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界专家学者齐聚石龙把脉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建工作设计突出岭南文化特色
中国举重博物馆设计方案(效果图)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石忠情)落户于石龙镇的“中国举重博物馆”,其筹建工作备受关注。前日,来自中国举重界的领导、专家与相关设计、筹建、展陈单位亲临石龙镇,考察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建工作,并在镇政府召开筹建工作汇报会。会议就建筑设计、陈列大纲、概念设计等方面,展开思维碰撞,共同把脉中国举重博物馆的设计筹建方案。
已收集过千件展品
据介绍,中国举重博物馆项目前身为东莞石龙体校,为旧改项目,占地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共5层。按照设计,其主体结构通过三个核心筒撑起整个举重博物馆,三人为众,象征举重,寓意“众举一片天”。
按当前的设计理念,中国举重博物馆基本陈列拟为《中国举重之路》,拟设置序厅、中国举重发展、中国举重名镇——石龙、中国举重的辉煌成就以及结语五大部分。其中,序厅采用艺术手法,推出陈列主题和前言文字;中国举重运动发展部分采用文物、图片、景观等介绍中国举重的起源,古代、近代及新中国举重发展情况;中国举重名镇——石龙部分展示石龙的举重运动发展;中国举重的辉煌成就部分则以人物为主题,介绍中国举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展示中国举重在世界举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据了解,目前,石龙镇筹建办收集有1100余件相关物品,主要包括秩序册、剪报、门票、纪念品等;另外,还有石龙举重博物馆的100余件现有藏品,主要包括陈镜开历年打破纪录的荣誉勋章等。
内容要展现中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举重运动得到快速发展,陈镜开、黄强辉等运动员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据石龙镇筹建办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举重资料较丰富,因此在陈展大纲中占了相当的篇幅。
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薛炼、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举重部部长何一群、中华文化促进会体育文化与产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研究员崔乐泉、中华文化促进会体育文化与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孙科先后就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陈列大纲、概念设计等方面建言献策。
“举重这个项目不单是石龙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举重博物馆应该成为向全世界展现文化形象、文化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充分展示中国乃至世界举重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举重这项运动的辉煌成就,对弘扬举重精神、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举重博物馆是中国举重第一馆,要高标准建设,展陈应以史为主线,展现中国力量,真正能体现出石龙、体现东莞、体现中国,更要体现世界举坛的发展,展示中国举重在国际举坛上的影响力。在内容上要突出中国,兼顾石龙,展现中国力量;在设计上,要注重庄重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突出岭南文化特色。
专家们希望中国举重博物馆能够在2021年奥运会结束时开馆。东莞市石龙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宝贵,接下来将继续与专家们保持沟通,进一步完善调整方案,争取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新闻推荐
结对共建聚合力 创新党建谋新篇 农行东莞分行与南城医院开展党建共建主题活动
双方在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上合影留念。活动在南城医院创建的人类胆石博物馆拉开。□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陈武东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