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后的拥抱…… 吃变质鱿鱼险些丧命的11岁男孩康复出院 一家人终团聚

广州日报 2020-11-09 04:11

母子紧紧相拥。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汪万里摄影报道)这是一个死里逃生后的拥抱。11月6日,东莞市妇幼保健院,11岁的彭嘉豪走出儿童重症监护室时,妈妈甘莉一把搂住儿子,泪如雨下,彭嘉豪也哭了,一旁的父亲彭雪军热泪盈眶,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夫妻俩流着泪,不停地向医护人员鞠躬,感谢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次日下午,彭学军专门拍了一段儿子在家里欢笑、玩耍的视频给医生,“感谢医护人员,真的很感谢他们,救了我儿子的生命”。

男孩入院时病情危重

把时针拨回一个月前……10月5日中午,彭嘉豪在家中吃了一盆变质的鱿鱼后,腹痛、拉肚子,大便中出现鲜血的颜色。辗转多家医院后,10月11日深夜,生命垂危的彭嘉豪被转送至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主任周新龙诊断,彭嘉豪是患了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儿童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个病首次发病即累及多个脏器,有25%患儿死于急性期。而当时的彭嘉豪情况很不好,他有头痛的症状,浅昏迷,抽搐,高血压,全身浮肿,心包积液,胸腹水,急性肾损伤,无尿,血红蛋白尿——这些都是危重的表现。

医生为制定了治疗方案,彭嘉豪在10月13日时情况好转。但周新龙很担心即便经过积极的治疗,孩子有50%的可能完全恢复正常,还有50%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终身接受透析,这对年幼的孩子和家庭而言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痛苦。

精心治疗让奇迹出现

所幸,无论病情多么危重,家长和医护人员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奇迹出现了。

周新龙说,依靠持续的血液透析滤过替代肾功能,反复输新鲜冰冻血浆减少微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抗凝等,还有其他综合治疗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孩子一天比一天好转。11月6日,彭嘉豪康复出院。

“孩子现在的肾功能恢复正常,血压正常,尿量正常……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周新龙说,这表明孩子情况已经和常人基本无异,孩子的生活不会受到这个病的影响了。

回想起孩子父母泪流满面鞠躬感谢的画面,周新龙也差点落泪了。面对过无数凶险的场面,拯救过无数垂危的生命,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却总是被家长劫后重生时喜悦的眼泪所触动,再没有比这更让医护人员开心的了。

新闻推荐

逸颐艺舍博物馆:在清雅娴静之地怀古

■逸颐艺舍博物馆内环境幽静本报记者时和懿摄东莞,也算得上是博物馆之城,除了大家熟悉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外,也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