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三洋”水 古今多少事(下)
新湾小艇码头全景。
谢文玉摄
疍家渔民黎婆婆(左一)一生只穿自己做的衣服。谢文玉摄
东莞疍家的渔民生活——编织渔网。郑志波摄
文:木人
商贸与海战,虎门天险话沧桑
回首望向东岸,依稀就是沙角、威远炮台。自伶仃洋北上,两岸及岛屿最重要的景致就是炮台了。虎门要塞,是一个硕大的炮台群,除了著名的沙角炮台、威远炮台,还有对面的大角炮台、靖远炮台等十余座炮台。构想大概要做到“飞鸟难过,游龙难潜”,而最终留给后人的,除了眼泪,就是悲壮。
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狮子洋里发生了什么?狮子洋里唤狮子——您快点醒醒吧……
《粟香二笔》中,金武祥到东莞捐海防经费时有此感叹:“由来天险固金汤,转饷频年重海防。第一虎门形胜地,不堪到此话沧桑。嗟乎!既有天险,在人守之。道咸间,犹是虎门之雄踞也不可为。前车之鉴哉。”
今天的沙角炮台,尚有一门保存比较完好的德国克虏伯超级巨炮,非常震撼。这门大炮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从德国购买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金先生捐的银两。但金先生对鸦片战争的感叹,有理至极。
时光荏苒,转眼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9月14日,中日之间在这里爆发了甲午海战之后的第一次舰对舰真正的海战。中国海军是两艘清朝遗留下来的老舰“肇和”号、“海周”号,在克虏伯大炮为首的岸炮火力支援下,击退日本舰队。这是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一次海战,而且是中国海军胜了。
虽然小小地扬眉吐气了一把,但依旧逃脱不了现成的“套路”。中国海军为数不多的老军舰相继被日本空军击沉,虎门要塞也在一年后被日军迂回攻克。鸦片战争时期,敌军攻占虎门炮台、天津大沽口炮台都是迂回包抄、背后偷袭得手的。
中日虎门海战,可谓“后车之覆”。一艘艘货轮驶过,激起一轮又一轮波浪,我们的小艇随波沉浮,就像穿行在历史的河流中。
《粟香随笔》说:“明代始有虎门之守。”突然想到,在虎门要塞,还有一场更早的海战。就是明朝末年(1637年)那场多少有点稀里糊涂的中英之战。那次战争,据说英国人不仅攻克了虎门炮台,抢走了30多门炮,之后还抢走了附近村庄的30多头猪。终局是大明调动战舰发“通牒”,英国人举白旗,赔了2800两银子了之。那时,距明朝覆亡不过六七年。
抬头看,虎门大桥横亘两岸。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轮舟穿梭。
虎门,既称为“门”,其核心功能便是“通”而不是“锁”。
借助毗邻广州、扼守珠江出海口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重要节点……外国商舶来广州贸易,必先集屯门,再经南头、虎门取道珠江,进入广州;从广州出发的中国商船,也必经东莞由屯门进入南海,再驶往东南亚、南亚和波斯湾。
自2014年起,东莞每年都会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每每这个时候,媒体也多会重提:“东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番薯”顺着这条水道进入中国
顺着这条水道走向世界的有丝绸、瓷器,也有东莞的莞席、莞香、烟花爆竹。顺着这条水道来到中国的有香料、宝石、珍珠……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番薯,也就是其他一些地方民间常说的红薯或地瓜。
明万历八年(1580年),虎门人陈益搭乘友人的“私家邮轮”去了安南。综合各方信息判断,陈益应该属于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闲暇时间、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绅阶层。至于去干什么,有的说是去“考察”安南的风土人情,有的说去“调研”在安南打拼的虎门乡亲生存状态……但从两年后他只带回了番薯而没有任何“调研报告”以及“论文”来看,应该就是一次出国旅游,或者“游学”。《东莞县志》只说:“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带回了番薯。关于番薯对中国的影响,远的不说了。近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农村地区都是靠番薯度过漫漫冬季。
一路炮台,一路港区,一路感慨,一路遐思。船停止前进,船长说,再往前就是广州水域了。掉头。太平水道,通海夷道,丝绸之路……当船头再次朝向伶仃洋外海方向时,我们感觉:身后是远古,抵着背;迎面是未来,风拂面。
船左转舵入东江,小型清洁船正两两一组,拉网围剿江面的漂浮垃圾与为害珠江流域不浅的水葫芦。看场景,颇有“罛公罛姥,两两开洋”的画面感,只是收获的“水产品”价值相去甚远。
时已正午,船近满舱,江面变得很清净。足见“水质有所好转”之言不虚,改善环境之努力可见一斑。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有“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很多人误以为水葫芦就是浮萍,其实风马牛不相及。水葫芦是20世纪50年代当猪饲料引进的,与浮萍毫无关系。
(文、图摘自《风物中国志·东莞》,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镇远中学年底开建 预计后年6月竣工验收,将增3000个公办学位
记者近日从东莞虎门获悉,为了不断优化威远岛的教育资源,镇远中学将于年底开建,建成后可提供3000个公办学位。据介绍,镇远中学...