质文化的形式传递意义,计划推出“史前明珠——诞生广东第一人的东莞贝丘遗址”“身后世界——东莞对明代古尸的鉴定和塑化保存”“文物的迁移与管理——以北宋"象塔"与金鳌洲塔为例”“险些碎裂的国宝!明代白釉贴花带盖瓶的发掘故事”“铭记历史——清朝虎门炮台遗址”“博采众长——东莞考古与中国考古名人的联系”等专题,通过人类学考古、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多个视角,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东莞在东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考古定位,以考古为线索带领读者一窥东莞的前生今世。
新闻推荐
东莞供电局为企业配备客户经理,实施管家式服务 全力支持集装箱生产缓解企业出海难题
1月7日,东莞东南区供电局工作人员到东莞南方中集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为其进行用电检查。杜丽娜摄“因为疫情,很多企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