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西藏“好物” 东莞三家推广中心即将营业东莞援藏工作组大力推动“消费援藏”,搭建平台助力林芝特色产品卖向全国

南方都市报 2020-11-17 05:59

[摘要]东莞援藏工作组大力推动“消费援藏”,搭建平台助力林芝特色产品卖向全国

东莞援藏工作组大力推动“消费援藏”,搭建平台助力林芝“好物”卖向全国。

位于林芝的西藏特色产品和旅游推广中心,东莞也设有3个推广中心。

南都讯 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工作开展以来,东莞市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产业援藏和智力援藏为两翼”的总体思路,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项目援建、产业援建、智力援建、结对帮扶等各项工作,助力林芝市巴宜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民生援藏”方面,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东莞工作组以“7+2”平台为抓手,大力推动“消费援藏”,使得林芝“好物”更便捷地卖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

援藏工作队设平台

藏民农产品不愁销路

在林芝市巴宜区的柏树王景区入口,有一个面积约400平方米的“西藏特色产品和旅游推广中心”,里面的展品琳琅满目,包括藏香猪肉干、西藏牦牛肉干、松茸、林芝雪菊等百余种。这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东莞工作组(以下简称“东莞援藏工作组”)在巴宜区设立的特色产品和旅游推广中心,像这样的特色产品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在林芝市内一共有3家。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这里产出的产品生态、有机、绿色、无污染,林下资源种类繁多,既有贝母、天麻等野生藏药材,也有松茸、羊肚菌等多种野生食用菌,是全国各地消费者热衷购买的特色农牧产品。

往年,藏民采摘了松茸后只能通过微信等渠道推销出去,由于销量有限,外运物流成本又高,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化,产品质量控制更是无从说起。如今藏民们不用再愁销路了,只要把农产品送到广东援藏工作队设置的特色产品推广中心,中心会统一收购集中销售,藏民们既省了找销路这些麻烦事,收益还有了保障。

珠三角多地设立

西藏特色产品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巴宜区工作组组长、巴宜区委常务副书记卢达明介绍,去年,上级部门对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提出要求,要为农牧民持续增收,把当地的农产品“做实,做出质量;做强,做出市场”。

“广东援藏有广州、深圳、东莞等七个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城市,林芝有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特产,能有效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好的销售平台。”

这个平台,就是援藏队积极谋划推动在广东7个对口支援市及香港、澳门人流密集的商圈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7+2”西藏特色产品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

卢达明介绍,根据规划,除了林芝外,援藏工作组还将协调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中山、佛山市七个对口帮扶城市,及香港、澳门等地设立西藏特色产品和旅游交易推广中心,进行实体店的直营。“其中,东莞就有三个推广中心,分别在大岭山、南城和东城,目前都在铺货和装修阶段,近期可以投入运营。”

东莞援藏干部、林芝市巴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黎松庆说,在西藏特色产品推广中心,广东人喜欢买松茸,推广中心松茸卖360元/公斤,外面一般要卖600元/公斤。“中心提供的产品,质量有保障,而且便宜,因为是直接从农牧民手上收过来的,没有中间商,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的林芝产品。

据悉,各推广中心不仅销售林芝的优质农牧产品,还将作为旅游文化的展示中心,宣传推介西藏旅游资源、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同时,不定期举办招商贸易洽谈会、农牧产品发布会、旅游推介会、论坛讲座和文化展演等活动,促进招商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全力打造“林芝源”公益品牌

东莞援藏工作组介绍,为统筹资源、提高质量,树立林芝名特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援藏队围绕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建立优质产品目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林芝源”公益品牌正加快推进注册流程;林芝名特优商品目录登记已基本完成,包含17家藏族企业及6县1区3场87种共223个产品,包括林下资源、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生鲜肉类等各类产品。

如果没有质量认证,再好的产品也不能进商超、卖场、电商等流通领域销售。广东援藏工作队积极协调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部门,助推林芝企业积极申报CS、“三品一标”认证等质量认证。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林芝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量为128个,数量及增幅均居全区首位,认证企业、待认证产品储备居全区前列。

开发小程序、直播带货

林芝美物线上热销

除了在林芝和珠三角多地设置实体店,东莞援藏工作组还与时俱进,为林芝的农牧产品开拓了一条线上销售渠道——“林芝源·藏小鲜”微信小程序,风干牦牛干、藏药草本垫、松茸、灵芝……特色商品在小程序内一一呈现,图文并茂,消费者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可实时下单。

“目前,小程序的建立已经初步形成优质农牧产品进线上、消费者线上下单的供销模式,切实打通优质农牧产品到消费者手上的最后一公里,为农牧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大动力。”卢达明表示。

线上平台虽然建立,但如何从高原地区运往各地,物流问题引来许多人的担忧。“以前从林芝到广东的物流费用是一公斤26块钱,后来在广东援藏工作队的协调下,通过补贴物流等方式将物流费用降到11块,现在只要3块钱。”卢达明介绍。

东莞援藏干部黎松庆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这是东莞顾客10月25日下的订单,27日上午已经在东莞收到货物,快递费便宜,而且速度一点也不慢。”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援藏队还通过举办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企业售货。2020年3月举办了“林芝源”特色产品线上展销活动,共计展示160余种特色商品,通过新零售模式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直播带货”,在线观看峰值最高时为265万人次,线上即时成交3小时即达50余万。

今年7月,东莞援藏干部黎松庆进入林芝市百巴镇拉格村松茸采挖点进行直播带货。他们在深山丛林里将刚刚采挖的松茸清洗干净并做成松茸刺身,现场试吃。近2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近3900余人观看,售卖松茸1000余斤,当天成交额达21.8万元。随后经过三天的直播,销售额总计达到52万元。

“请进来,走出去”

林芝名优产品赴东莞展销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介绍,为多措并举开展“消费援藏”,工作队还先后邀请100多家企业来林芝考察采购,其中有中央直属企业中的最大流通领域企业华润集团下属的华润万家,有广东省属的粤海、南粤、农垦、旅控、广弘等集团及民营龙头连锁商超壹加壹商业发展公司等来林芝考察采购,共签订消费援藏协议6000多万元,涉及藏香猪、茶叶、藏药材、蔬菜、林果等产品,推动农牧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提质量、上规模,有效促进了林芝“一带四基地”产业发展。

消费援藏,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东莞援藏工作组做积极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东莞优势资源,以第十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为契机,今年5月,积极组织巴宜区本地6家企业携带藏香、藏香猪、苹果、灵芝等十几种林芝名优产品赴东莞展销,签约购销额达110万元,为巴宜特色农牧产品更好走向东莞等内地市场奠定了基础。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介绍,接下来,工作队要继续充分调研、科学研判林芝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大湾区强大的消费能力、成熟的市场化水平,引流林芝名特优产品持续不断供应大湾区市场,以“消费援藏”促林芝巩固脱贫成果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促产业做大做强优化升级,促林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韩成良

新闻推荐

以大科学装置为支撑东莞生物产业推动创新链发展 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助力东莞生物产业踏上原始创新之路

■生物技术产业大厦——松湖药港产业园工程效果图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