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行助力莞首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业务落地
10月初东莞市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成功通过了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申报,成为第五批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之一。 11月18日,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以下简称“东莞工行”)助力东莞市首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业务落地,使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利用银行一站式综合服务便利完成出口收汇,为小商品商户大批量出口货物打开了便利之门。
东莞工行介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家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和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为中小微企业“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外贸交易特点量身定做的新型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增值税免征不退,解决市场商户“单小、货杂、品种多”的无票出口贸易,实现在家门口做国际贸易;二是门槛低,供货商、采购商不用深度参与实质性的外贸环节,不具备国际贸易能力的中小商户也能简单地参与外贸;三是实现通关便利化,简化归类报关,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快速走向国际市场;四是允许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了“谁出口,谁收汇”的限制,允许多主体收汇,市场商户、委托代理公司、采购商均可收汇。在当前大额订单小额化、单一订单多元化、长期订单短期化的外贸环境下,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最大化发挥其“门槛低、商品广、监管专、通关快、税收少、结算活”优势,为东莞市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对外贸易平台。
“整个业务流程非常便捷、高效”,大朗镇某贸易商行的负责人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给予高度认可。该贸易商行是东莞工行助力东莞市首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业务的体验者,其主要销售纺织品、毛织品等商品,之前由于个体工商户不具备进出口资质,无法提供必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利润薄,手续烦琐。在得知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成功成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自家商品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卖全球后,该企业抢抓商机并加快交易推进,由港晋公司办理代理进出口手续,于11月2日完成了首单市场采购业务的顺利通关出口,并于11月18日在东莞工行成功收汇。
据介绍,东莞工行一直以来按照上级行统一部署,紧密结合东莞市进出口企业的特点,大力发挥工行全球化、集团化、境内外一体化经营优势,紧密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以多元化融资、国际结算、全球现金管理、7*24小时线上全流程等服务加大对进出口企业支持服务力度。
此次,该行借国家便利化政策的东风,在东莞市商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中心支局等牵头部门的支持下,及时与首家平台备案企业港晋公司联系沟通,准确掌握了解客户需求。同时,加快内部流程优化,迅速打通柜台开户、结算收汇、外管报送业务渠道,成功为平台备案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理了账户开立及后续收结汇划转等业务。该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增强金融服务支持,加快系统开发改造,提升线上便利化服务,助力东莞市广大中小微企业和特色产品走向全球。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宋娜
新闻推荐
威远岛三条升级道路规划图。通讯员供图□信息时报记者刘桂平通讯员伟彬记者从东莞滨海湾新区获悉,威远岛海战馆路北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