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见成效 星级厕所 垃圾中转站登上月考红榜

东莞日报 2020-11-06 10:48

■广场公厕里洁净敞亮 通讯员 王爱仪 摄

苍蝇不见了,臭味没有了,垃圾箱体干净了……如今,来到东门路01号垃圾中转站,看到的是一幅干净整洁的画面。在今年的8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中,该站登上了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红榜。

每月一次的“洁净”月考,红黑榜备受关注。垃圾中转站荣登“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榜,是长安镇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推进“厕所革命”等,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长安镇中心广场14号公共厕所、茅洲河(长安段)也分别上了5月、9月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红榜。

长安广场公厕:设施齐全专人管养

门口是不规则的红色装饰,配上雪白的砖墙,看上去特别醒目、有活力,站在门口,还能闻到一股清幽的香氛气味。如今,长安镇中心广场14号公共厕所(即长安广场南门公厕)已不再是往日的老旧公厕,而是让人倍感舒适的星级公厕。

走进公厕,凉爽舒适是空调风,地面十分整洁干爽。天花采用吊顶加装筒灯,搭配上高级灰色调的墙砖、地面砖,不但明亮宽敞且有档次。绿植更是随处可见,无论在墙壁还是厕所格里面,都能看到显眼的文明宣传标语。

今年5月份,长安广场南门公厕登上“洁净”月考红榜。据了解,去年12月底,长安共投资94.14万元对长安镇中心广场14号公共厕所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为长安的“星级厕所”。该公厕升级工作于今年4月底完工,并于5月重新启用。

垃圾转运站:每天4次大清洗垃圾日产日清

长安镇东门路01号垃圾转运站位于原东城酒家东侧,紧邻长安青少年创新中心,该垃圾转运站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承担长安中心区周边的垃圾的转运,日转运量约36吨。

为改善这里的环境卫生状况,去年年底,负责管养该垃圾转运站的市场化公司更换了新的压缩箱,同时,安排了两人进行专人管理。当垃圾运输车运至该中转站后,就有专人负责操控压缩箱立即对垃圾进行压缩,压缩完毕后,工作人员还会及时清洗箱体和排污渠,降低产生异味的几率。

“我们的压缩箱运出转运站前都需要进行清洗,并按要求及时更新标识和反光条,相关的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做好垃圾进入站、消毒清洗的台账记录,保证专人专管,及时保洁。可以看到,这里的环境卫生已有明显改善,接下来,我们还将对整个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长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中心片区片长、东门路01号垃圾转运站站长彭天湖介绍道。

茅洲河(长安段):

常态化巡查全方位保洁

茅洲河是东莞和深圳的界河,此前污染严重,有着“墨汁河”的称号,是省市治水攻坚战的重点工程。

近年来,长安将治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全面构建市、镇、社区三级治水格局,认真落实河长制,大兵团推进治污设施建设,大力度开展河涌整治,大范围实施河道清淤,大跨度进行补水活源,高品位打造河岸美景。

为推进茅洲河流域整治工作,长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实行分片包区的方式,对河面、岸边、桥边、拐角位等卫生死角进行常态化巡查,每天巡查2次,并要求属地落实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承包公司每日出动约30名保洁人员、5艘保洁船只对滩地、水域开展全方位的保洁工作。

据了解,自2019年7月1日至今,承包公司累计共出动保洁人员23760人次,出动船只3960船次,累计清理转运垃圾2415.6吨,对清理垃圾均运送至垃圾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

下一步,长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将巡查发现的黑点汇总给市场化公司,针对性解决保洁不足问题,加强河道巡查工作,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并建好河流“一河一策”档案,完善巡查记录,努力改善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上榜理由

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管养,并配备专门的公厕管理人员,种养多种植物,公厕整体干净、整洁。此外,该公厕配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亲子卫生套间、中央式空调、自动感应冲水等现代化设备,并设有洗手池、仪容镜、皂液器、三合一入墙式垃圾箱等。墙上贴有各种温馨提示,提高群众爱护公物、爱护环境、文明用厕的意识。

上榜理由

每天运送2次压缩垃圾到红花坑中转站,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每天进行4次大清洗,由专门部门进行巡查监督。

上榜理由

河涌整治后,有效改善了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水环境的质量,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成效。

新闻推荐

长安外商协会顺利换届 为全镇经济发展作更大贡献

本报讯11月3日下午,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长安分会(以下简称“长安外商协会”)举行换届典礼,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成员,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