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藏歌 余音绕梁 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来莞演出

南方日报 2020-10-30 07:27

演员邀请观众上台进行游戏互动。

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为东莞观众带来一场具有民族风韵的歌舞盛宴。

●文/图:张筱云

10月24日,“格桑花开——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2020全国巡演”在文化周末剧场上演。演出当晚,来自雪域高原的歌舞团融合独唱、对唱、合唱、舞蹈、藏族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场具有民族风韵的歌舞盛宴。

来自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

当晚的演出以一首迎宾歌曲《酒歌》拉开帷幕。歌舞团全体成员身穿色彩斑斓的藏族服装上场,观众瞬间将目光转向舞台。随后高亢嘹亮的嗓音和动情的演绎,仿佛一下子将观众带到4300米的青藏高原。《酒歌》是藏族民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民歌,其曲调热烈高亢,粗犷豪放,热情四溢。“开场歌曲《酒歌》是西藏人民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所演唱的歌曲,通过音乐传达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的汉语主持人公保南加说。

演出期间,歌舞团相继为观众带来了《乡音乡琴》《爱的部落》《我的心愿》《吉祥祝福》《雪域故乡》《山歌》等藏族民歌。毫无杂质的嗓音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再次刷新观众对藏族民歌的印象。特别是演唱《青藏高原》时,高如登苍穹之巅,低如下瀚海之低,宽如于大地之边的演唱瞬间吸引观众注意,高超的演唱功底让现场观众拍手称赞。晚会现场,观众们还亮起手机电筒,一片星光,宛如高原上的星空。

“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无论在劳动之余,还是节日庆祝上,到处可见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场面。而在当晚的演出中仍以“演”“唱”的表演形式体现地域特色。边歌边舞的《洗衣歌》《再唱山歌给党听》《天路》等,为整场晚会增添浓郁的藏族风韵,既融合典型风格的民间舞蹈果谐、卓巴谐玛,又有康巴地区的弦子、锅庄、热巴等舞蹈,优美而翩跹的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尽显民族歌舞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晚会中场时,现场邀请观众上台与歌舞团成员进行游戏互动,为整场演出增添气氛。期间,观众置身于纱布中央,歌舞团成员围成圆圈,将观众“抛”向空中。公保南加透露:“这个是藏族地区常见的一种民间游戏,通过游戏互动不仅能增添节目的氛围,还能让东莞的观众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晚会以一首美妙的劳动歌曲《打墙歌》落下帷幕,歌曲节奏分明,动感十足,并结合藏族Rap和民歌器乐元素展现出欢快的打墙场面。演出结束后,歌舞团全体成员上台接受主持人的采访。其间,台下观众跟随团员学习藏族语。晚会在一片欢声笑声中结束。

用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歌舞团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建团初期,先辈们身背行囊、深入生活,走到牧区最边远的地方进行采风,将民间乐器和民间音乐重新挖掘和整理,为后辈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将优秀的民间音乐继续传承下去,不断发扬藏族传统文化。”公保南加表示。据了解,玉树藏族自治州歌舞团成立于1957年,建团以来,歌舞团开拓者们艰苦创业,创作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1979年在北京30周年国庆献礼演出中,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节目《出征》获得全国创作一等奖,《草原花朵》获得全国创作二等奖等。

“本次演出的最大亮点是完整展现了藏族生活风貌。”公保南加介绍。此次演出将藏族民间歌舞、服饰文化、藏族娱乐展示给东莞观众,让观众感受到雪域高原的人民每天与歌舞为伴,享受着生活美好的状态。前来观看演出的郑女士说:“印象中的青藏高原就是环境优美、牛羊成群,今天才发现原来藏族的服饰这么华美,文化也很丰富,打破了我对藏族自治州的固有印象。”她表示,特别向往藏族的文化,如有机会,希望能到青藏走一走、看一看。

谈及未来的演出计划,公保南加透露:“下一站将到长春进行巡演,今年大概有20多场演出。在巡演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团员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又要加强文化交流。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民族艺术传播到国内外的每个地方。”

新闻推荐

深莞惠汕河流动大舞台五地文艺巡演东莞上演

10月24日晚,2020年深莞惠汕河流动大舞台五地文艺巡演在东莞市中心广场市民大舞台激情上演,深莞惠汕河五地100多位文艺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