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再添国家级“名片”从生产基地到贸易市场转变,为国内外毛织界交流合作提供最大舞台
“织交会”为毛织界交流合作提供最大舞台
文/图文聪钟金法
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国(大湾区)时尚毛织产品采购基地……第十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期间,东莞市大朗镇再添国家级“名片”,大朗毛织正在从生产基地到贸易市场转变。大朗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大朗将与各方一道,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织交会”越办越好,为国内外毛织界交流合作提供最大舞台、最优展台、最好平台。
促进与内销渠道高效对接
日前,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发文,决定在广东、广西等地的17家市场开展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其中,东莞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上榜。此次扩围后,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总数达到了31家。
11月2日,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顺利完成首单首试,标志着东莞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试运行正式启动。该票货物主要为8款共250箱的儿童针织衣物,价值90737美元。出口车辆全程无需经过东莞车检场,从当天10点钟装完货申报完成,到14点钟通关放行车辆抵达香港,整个通关过程仅用时四个多小时。
据了解,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家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和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为中小微企业“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外贸交易特点量身定做的新型贸易方式。在当前大额订单小额化、单一订单多元化、长期订单短期化的外贸环境下,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能最大化发挥其“门槛低、商品广、监管专、通关快、税收少、结算活”优势,为大朗镇乃至东莞市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对外贸易平台,构筑对接国际市场的另一便利通道。
在11月2日当晚,大朗镇又收获一项荣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授予大朗“中国(大湾区)时尚毛织产品采购基地”称号。接下来,流通分会将与大朗镇进行市场流通合作,双方共建“中国(大湾区)时尚毛织产品采购基地”,促进大朗毛织与内销渠道的高效对接,双方在共建期限内将定期共同组织“走出去”“引进来”大朗毛织精准采购对接会,积极拓展商贸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将就技术、创业创新、渠道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区域中长期规划与产业研究以及人才培育、平台打造等方面,与大朗镇进一步合作交流,通过加强引进行业资源,推进大朗镇毛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协同促进大朗镇更好更快实现向世界级毛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转变。
毛织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朗镇通过电商直播、产业学院、人才驿站等创新方式,加大新型材料研发、先进技术应用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积极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希望大朗不断推进纺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全产业链创新能力,育新机、开新局、启新程,在“十四五”时期谱写新的篇章。
今年,大朗“织交会”的主题聚焦“品质·新织城”,作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所在地、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朗镇高度重视城市品质提升;构建品质生活服务体系,推进15分钟社区优质生活圈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松山湖功能区文化地标——文化艺术中心,升级改造步行街,串联文化艺术中心和WCBA篮球馆,达到互相辉映的效果。
通过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大朗毛织的软硬环境,大朗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吸引了香港、广州等周边城市的优秀设计师、设计机构落户大朗,目前已引进毛织人才4000多名,解决毛织行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新闻推荐
■黄丽金警长在向企业员工宣传防诈骗相关知识通讯员孙晓彬摄黄丽金从警十余年,扎根公安基层,心系辖区群众,用真心真情关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