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图书馆留言走红农民工吴桂春称“我的价值只有在图书馆才能发挥”已返乡做泥水工 仍想去图书馆工作

南方都市报 2021-01-05 06:30

2020年6月,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不远处的一座小区内从事绿化养护工作。 南都资料图

2020年6月,吴桂春因留言告别图书馆走红。 受访者供图

2020年6月,吴桂春因留言告别图书馆走红。 受访者供图

吴桂春在武汉某工地。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你有什么新年计划?”南都记者问。

“没有。”吴桂春毫不犹豫。一会儿,他说,计划得好不好,谁知道明天、后天会发生什么事?

这是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广东东莞打工17年的他近半年没找到工作。6月,准备回湖北老家的他去东莞市图书馆办退卡手续,在留言簿上写下临别感言,称“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随后,这条留言引发全网关注。

走红之后,各界伸出援手,吴桂春很快找到一份绿化养护的工作,地点离东莞图书馆不远。但不久之后,吴桂春意识到他并不适合这份工作,“离开了图书馆,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工。”12月,他回到湖北武汉做泥水工,工作很累,他没有时间看书。

吴桂春仍想回到东莞。武汉冬天湿冷,东莞则温度宜人。他仍想去图书馆工作,因为“我的价值只有在图书馆才能发挥”。

在东莞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湖北农民工吴桂春,2020.6.24”。

写下这则留言时,吴桂春本想向东莞辞行。他54岁,小学文化,独自在东莞打工17年,此前在东莞南城的鞋厂做流水线工人,受疫情影响,工厂关闭,他无奈打算返回湖北老家。

这段朴实真诚的留言迅速火遍全网,吴桂春的生活发生巨变。各地媒体纷至沓来,他登上央视,与白岩松对聊“有温度的东莞”。在各界帮助下,6月26日,吴桂春通过东莞当地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面试,在东莞图书馆不远处的一座小区内从事绿化养护工作。荣誉也越来越多。“东莞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广东省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吴桂春曾说,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鼓励大众热爱读书。

吴桂春红了。他曾说,以前觉得,读书是自己的事,现在更要多读书,做好榜样。

一个普通农民工骤然被大众所识,意味着什么?走红半年后的2020年12月25日,吴桂春告诉南都记者,“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就好在他出名了,有人关注,坏则也坏在“出了名,不好找工作”。

吴桂春感受到一些困扰。“出了名,我现在不管在东莞还是武汉,都有企业愿意招我,但我过去就是帮他们传播正能量,拿了他们的钱,他们要我怎么样我就要怎么样,我想去的他不让我去,我不想去的他要我去,这样是搞不长久的。”他告诉南都记者,因图书馆出名后,他很快获得了一份当地物业公司的工作,地点还离东莞图书馆很近。

但很快,他意识到,因书而“红”的他只有跟书在一起,才有点价值。“绿化、保安,这些工作都不能发挥出我的价值。”吴桂春向南都记者回忆,走红之后,很多外地游客慕名来东莞图书馆参观,“坐着大巴来”,还有人之前很少来图书馆,听说了他的事迹,也来图书馆看书。“书是最好的正能量。”吴桂春说。由于种种原因,2020年10月,吴桂春从东莞一家物业公司离职。

离职后的他,仍然想有一份与图书馆相关的工作。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不管红了还是没红,他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找到一份好工作都不容易。“我满意的工作,人家都不会要我。”吴桂春感慨。

2020年12月,吴桂春离开东莞,回到家乡湖北。

回武汉

湖北武汉的一家建筑工地,吴桂春在这里做泥水工。

对于现在的工作,吴桂春还有些不适应:这份工作是体力活,比以前累,也需要一些技术,他不太熟悉。让他觉得可以接受的是工资,每天200到300元,做一天是一天,干完活就给钱。

冬天,武汉比东莞要冷得多。每天下午5点多下班后,吴桂春要转两三趟车,直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到家。工作很累,回到出租屋内,房间很小,又暗,也没地方看书。

在东莞时,吴桂春的房间里有三四十本书,都是别人送给他的。回武汉时,由于拿不动,大多送给了其他人。但有两本他最喜欢的,一起带回了武汉。一本是《说不尽的红楼梦》,一本是《简读中国史》。

聊起与书相关的话题,吴桂春不再是那个木讷、寡言的农民工。他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有机会,他想看些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康熙、雍正等时期的政治、文学、生活等。吴桂春说,《红楼梦》里曾写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也想来“解曹雪芹的味”。

他不满足于只看书,也想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吴桂春是这么想的,等看了一些清朝的书,他也想手写一些解读《红楼梦》的文字。他明白,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首先,《红楼梦》就要看好几遍,清初的书也要看到很熟悉了,才能解读当时的历史。“写书的人从各种角度解读,生活啊历史啊,包罗万象,我也想自己解读,写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吴桂春说。

但这一切都还没开始实施。吴桂春说,他暂时还没去过武汉的图书馆,当前,打工和赚钱被放在第一位。“最起码先保障自己的生活。”

图书馆

如果有机会,吴桂春仍然希望能到图书馆工作。

这是他出名前从未想过的事。尽管此前,吴桂春已在东莞图书馆看了12年的书,但他觉得,“没出名时,我在图书馆能带动谁?谁都不知道我。”

现在不同,走红半年后,吴桂春想明白了,因图书馆而出名,他也愿意宣传爱读书的正能量。只有在图书馆,他才能发挥作用。“离开图书馆和书,我什么价值都没有,就是纯粹的农民工。”

做保安、做绿化……这些工作在他看来,都无法发挥他的作用。有时,反而会变成借宣传正能量之名,给公司做广告。“去别的地方,还是会离开。从这个单位出来,又从那个单位出来。”吴桂春说。

若是在图书馆,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再怎么宣传,图书馆也是宣传书,让别人多学习,这我绝对不会拒绝。”吴桂春觉得,他和图书馆会“配合得最默契”。

年龄和文化水平是个难题。吴桂春说,之前,东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与他联系过,不过暂时没有适合他的岗位。吴桂春的想法是,如果岗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那可以去招研究生,没必要招他。但他能做的事,研究生也许做不到:出名后的他去图书馆工作,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图书馆读书,也能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打工17年的东莞时常让他怀念。回到武汉后,吴桂春曾对外表示,“东莞是座有温度的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很包容。在我心里,它依然很有温度。”

在吴桂春受到关注后,东莞图书馆的中庭又增添了几幅提倡阅读的条形海报,吴桂春留言结尾的“知识惠东莞”赫然在目。

南都记者问,东莞图书馆要是有合适岗位,还愿意回来吗?吴桂春给出了肯定答复。经历走红、离职、转行,他仍愿意去图书馆工作,但他觉得,关键在于图书馆把他放在什么位置。“有很多岗位需要写作,需要有文化,这我做不了。”吴桂春告诉南都记者,其实他也不知道图书馆有什么适合的工作,想来想去,或许可以带领读者看看书,或者做一些接待工作。

如果能去图书馆工作,吴桂春说,他想边工作边看书,边写一点自己的东西。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新闻推荐

跨年夜全市各镇街组织开展“大城小爱 冬季送温暖”行动 寒夜送温暖 救助街头流浪者

■2020年12月31日9时至21时,全市开展“大城小爱冬季送温暖”行动。图为工作人员在东城新园商业街为流浪者送御寒衣服和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