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永庆村人居环境和产业升级“两手抓” 内外兼修打造水乡特色示范村
本报讯今年9月,道滘镇召开第二批水乡特色示范村规划评审会,将永庆村列入建设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的范围。
现在的永庆村,最能吸引人的目光。漫步在永庆村沿河的栈道上,岸边精致的民房错落有致,河涌水清岸绿,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谁能想到,曾经的永庆村,村内“散乱污”企业随意排放废水,岸边布满违章建筑。
“从清退"散乱污"企业到建设华智·科创园,引进先进制造业;从岸边布满违章建筑到打造"一河两岸",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永庆村党工委书记黄建维感叹,“现在的永庆村跟以前相比完全是大变样。”
产业升级:村组收入年增百万元
11月11日上午,在位于虹南路的永庆村第一工业区,一排色彩鲜艳的厂房远远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就是改造完成的华智·科创园,目前已经是道滘作为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重点建设项目。
但在2017年前,这里还只是集聚“散乱污”企业的落后工业区。
永庆村第一工业区的厂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是鞋材、服装、皮料等低端制造业,低效益、能耗高,逐渐缺乏发展后劲,占有工业区土地导致新企业想进来没有地盘,第一工业区的发展瓶颈成了永庆村继续前行的“拦路虎”。
2016年,黄建维开始担任永庆村党工委书记,他和村委会干部班子下定决心改变永庆村工业的现状。“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内外兼修,既要做足"面子",更要做实"里子"”。在永庆村党工委书记黄建维看来,乡村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更要发展产业。
2017年,在村委会干部班子的统筹下,引进平台项目华智·科创园。该园区投资3500万元对第一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聚焦智能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链,搭建“企业孵化+产业孵化”全产业链孵化模式。经过近年来的建设运营,该园区已引进21家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09项。
据黄建维介绍,第一工业区在升级改造前的租金是一平方米5元,改造后一平方租金达到9.5元,每年为村组增加收入约100万元。
“一河两岸”:提升人居环境
一排排榕树沿着河岸生长,郁郁葱葱,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廊。“绿廊”下碧波微荡,有鱼儿畅游,岸上有赤色栈道,村民正悠闲漫步……一幅美丽和谐的水乡图景,正在永庆村徐徐铺开。
近年来,道滘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来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在首批2个水乡特色示范村立项后,今年9月,道滘定下第二批4个水乡特色示范村,其中就包括了永庆村。
从去年起,永庆村共清拆沿河违章建筑46宗,其中,民宅违建25宗,厂房违建21宗,清拆面积分别为410平方米和4686平方米,完成率为100%。今年,又对位于风水路的沿河违章建筑进行清拆,涉及违章建筑共9宗,已清拆完毕,清拆面积为369平方米。
“跟以前比,现在环境肯定是好啦,村民住得也舒服了。”家住河岸旁的叶奶奶告诉记者,村里进行“一河两岸”升级改造后,环境越来越好,村里人气越来越旺。
据介绍,今年,永庆村成功申请了道滘镇“民生大莞家”的试点项目,投入约50万元对曲艺社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特色景观小品。项目目前正动工建设,预计年内完工。
在2021年底前,永庆村还将投入约3900万元,用于水乡特色示范村庄以及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建设。
这个坐落在河涌旁的村庄正在“苏醒”,其独特的水乡文化再次焕发新生机、新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14日,桥头举行了“广东美塑杯”东莞市第十二届小小说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大赛以“抗疫”主题为评选标准,经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