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强化城市建成区的河涌管养,保持长治久清 黑臭水体变清流 鱼群重现蟛蜞归

东莞日报 2020-11-09 10:44

■东莞市强化河湖管养,保持河涌长治久清。图为整治后的万江街道牌楼基涌

11月2日,整治后的万江街道牌楼基涌碧波荡漾,岸边的水草随风摆动,河里一群蓝刀鱼游来游去。

作为对水质要求很高的鱼,蓝刀鱼只有在河水水质改善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近年来,东莞通过在岸上建设管网收集污水、推进河湖保洁、强化执法管控等措施,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于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22条黑臭水体整治。

今年,东莞继续强化河湖管养,深入推进雨污分流工作,保持河涌长治久清。

牌楼基涌

蓝刀鱼重回河涌

万江街道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庾锦麟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牌楼基涌还能看到不少的蓝刀鱼;从90年代起,由于河涌污染逐步加重,就看不到了。现在蓝刀鱼重新回来了,有时候还能在河中的滩涂上看到不少蟛蜞,这些都说明河涌的水质越来越好。

李先生是牌楼基涌旁边小区的居民。他说,现在牌楼基涌河岸上修建了人行道,河水水质也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一到晚上,很多人在岸边散步,他晚上也会到沿河散散步,还有不少的大妈在跳广场舞。

牌楼基涌穿过万江4个社区,沿岸基本都是密集的出租屋和小区。在整治前,由于污水直排,河涌又黑又臭,成为一条臭水沟。

“以前河涌两岸的居民别说散步,就是回家也要把窗户关起来才行。”庾锦麟告诉记者,随着河涌整治的不断深入推进,河涌两岸的人居环境明显得到了提升。国家、省多次组织河涌周边公众意见调查,2019年至今,公众对牌楼基涌整治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

由于牌楼基涌经过东莞市人民医院,河涌水质的改善,也相应地提升了医院环境,让医护人员和前来就医的患者有了更好的工作和就医环境。

牌楼基涌一河两岸环境的改善,是从排污口整治开始的。在排查中,万江共发现有80个排污口,为了让这些“祸害”河涌的排污口消停,万江建设截污管网共8.7公里,从岸上完成了污水的收集,杜绝污水入河。

万江还对牌楼基涌开展清淤和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和上游东支涌水闸调度,加强牌楼基涌的水动力。

根据监测数据,牌楼基涌已消除黑臭,今年大部分时段可以达到Ⅴ类水。万江牌楼基涌、高基涌、简沙洲涌、胜利涌6等4条河涌已经消除黑臭。

为了让河涌长治久清,万江街道加强河涌周边区域的排查,严厉打击工业废水偷排。通过落实河长巡河制度,各级河长按期巡河,发现水质异常或垃圾漂浮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此外,万江还安排专人对河涌水面和两岸清理保洁,确保沿河两岸无垃圾堆放,河底无垃圾和水面无漂浮物。

目前,万江正在给涉水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在重点排水户雨污分流方面,目前万江已完成全部183家重点排水户的接入工作。

黄沙河

穿城而过的城市彩带

深秋的黄沙河,一河绿水缓缓流淌,岸边绿树红花点缀着河岸,黄沙河像一条彩带穿过东城,为城市增添了色彩。

50多岁的良叔是同沙社区党工委书记,也是黄沙河从黑臭水体经过整治后变清变绿的见证者。

“在整治前,黄沙河杂草丛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河涌,河里都是黑臭的淤泥。”良叔告诉记者,开展整治以来,黄沙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都纷纷为环境改善点赞,居民也是从心底里感谢政府对环境整治的投入。有了市里的大力度治污,同沙社区的生态环境才得以改善。

东城街道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陈伟强介绍,东城采取截污、生态修复、补水、河道保洁等多个举措整治黄沙河,共整治36个排污口。

“在整个光明同沙片区建设截污管网约26公里,并在上游安装了一台每天1万吨处理量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收集的污水。同时还对河涌开展生态修复,在河道安装了增氧设备。”相关负责人介绍。

结合海绵工程试点,东莞市将黄沙河沿岸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近郊滨水生态廊道。

细看黄沙河河岸,最下边是生态挡土墙,由一块块空心混凝土砖垒成,空心的地方填了泥土,可以起到渗水和蓄水的作用,还可以让植物在里面生长;河岸护坡中间种植了保护河堤的植物;岸上修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生态绿道和亲水平台,让生态保护理念和亲水休闲相得益彰。

在河涌水质改善的基础上,东城今年采取措施让黄沙河水质保持稳定。东城重点抓片区的雨污分流和污水治理工程的运营维护管理,在同沙片区规划铺设雨污分流管道10.07公里,已完成98%以上。接下来,东城将督促同沙片区的工厂企业、住宅、公共建筑将污水接入管网,完成雨污分流。

延伸阅读

加快雨污分流确保河涌长治久清

“东莞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通过截污控源、推进河湖保洁、强化执法管控,2019年年底已完成整治。今年目标是继续保持力度,确保河涌达到长治久清的效果。”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相关负责人杨尚斌介绍。

为确保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并完成其他内河涌截污控源的目的,东莞市相关镇街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作,进一步完善地下排水管网错接、漏接改造。

雨污分流的目标是建设市政干道下雨污两套独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统,确保污水进入污水厂处理,雨水管网无污水进入,晴天无污水直排入河。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完成21318个重点排水户(工厂、公建、住宅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市政地下排水系统雨污错混接点已完成整改23807个。全市5375家重点排水户已落实排水许可核发管理,并对排水实施自动监控。

新闻推荐

死里逃生后的拥抱…… 吃变质鱿鱼险些丧命的11岁男孩康复出院 一家人终团聚

母子紧紧相拥。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汪万里摄影报道)这是一个死里逃生后的拥抱。11月6日,东莞市妇幼保健院,11岁的彭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